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利霄

作品数:7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发展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5篇内皮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3篇动脉疾病
  • 3篇综合征
  • 3篇内皮功能
  • 3篇冠状动脉疾病
  • 2篇心病
  • 2篇血浆
  • 2篇蒜素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术
  • 2篇介入术后
  • 2篇患者血浆
  • 2篇急性冠状动脉
  • 2篇急性冠状动脉...
  • 2篇冠心病
  • 2篇冠状动脉综合...
  • 2篇非ST段抬高...

机构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心肺血...

作者

  • 7篇苏利霄
  • 5篇聂晓敏
  • 5篇周玉杰
  • 4篇史冬梅
  • 4篇赵迎新
  • 3篇周雅婧
  • 3篇周志明
  • 2篇刘宇扬
  • 2篇刘宇杨
  • 1篇魏永祥
  • 1篇谢英
  • 1篇杨清
  • 1篇李希平
  • 1篇李艳芳
  • 1篇聂晓敏
  • 1篇周志明

传媒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第七届北京五...

年份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患者血浆微小RNA-126与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患者血浆中微小RNA-126(miR-126)水平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 CCC)形成的关系,探讨miR-126是否可成为CCC形成的生物标志物。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设计,连续入选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左前降支、左回旋支或右冠状动脉中单支血管狭窄≥95%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根据Rentrop分级将患者分成2个亚组:侧支良好亚组(Rentrop分级≥2)(n=64),侧支不良亚组(Rentrop分级≤1)(n=56);另选取健康对照组30例。 RT-PCR检测血浆miR-126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浓度。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分析血浆miR-126水平对CCC形成的辨别能力。结果侧支良好亚组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低于侧支不良亚组[(5.99±1.48)mmol/L 比(6.40±2.50)mmol/L,P=0.044]。冠心病组血浆miR-126(0.04±0.01比0.07±0.02,P=0.023)和血清VEGF水平[(2110±455)ng/L比(2574±450)ng/L,P=0.011]均低于健康对照组。侧支良好亚组miR-126和VEGF水平明显高于侧支不良亚组[miR-126:0.06±0.02比0.03±0.01,P=0.021;VEGF:(2549±614)ng/L比(1759±452)ng/L,P=0.008]。侧支良好亚组血液中miR-126与VEGF呈正相关(r=0.712,P=0.005),侧支不良亚组miR-126与VEGF无相关性(r=0.342,P=0.483)。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 miR-126(OR=2.145,95%CI 1.691~2.988,P=0.001)和VEGF(OR=1.279,95%CI 1.068~2.295, P=0.013)是CCC形成的独立预测因子。以血浆miR-126水平为检验变量,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951( P=0.002)。结论血浆miR-126水平与CCC形成呈显著正相关,是CCC形成的独立预测因素,可能成为判别CCC形成情况的一种血液标志物。
聂晓敏苏利霄周雅婧赵迎新史冬梅刘宇扬周志明周玉杰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微小RNAS侧支循环
葛兰心宁软胶囊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葛兰心宁软胶囊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入院行PCI术的NSTE—ACS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药物组,各50例.对照...
苏利霄
关键词: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内皮功能
葛兰心宁软胶囊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葛兰心宁软胶囊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入院行PCI术的100例NSTE—ACS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葛兰心宁软胶囊4粒(0.58g/粒),3次/d,2组疗程均1个月。于PCI术前空腹12h和术后1个月抽血检测患者血脂、NO和内皮素1水平;PCI术前和术后1个月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结果与PCI术前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血脂水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用药1个月后观察组TG、TC、LDL—C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PCI术后1个月内皮素1较术前降低[对照组:(66±10)ng/L比(74±18)ng/L,观察组:(61±15)ng/L比(75±24)ng/L,P〈0.05],NO较术前增加[对照组:(101±8)μmol/L比(79±8)μmol/L,观察组:(131±7)μmol/L比(79±11)μmol/L,P〈0.05],其中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PCI术后1个月的FMD较术前升高[(8.6±1.4)%比(5.8±2.2)%,(9.0±1.3)%比(5.8±2.1)%,P〈0.05],观察组FMD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NSTE—ACS患者PCI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兰心宁软胶囊能进一步改善内皮功能和血脂水平。
苏利霄聂晓敏周玉杰赵迎新刘宇杨史冬梅周志明杨清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内皮功能
雷帕霉素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抗栓功能的影响
2011年
目的观察雷帕霉素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抗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UVEC中加入不同浓度[0(对照组)、0.1、1和10ng/m1]的雷帕霉素,孵育2、4、8、12和24h后分另0用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组织因子(TF)、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1)、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血栓调节蛋白(TM)的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血液凝固分析仪评估HUVEC的凝血功能。结果雷帕霉素呈浓度依赖性提高了TF和PAl-1的表达,抑制了eNOS和TM表达,mRNA水平在孵育后8h最明显,蛋白表达在12h最为显著,与正常HUVEC(对照组)相比,eNOS的表达降低了65%(P=0.006),TM降低了52%(P=0.005),PAI-1升高了1.7倍(P=0.009),TF升高了2.8倍(P=0.006),持续至24h;雷帕霉素可显著缩短HUVEC的凝血时间[对照组(152±17)s与雷帕霉素组(89±9)S,P=0.005]。结论雷帕霉素呈浓度依赖性升高了促栓基因TF和PAl-1表达,抑制了抗栓基因eNOS和TM表达,从而导致内皮抗栓功能失调,凝血时间缩短,这为进一步认识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置人后血栓形成的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聂晓敏周玉杰李艳芳谢英苏利霄
