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永庆

作品数:7 被引量:40H指数:5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粉
  • 2篇玉米蛋白
  • 2篇玉米蛋白粉
  • 2篇生理
  • 2篇黄颡
  • 2篇黄颡鱼
  • 1篇蛋白质原料
  • 1篇豆粉
  • 1篇豆油
  • 1篇叶黄素
  • 1篇营养
  • 1篇油脂
  • 1篇鱼体
  • 1篇鱼体组成
  • 1篇脂肪酸
  • 1篇脂肪酸组成
  • 1篇生理功能
  • 1篇生理机能
  • 1篇水飞蓟
  • 1篇水飞蓟素

机构

  • 6篇苏州大学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北京桑普生物...
  • 1篇北京市水产科...
  • 1篇北京市营养源...

作者

  • 7篇王永庆
  • 6篇叶元土
  • 6篇蔡春芳
  • 6篇朱磊
  • 3篇许凡
  • 2篇刘猛
  • 2篇姚林杰
  • 2篇胡显琼
  • 2篇萧培珍
  • 2篇王丽宏
  • 2篇姚仕彬
  • 1篇华雪铭
  • 1篇张宝彤
  • 1篇张波
  • 1篇罗琳
  • 1篇李宾
  • 1篇金素雅
  • 1篇向朝林
  • 1篇秦洁

