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喨

作品数:38 被引量:109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哲学宗教
  • 7篇自然科学总论
  • 5篇经济管理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社会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8篇道德
  • 7篇哲学
  • 4篇直觉
  • 3篇道德判断
  • 3篇责任归因
  • 3篇自动驾驶
  • 3篇驾驶
  • 3篇法律
  • 2篇电车
  • 2篇信任
  • 2篇社会
  • 2篇实证
  • 2篇思辨哲学
  • 2篇塔西佗
  • 2篇塔西佗陷阱
  • 2篇人工智能
  • 2篇主义
  • 2篇伦理
  • 2篇逻辑
  • 2篇马克思主义

机构

  • 38篇浙江大学
  • 3篇东南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澳门大学

作者

  • 38篇郭喨
  • 3篇盛晓明
  • 2篇张学义
  • 2篇潘恩荣
  • 1篇左攀
  • 1篇陈向群
  • 1篇安晖

传媒

  • 5篇科学技术哲学...
  • 4篇自然辩证法通...
  • 2篇浙江学刊
  • 2篇自然辩证法研...
  • 2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广西民族研究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化学教学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洛阳师范学院...
  • 1篇当代中国价值...
  • 1篇伦理学研究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湖北招生考试
  • 1篇散文诗(下半...
  • 1篇湖南工业大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9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智能“机器换人”问题重构——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与介入路径被引量:24
2019年
本文力图在《资本论》视域中重构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的"机器换人"问题,提出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和介入人工智能的研究路径。从《资本论》"劳动能力"思想角度看,机器换人争论双方的矛盾根源是,在"人机对立"预设下,思考机器是否以及如何单向度地替换人的劳动能力。但是基于"人机互补"角度从"劳动时间"概念看,"机器换人"的实质是"以机器运行时间替换人类劳动时间"而非"以机器(生产力)替换人类本身的劳动能力"。那么,对于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的机器换人而言,除了要批判"机器替换人本身",更要考虑如何确保"人"在各种智力劳动时间之间平滑转换。这为重构"人类-人工智能机器"的关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潘恩荣阮凡郭喨
关键词:人工智能马克思主义
意识的本质:物理主义抑或泛心论?
2023年
当前关于意识本质的探索已逐渐从哲学转向于科学,从“思辨”让位于“实验”;而哲学家与科学家在这一问题上也展开了饶有成效的合作。我们获得了一些对意识更加全面和清晰的认知,这些认知逐渐收敛为两条富有希望的意识理解进路:其一,脑是一台万能图灵机,意识是从复杂系统中涌现出来的;它表明意识并非一种本体论上独立的属性,而是特定物理系统的一般属性(即“涌现论”)。其二,在叠加态的波函数塌缩时,必须有一个在场的有意识的观察者,这表明意识与物质一样是宇宙自身的一种根本属性(即“现代版泛灵论”)。当代的意识研究进展暗示:意识的科学研究正成为解释意识问题的“第一原因”,原本就意识问题所提出的哲学主张和论证正在以系统化的方式转变成科学问题和证明。
袁蓥郭喨安晖
关键词:心身关系泛灵论
新工具与实验哲学的未来
传统的哲学是一种以概念分析为中心的思辨哲学。思辨哲学"思辨"方法的局限导致了直觉具有"一致性破缺"、文化敏感性和易变性的"直觉危机"的发现,进而引起了思辨哲学中...
郭喨盛晓明
关键词:思辨哲学
科学主导价值的当代嬗变
2013年
当代科学的基本形态是"学院科学"与"后学院科学",相应的主导价值可概括为寻求真理的"求是"与追求效用的"创新"。传统的学院科学塑造了公众的"常识科学观",即科学是"经过辩护、得到确证的知识",确立了科学中"大师"的形象,取得了相对后学院科学的价值优位。在当代,科学的主导价值发生了从"求是"到"创新"的嬗变,包括科学观世俗化、科学价值中立化、从业者职业化等一系列转变。这一转变的动力来自学院科学内在的建制无法满足自身求知目标的要求和外在的"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两方面,从而带来了科学形象、从业者、知识生产模式之间系统的创新。