关键词:内皮细胞血栓形成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
冠心病患者血浆微小RNA-221和微小RNA-222与侧支循环形成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浆中微小RNA-221和微小RNA-222水平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左前降支、左回旋支或右冠状动脉中单支血管狭窄≥95%的冠心病患者120例,根据Rentrop分级将患者分成2组:侧支良好组(Rentropf〉2级)(n=64),侧支不良组(Rentrop≤1级)(n=56)。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血浆微小RNA-221和微小RNA-222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札清中c-kit和内皮源性-氧化氮合酶(eNOS)的浓度。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侧支不良组血浆中微小RNA-221和微小RNA-222水平明显高于侧支良好组(0.25±0.04比0.13±0.03;0.21±0.06比0.12±0.02,P=0.001和P=0.003)。侧支不良组血清c-kit和eNOS水平低于侧支良好组[(3.8±1.3)μg/L比(6.2±2.3)μg/L;(18.7±5.5)μg/L比(24.9±8.0)μg/L,二者均P〈0.05]。侧支良好组和侧支不良组血液中微小tlNA-22l和微小RNA-222与c-kit和eNOS明显负相关[(侧支良好组微小RNA-221与c-kit:r=-0.581,P=0.012;微小RNA-221与eNOS:r=-0.534,P=0.019;侧支不良组微小RNA-221与c-kit:r=-0.653,P=0.021;微小RNA-221与eNOS:r=-0.061,P=0.028)、(侧支良好组微小RNA-222与c-kit:r=-0.495,P=0.004;微小RNA-222与eNOS:r=-0.483,P:0.022;侧支不良组侧支良好组微小RNA-222与c-kit:r=-0.638,P=0.035;微小ItNA-222与eNOS:r=-0.623,P=0.015],而健康对照组中微小RNA-221/微小RNA-222与c-kit和eNOS没有明显相关性(微小IINA-221与c-kjt:r=-0.075,P=0.676;微小RNA-222与c-kit:r=-0.058,P=0.722;微小RNA-221与eNOS:r=-0.084,P=0.342;微小RNA-222与eNOS:r=-0.045,P=0.812).,微小RNA-221和微小RNA-
聂晓敏苏利霄周雅婧赵迎新史冬梅刘宇扬周志明周玉杰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侧支循环
大蒜素胶囊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预后及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观察大蒜素胶囊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预后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拟行PCI术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住院患者,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60例)和大蒜素组(n=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药物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蒜素胶囊口服,每次40mg(2粒),3次/d,共3个月。分别于PCI术后即刻和3个月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所有患者PCI术后随访1年。结果对照组和大蒜素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FMD水平和血清NO、ICAM-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大蒜素组患者FMD显著改善[(8.2±2.4)%比(6.4±2.3)%,P=0.013),血清NO水平升高[(147±32)μmol/L比(112±24)μmol/L,P=0.009],ICAM-1水平下降[(182±21)μmol/L比(232±29)μmol/L,P=0.021]。PCI术后1年,大蒜素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0.5%,显著低于对照组(17.2%,P=0.022)。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口服大蒜素胶囊可改善临床预后,其机制可能与大蒜素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血管炎症状态相关。
聂晓敏赵迎新史冬梅刘宇杨周志明苏利霄周玉杰
关键词:糖尿病PCI术大蒜素
大蒜素对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 观察大蒜素胶囊对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冠心病合并OSAHS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大蒜素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大蒜素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蒜素胶囊口服,每次40 mg(2粒),3次/d,共6个月.另外,入选冠心病不合并OSAHS患者40例和健康对照者30例.采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试剂盒检测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0)和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随访时间为1年.结果 对照组和大蒜素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与冠心病不合并OSAHS患者相比,冠心病合并OSAHS患者的FMD和血清NO水平显著降低[(11.2±2.9)%比(7.9±1.5)%,P=0.011]和[(86.3±11.0) μmol/L比(71.1±10.6) μmol/L,P=0.007],血浆ET-1水平显著升高[(89.9±11.6) ng/L比(112.3±17.2) ng/L,P=0.025].用药6个月时,大蒜素组的FMD和血清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2.1±3.1)%比(9.1±1.6)%,P=0.020; (105.2±17.0) μmol/L比(82.4±11.1) μmol/L,P=0.001],血浆E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77.1±9.7) ng/L比(97.8±11.0)ng/L,P=0.001].大蒜素组随访1年时严重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8.3%比15.8%,P=0.016).结论 大蒜素可改善冠心病合并OSAHS患者的内皮功能,为冠心病合并OSAHS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法.
聂晓敏苏利霄周雅婧李希平尚明宇魏永祥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内皮功能大蒜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