传媒

  • 2篇饲料研究
  • 2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动物营养学报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玉米蛋白粉对黄颡鱼体色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玉米蛋白粉对黄颡鱼体色的影响。以实用饲料原料配制5种试验饲料,分别为未添加玉米蛋白粉的对照饲料、添加4%叶黄素的叶黄素饲料以及分别添加6%、10%、14%玉米蛋白粉的试验饲料。上述饲料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为15.74、25.37、17.72、20.67、22.36 g/kg,叶黄素含量分别为6.42、29.63、9.97、15.12、20.46 mg/kg。保持各饲料中蛋白质、脂肪、能量、磷水平基本一致。选用初均重为(13.82±1.06)g的黄颡鱼1 5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100尾,试验期为58 d。结果表明:添加玉米蛋白粉可以提高黄颡鱼鱼体黄色色泽深度,14%玉米蛋白粉组与叶黄素组鱼体体色基本一致。添加玉米蛋白粉可以提高黄颡鱼血清和皮肤中酪氨酸酶活力以及总类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黄颡鱼血清、背部皮肤中酪氨酸酶活力(Y1、Y2)与饲料中玉米蛋白粉的使用量(X1)存在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1=68.750X21-6.75X1+1.107 5(R2=1.000 0);Y2=-40.625X21+10.00X1+0.216 2(R2=1.000 0)。黄颡鱼血清、腹部皮肤、背部皮肤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Y3、Y4、Y5)与饲料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X2)存在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3=7E-09X32-0.000 4X22+6.827 5X2-37 902(R2=0.992 9);Y4=-8E-09X32+0.000 5X22-8.513 7X2+54 716(R2=0.982 8);Y5=-5E-10X32+9E-06X22+1.004 9X2-8 431.2(R2=0.997 9)。黄颡鱼血清、腹部皮肤、背部皮肤中叶黄素含量(Y6、Y7、Y8)与饲料中叶黄素含量(X3)存在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6=0.002 2X33-0.112 8X23+1.891 7X3-5.697 9(R2=0.996 6);Y7=0.003 6X33-0.217 6X23+5.331 9X3-20.687(R2=0.996 9);Y8=0.007 8X33-0.484 5X23+9.935 5X3-37.857(R2=0.998 4)。综上,黄颡鱼可以有效利用玉米蛋白粉中的色素,提高鱼体黄色色泽深度;随着玉米蛋白粉使用量的增加,总类胡萝卜素、叶黄素在黄颡鱼皮肤中的沉积量逐渐增大。
朱磊叶元土蔡春芳王永庆姚仕彬
关键词:玉米蛋白粉叶黄素类胡萝卜素黄颡鱼
增艳物质对锦鲤生长性能和生理机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将增白剂的凹凸棒土、沸石粉和增艳物质的加丽红素、增艳1号、EM菌和螺旋藻作为饲料色素物质添加到锦鲤饲料中,进行99 d的养殖试验,探讨增艳物质对锦鲤生长的影响。试验选取初质量为(18.04±10.92)g的600尾锦鲤,随机分为10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0尾鱼,每组随机投喂1种试验饲料,进行99 d的养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组间锦鲤的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和增重率差异极显著。螺旋藻凹凸棒土组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饲料色素物质对锦鲤肥满度、脏体比和肝体比无显著影响,但对体质量/体长有显著影响,凹凸棒土螺旋藻组体质量/体长最大。饲料中色素物质的添加对锦鲤血清血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全血血红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结果表明:凹凸棒土添加量为4%与螺旋藻添加量为7.5%的组合有利于锦鲤的生长;其他增艳物质对锦鲤的生长无影响;作为增白剂,凹凸棒土可以替代沸石粉。
胡显琼叶元土罗琳蔡春芳向朝林朱磊王永庆姚林杰刘猛许凡王丽宏萧培珍
关键词:锦鲤生理机能
膨化饲料中玉米蛋白粉对黄颡鱼生长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为了研究饲料中玉米蛋白粉对黄颡鱼生长性能、部分生理功能的影响,以初均重(13.82±1.06)g的黄颡鱼为试验对象,以使用挤压膨化日粮在等氮、等能、等磷条件下,将饲料中玉米蛋白粉用量设置0%、6%、10%、14%,以及叶黄素添加对照组共5个试验组,每组3个平行。在池塘网箱中饲养58 d,结果显示,不同饲料组黄颡鱼的成活率、饲料系数、特定生长率、增重率、蛋白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别黄颡鱼的脏体长、肝体比、肥满度和鱼体营养组成等差异不显著(P>0.05);对黄颡鱼的血脂含量、非特异免疫力、肝胰脏功能等无显著性影响(P>0.05),而对血糖含量则产生显著性影响(P<0.05)。在黄颡鱼挤压膨化饲料中可以使用6%的玉米蛋白粉,能够维持黄颡鱼的正常生产性能和正常生理功能。
朱磊叶元土蔡春芳王永庆姚仕彬
关键词:玉米蛋白粉生理功能黄颡鱼
水飞蓟素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氧化油脂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试验一:在氧化条件下,测定猪油、豆油、菜籽油、江苏棉籽油、新疆棉籽油、罗非鱼油、大豆粉料、进口油菜籽粉料的酸价、碘值、过氧化值、丙二醛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①罗非鱼油各氧化指标变化较其它油脂明显,其氧化稳定性最差;②大...
王永庆
关键词:水飞蓟素团头鲂肝损伤
文献传递
梭鱼肌肉营养成分的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以池塘养殖的1龄和2龄梭鱼为试验材料,采用营养成分常规分析方法分析肌肉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和一般营养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梭鱼肌肉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较高;其氨基酸组分完全,富含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色氨酸因完全水解未能检测)和2种半必需氨基酸,且鲜味氨基酸、支链氨基酸和含硫氨基酸含量丰富,尤其含有较多的谷氨酸;肌肉中的锌铜比值和锌铁比值合理;脂肪酸组分完全,富含人体必需脂肪酸,同时EPA和DHA含量相对丰富。综上所述,梭鱼是一种营养平衡、价值高和味道鲜美的鱼类。又因其是广温性和广盐性鱼类,因此可以认为它是一种值得开发推广和规模化养殖的优良养殖品种。
朱磊叶元土蔡春芳王永庆姚林杰刘猛许凡陈卓程华
关键词:梭鱼营养
6种油脂和大豆粉、菜籽粉氧化指标及其脂肪酸组成的变化被引量:8
2012年
在人工氧化条件下,测定猪油、豆油、大豆粉、菜籽油、菜籽粉、江苏棉籽油、新疆棉籽油、罗非鱼油的酸价、碘值、过氧化值、丙二醛、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①罗非鱼油所测定的氧化指标变化较其它油脂明显,其氧化稳定性最差;②猪油、罗非鱼油、棉籽油、菜籽油、豆油在氧化过程中过氧化值(POV)变化明显,应该成为油脂氧化程度评价的通用性指标;③大豆粉和菜籽粉的氧化指标变化最小,且其氧化稳定性明显好于相应的油脂;④0~70h内,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各油脂的脂肪酸组成有一定的变化。结论:在氧化过程中,不同种类油脂的氧化指标敏感度有差别,评价油脂氧化程度时应根据油脂种类选择氧化指标进行评价;在油脂氧化初期阶段,用脂肪酸的组成变化来表征油脂在氧化过程中品质的变化现象并不明显。
王永庆叶元土华雪铭蔡春芳朱磊金素雅许凡张宝彤萧培珍张波王丽宏
关键词:油脂脂肪酸
不同棉粕和向日葵仁粕对草鱼生长、鱼体组成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在相同条件下定量比较普通棉粕、高蛋白棉粕、棉籽蛋白和向日葵仁粕4种植物蛋白原料,以及硬颗粒与挤压膨化两种加工工艺对草鱼生长速度、饲料效率、形体、内脏指数及鱼体组成的影响。试验设计蛋白水平(29%)和脂肪水平(3.5%)基本一致的条件,同种原料分别设计低剂量和高剂量两个用量水平,并且相同配方下同时进行硬颗粒和挤压膨化两种加工处理的试验,共16个试验饲料组,于室内水泥池的网箱中喂养平均体重(39.4±1.8)g的草鱼56 d。结果表明:(1)4种植物蛋白原料对草鱼的特定增长率、内脏比、脾体比以及鱼体组成的影响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草鱼的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体重体长比以及肝体比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同种原料的2种添加剂量对草鱼的特定增长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和形体指标的影响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草鱼全鱼和肌肉的粗蛋白及粗脂肪含量差异显著(P<0.05);(3)采用不同的饲料加工工艺,草鱼的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体重体长比、肾体比、脾体比,以及全鱼、肌肉、肝胰脏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而草鱼的特定增长率和肝体比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草鱼日粮饲料配方中添加普通棉粕、向日葵仁粕、高蛋白棉粕和棉籽蛋白4种植物蛋白原料时,饲料利用率较高,能够取得良好的养殖效果;4种植物蛋白原料添加量分别控制在22%~32%、20%~28%、18.5%~26.5%、15.5%~22.5%之间为宜,在此添加量范围内,4种蛋白原料对草鱼生长的差异不显著性(P>0.05);硬颗粒饲料比膨化颗粒饲料更利于草鱼的生长及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李宾叶元土蔡春芳胡显琼朱磊秦洁王永庆
关键词:草鱼蛋白质原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