郭喨
关键词:后学院科学
哲学家直觉的构造及其正当性反思被引量:3
2016年
直觉是思辨哲学的核心工具,证据表明直觉具有多样性、可变性乃至易变性。来源上,哲学家直觉与公众直觉均系后天习得而非先天生成;效应上,直觉对经济因子、文化因子、语境架构、顺序效应、专业规训等多重因素敏感,表现出显著的"地方性"。忽视或误解直觉的地方性引起了多种哲学问题。哲学家援引自己的直觉论证是一种"自我抽样",在方便取样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今天我们已经有机会、有能力倾听公众到底在想什么、做什么,怎么想和怎么做的,公众足以代表他们自己而无需直觉上任何来自哲学家的"代议";这是哲学上一种不可逆的民主化进程,直觉上的"哲学家独裁"难以为继。我们应当将哲学视为一种广义经验科学的"爱智之学"。
郭喨盛晓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验:以“事物的普遍联系”为中心的尝试被引量:1
2014年
以"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原理为中心,考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分析了原理的逻辑框架与基本内涵,将原理改写为一组逻辑命题,进而展开对"联系"的关系分析和"普遍"的适用范围选取。考察了对原理形式化的四种途径:(1)每一事物影响有些事物,即xyH(x,y);(2)有些事物影响每一事物,即xyH(x,y);(3)任一事物影响任一事物,即xyH(x,y);(4)有些事物影响有些事物,即xyH(x,y),即强联系、弱联系与两类温和联系。结合"因果联系"范例,指出"联系"的不同类型。非确定性体系混沌的参照表明,原理本身存在"因果关系确定性"的预设。进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验尝试。
郭喨
关键词:哲学原理形式化
电车难题、隐私保护与自动驾驶被引量:6
2019年
自动驾驶将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形态,其带来的伦理困境与隐私冲突也将集中呈现。伦理困境在个体层面体现为事故时的“电车难题”等伦理选择问题,可以通过在危机处理时“量化价值”并预先嵌入“道德代码”,使软件的行为逻辑符合人类社会的伦理准则;就社会层面而言,可以通过考察和建立多元化协作平台的方式处理自动驾驶车辆事故及其责任分配问题。在隐私保护方面,乘客需要向自动驾驶这一“透明监狱”交付大量重要的个人信息以换取足够的便利,涉及网络隐私保护和信息泄露等问题。可通过成立数据管理组织管理信息的合法使用,从而实现乘客、数据管理组织、政府以及软件供应商等共同努力保护信息安全和乘客隐私,克服软件脆弱性导致的信息泄露等问题。自动驾驶的到来难以抗拒,但这些问题必须优先得到解决。
唐兴华郭喨唐解云
关键词:自动驾驶伦理困境隐私保护
性别、意图与道德判断——一个实验哲学报告被引量:2
2021年
性别是否会影响人类的意图和道德判断?为考察性别、意图与道德判断的关系,通过218个样本的实验,发现:(1)"危害"与"改善"的意图之间存在显著的不对称。在统计学意义上证明"诺布效应"在中国文化语境中依然成立。(2)无论被试具体性别如何,都存在将结果的道德性纳入到意图中进行考量的特点。(3)男性、女性在意图相关的道德判断上有所不同,无论是"危害"还是"改善"情境,男性对"有意性"的判断均显著高于女性,男性可能对"意图"的认定有着更为宽松的标准。可见,至少男性和女性的部分"道德判断"不尽相同,"性别"在我们的道德判断中扮演了一个不容忽视的角色。
郭喨
关键词:性别意图道德判断性别差异
“道德运气”存在吗?——基于一份实验哲学报告的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道德运气"是与道德事件相关的、超出行动者认知和控制的因素。笔者所做的实验报告以"懒惰的约翰"为基础,考察"道德运气"的构成、特征,以及与"道德事件"的相互关系,构造"约翰没有救人"(A)、"约翰没有救人且鲨鱼存在"(B)和"约翰没有救人且鲨鱼存在,但鲨鱼并不吃人"(C)等三种情境,进行总量为218个被试的实证研究。可以发现,实证结果在定性的层面肯定"懈怠的责任"之存在,在定量的层面否定原来"责任的大小"与"懈怠的程度"之间线性的关系。对比公众在判断三种情境中约翰所需负责任的大小,可以看出,(1)道德事实总是具体的,不存在"A—A’—A’’……—An’"这样的道德事件序列,只存在"A—B—C—……—N"这样的道德事件序列;(2)"道德运气"并不独立存在,而是以一种"预置"的方式介入道德事件,道德运气与道德事件密不可分。
郭喨
关键词:道德运气道德事件
品红在水中扩散演示实验的优化设计被引量:3
2015年
为寻求微观分子运动的最佳宏观展示,以碱性品红作为示踪因子,通过适当的实验设计,排除品红参与的(1)入水初始速度所致的宏观运动;(2)溶液密度差异引起密度流所致的宏观运动;(3)温差引起水的环流所致的宏观运动;(4)接触面空气扰动所致的宏观运动,展现了微观分子运动的宏观现象.还设计了可以在中学实验室开展的、以最大程度排除干扰因素并实现“微观分子运动的宏观展示”的改进实验.探讨了宏观运动对微观运动干扰的机制,指出某些“实验规则”存在可能导致实验误差的现象.
郭喨
关键词:分子运动品红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