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杏仁
  • 3篇苦杏仁
  • 2篇电位
  • 2篇电位滴定
  • 2篇正交
  • 2篇正交试验
  • 2篇正交试验法
  • 2篇泡菜
  • 2篇氢氰酸
  • 2篇氰酸
  • 2篇抗坏血酸
  • 2篇果蔬
  • 1篇低盐
  • 1篇滴定法
  • 1篇电位滴定法
  • 1篇杏仁乳
  • 1篇亚甲蓝
  • 1篇原糖
  • 1篇肉制品
  • 1篇食品

机构

  • 9篇成都大学
  • 1篇彭州市卫生防...

作者

  • 9篇臧瑾康
  • 2篇吴纯红
  • 1篇李伯才
  • 1篇王永贵
  • 1篇余忠建
  • 1篇王奎
  • 1篇王锐

传媒

  • 4篇成都大学学报...
  • 2篇化学研究与应...
  • 2篇四川食品与发...
  • 1篇四川食品工业...

年份

  • 2篇1998
  • 4篇1997
  • 1篇1995
  • 2篇199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杏仁奶生产的最佳配方探讨
1998年
以苦杏仁为原料生产杏仁乳,用正交试验法从杏仁乳的稳定性和感官二个方面,探讨其最佳生产配方。
臧瑾康王永贵朱承强
关键词:苦杏仁杏仁乳正交试验法感官评定
袋装发酵泡菜的研制
1995年
本文以优质陈泡菜水代替纯乳酸菌种,接种培养。用复合薄膜袋兼作发酵和包装容器,制作高盐和低盐泡菜。结果发酵完全、迅速,初步研制出几种新型发酵泡菜,尤以目前未见报道的低盐泡菜最具特色和开发前景。
钟俊蓉臧瑾康
关键词:泡菜
苦杏仁脱苦去毒的最佳工艺条件探讨被引量:4
1997年
通过正交试验法,对苦杏仁脱苦去毒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选择。
臧瑾康吴纯红沈中郑强
关键词:苦杏仁氢氰酸脱苦去毒
果蔬中L—抗坏血酸的示波计时电位滴定
1993年
果蔬中的L—抗坏血酸(以下简称V_c)的直接测定方法较多,目前常见的有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二甲苯提取后的2,6—二氯酚靛酚分光光度法、乙醚提取法、高压液相色谱法及电位滴定法等。本文提出的示波计时电位滴定法简便、快速、终点直观,不受食品颜色、浑浊的干扰,不污染空气。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实验部分一、主要仪器与试剂 1.仪器 LS—lA型示波极谱滴定仪(山东电讯七厂),SD50—Z型双位滴定仪,213型铂片电极,铂丝电极,pH522型数字式pH计(西德WTW),10ml微量滴定管。 2.试剂(所有试剂为分析纯)
臧瑾康
关键词:电位滴定果蔬维生素C
腌腊卤熟肉制品的保鲜研究
1997年
用自配的几种复配保鲜剂(天然辛香料+化学防腐剂+抗氧化剂+整合剂),对腌囟熟肉制品进行了保鲜研究,筛选出较好的腌囟熟肉制品的复配型保鲜剂。
王锐臧瑾康何勇漠
关键词:熟肉制品复配型保鲜剂腌肉卤肉
食品中还原糖测定的国标法的改进被引量:14
1997年
本文用自身指示剂即裴林试剂(酒石酸钾钠铜铬合物)的深蓝色溶液的颜色消失至呈K2FeCu(CN)6的浅黄色溶液为终点,代替国标法中直接滴定法的亚甲蓝指示剂,对标准葡萄糖及食品样品均进行了测定,结果均好.并与国标直接滴定法无显著性差异,该法减少了终点误差,简化了操作,节约了试剂。
臧瑾康李伯才张朝霞
关键词:还原糖亚甲蓝食品分析国标法
苦杏仁脱苦去毒的最佳工艺条件探讨被引量:10
1998年
通过正交试验法,对苦杏仁脱苦去毒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选择。
臧瑾康吴纯红沈中郑强
关键词:苦杏仁氢氰酸正交试验法苦杏仁甙处理工艺浸泡液
果蔬中L—抗坏血酸的示波计时电位K_3Fe(CN)_6滴定法研究
1993年
本文报导的方法是在南京大学高鸿教授研究的K_3Fe(CN)_6示波极谱滴定法(在PH8的K_2HPO_4—KH_2PO_4—KBr底液中,用0.04660mol/LK_3Fe(CN)_6标准溶液对纯抗坏血酸测定)的基础上,考虑到L—抗坏血酸(以下简称V_e)在碱性、中性介质中稳定性差,如用于V_e含量很微的果蔬测定,对结果影响大。本文改为H_2C_2O_4—KBr的酸性介质作底液。
臧瑾康王奎陈翔何智勇唐莉
关键词:抗坏血酸电位滴定法果蔬
低盐袋装发酵泡菜的再研制被引量:2
1997年
臧瑾康余忠建
关键词:低盐泡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