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欣

作品数:27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伦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历史地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军事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学者
  • 3篇英国人
  • 3篇探险
  • 3篇文化
  • 3篇西方学者
  • 2篇东北亚
  • 2篇城市
  • 1篇地理
  • 1篇地理考察
  • 1篇典籍
  • 1篇新论
  • 1篇匈奴
  • 1篇译者
  • 1篇预演
  • 1篇战争
  • 1篇珍宝
  • 1篇争夺
  • 1篇支那
  • 1篇殖民
  • 1篇殖民文化

机构

  • 23篇吉林省社会科...
  • 4篇伦敦大学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吉林师范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1篇辽宁对外经贸...

作者

  • 24篇赵欣
  • 2篇曲晓范
  • 2篇计翔翔
  • 2篇赵欣
  • 1篇刘阳

传媒

  • 4篇外国问题研究
  • 3篇社会科学战线
  • 3篇东北史地
  • 2篇史林
  • 2篇江南大学学报...
  • 2篇地域文化研究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宗教学研究
  • 1篇中国边疆史地...
  • 1篇中国社会经济...
  • 1篇兰台世界(上...
  • 1篇黑龙江民族丛...
  • 1篇白城师范学院...
  • 1篇东北亚研究论...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俄罗斯早期的中国收藏
2011年
艺术品收藏是中俄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内容。俄罗斯早期的中国收藏主要发生在18世纪以及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两个时段。本文力在探讨这两个时段中所发生的俄罗斯早期重要的中国藏品的收藏过程、收藏归宿等问题,以便廓清早期俄罗斯中国收藏史的发展脉络,再现中俄早期文化交流的细节。
刘阳赵欣
关键词:彼得大帝
日俄战争后英美两国对中国东北的经济渗透被引量:2
2016年
《朴茨茅斯条约》签订后,日本和俄国以长春为界平分了原俄国独霸的中东铁路及其附属地。自恃在日俄战争中调停有功的美国和日本的盟友英国都想趁机在中国东北推行门户开放政策,进一步拓展本国的商业和实业,却出乎意料地遭到了日本和俄国的联合抵制。然而,英美两国并不甘心就此退出,他们派出多支经济调查团和商业团体深入中国东北调研,在铁路、矿业、贸易等领域与日俄展开了多维度的竞争并最终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赵欣
关键词:经济渗透
英国早期的“中国热”被引量:8
2010年
从17世纪70年代起,英语词汇中出现了"Chinoiserie"(中国风尚)一词,标志着英国社会对中国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实际上,当时的英国受荷兰、法国以及中英贸易的影响,从王公贵胄到平民百姓都开始倾慕中国文化,并以收藏和拥有中国货为荣,在一种蒙昧状态中描述和模仿中国文化,最终演变成了18世纪流行于整个英国的"中国热"。
赵欣
关键词:预演
近代沈阳城市建设的历史变迁被引量:6
2012年
沈阳的城建史十分悠久,早在西汉时期就已形成了城郭。但是,古代沈阳城的发展速度十分缓慢,基本上属于防御性质的城。到了近代,随着政治、经济、外贸、移民等多重社会因素的变迁,沈阳城才呈现出了现代化的城市格局。沈阳城经历了俄国、日本的殖民侵略,晚清政府的新政、新军阀的独裁统治以及伪满政府的专政。缺乏统一有效的政府管理导致沈阳城市的建设随着统治者的意志而变化,在不同时期、不同城区形成了迥异的风格,致使城市规划建设缺乏有效衔接,城区发展极不均衡。但不可否认的是,沈阳正是在这种多元文化背景因素的协同作用下才走向了城市的近代化。
赵欣
关键词:城市建设
长白山地区“把头节”来历考被引量:1
2011年
清初至民国时期,长白山地区盛行着一个质朴的民俗,即每年的三月十六日,当地民众都会自发地聚在一起,杀猪沽酒,焚香燃烛,祭祀一位诨名叫做"老把头"的人,该日即被民间定为"把头节"。人们将老把头视为长白山开山挖参和伐木之先祖、获得山宝的财神爷",老把头"的墓地也成了采山者进山狩猎、挖参时必拜的胜地。如今,这个朴素的民俗在长白山地区再度悄然兴起,每逢三月十六,当地人云集而至"把头庙""、老把头坟"前祭拜参观。然而令人疑惑的是,长白山地区有着多座老把头墓和多种关于老把头的传说,那么老把头究竟是何明:人也?何以为世人所崇拜,又葬身于何处呢?
赵欣
关键词:来历民俗清初先祖狩猎墓地
1887年英国探险家扬哈斯本征服慕士塔格险隘考论
2013年
1886年3月至1887年11月,英印军队中尉军官扬哈斯本受英印军方指派,赴东北亚和中亚地区搜集俄军情报和地学信息。他用了近两年时间分别考察了中国东北和中亚地带的重点区域,行程达7 000余英里。考察期间,扬哈斯本克服重重困难,徒手登顶长白山,只身穿越戈壁沙漠,翻越喀喇昆仑山征服了慕士塔格险隘,重开了尘封已久的中印之间的捷径,创造了多项地学考察纪录,为世界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赵欣
吴越文化溯源被引量:4
2017年
吴越文化是越族先民在今长江下游一带创造的地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吴越文化是在越族原始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中原商周文化元素而发展起来的地域文化。追溯吴越文化的源头可以厘清其早期的发展脉络,揭示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重要影响,证实人地关系是特定地域文化形成、发展及变迁的决定性因素。
赵欣
关键词:吴越文化人地关系
英国人的契丹认知与航海探险被引量:3
2013年
英国人最早知道契丹,应源自1141年西辽契丹王耶律大石率部打败了塞尔柱突厥人之役。耶律大石由于此役被西欧十字军国度神化成了拯救基督徒和协助十字军东征的"约翰长老",其所建立的西辽契丹也成了基督教的圣地。15世纪末,具备了远航能力的信奉新教的英国航海者梦想通过东北或西北海域以找到一条通往东方契丹的捷径,打破天主教势力对通往东方航道的垄断。这种寻梦型的海外探险持续了三个世纪,虽未打通去东方的新航路,英国人却因寻找契丹而收获了大量的财富和领地,最终认识到了所谓的契丹就是中国。
赵欣
关键词:探险
1900年前后英国人对西伯利亚大铁路及中东铁路的调研被引量:1
2016年
1891年5月19日,俄国开始修建横跨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大铁路。1896年至1898年,俄国获得了将西伯利亚大铁路延修至海参崴和大连的特权,在修筑铁路的同时侵占了大片铁路附属地,并于1900年借镇压义和团之机全面入侵中国东北。俄国在东北亚的持续扩张令其夙敌英国十分担忧。为调查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战略意义和商业价值,许多英国人冲破了俄国的封锁沿铁路线进行考察,从文化他者的角度对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建设和经营情况进行了综合调研,弥补了俄国、中国铁路资料的缺憾,为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历史地理及铁路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赵欣
关键词:西伯利亚大铁路中东铁路东北亚
武默讷与清朝官方对长白山天池的首次考察被引量:1
2009年
1677年,康熙帝以长白山地区为满族"龙兴重地",鲜为人知,遂派内大臣武默讷率考察队前往长白山考察,是为清朝官方对长白山的首次考察。武氏一行成功登顶,初步揭开了长白山的神秘面纱。武默讷对长白山主峰地区的一些误认反而进一步增加了人们对长白山的敬畏,在客观上有利于对长白山的保护,更提升了长白山的国际知名度。
赵欣曲晓范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