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豫才
- 作品数:14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粤北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银杏叶提取物对氧诱导视网膜病新生鼠视网膜血管形态和密度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对氧诱导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新生鼠视网膜血管形态和密度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新生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各16只,模型组与治疗组建立波动氧诱导的新生鼠ROP模型,治疗组于造模第7天开始予以金纳多50mg/(kg·d)腹腔注射7天。各组分别于第14天和第19天随机抽取8只新生鼠,一侧眼球采用视网膜铺片ADP酶染色,观察视网膜血管形态改变,另一侧眼球行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并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目。结果视网膜铺片ADP酶染色显示,第14天和第19天时,模型组较对照组血管主干变细、形态异常,而治疗组血管形态和密度较模型组明显好转。HE染色显示模型组第14天和第19天视网膜各层细胞排列紊乱;第19天突破内界膜的细胞核数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分别为(5.0±2.1)、(34.6±5.3)、(12.6±3.4),模型组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高幅度氧浓度波动可成功构建ROP动物模型。金纳多在氧诱导视网膜病变新生鼠模型中对视网膜发挥保护作用。
- 方玉兰唐兰芬阮豫才黄志敏谭建新敖当
-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银杏叶提取物
-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维生素D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维生素D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方法选取RRI患儿200例作为RRI组,同期选取体检中心健康儿童30例作为健康组,所有儿童均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RRI组血清25(OH)D、CD3^+、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RI组血清25(OH)D水平正常48例(24.00%)、不足100例(50.00%)、缺乏52例(26.00%),缺乏患儿血清CD3^+、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不足患儿,不足患儿血清CD3^+、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25(OH)D与CD3^+、CD4^+、CD4^+/CD8^+呈正相关(P<0.05)。结论RRI患儿存在较为严重的维生素D水平与免疫功能低下状况,其维生素D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密切相关,提示补充维生素D可能有助于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
- 肖小兵刁诗光邱建武马占忠邓建荣聂煜晢阮豫才
- 关键词:反复呼吸道感染维生素D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
- 曲尼司特抑制早产儿视网膜病大鼠模型血管新生和纤维化
- 目的 探讨曲尼司特(tranilast)对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大鼠模型中血管新生及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波动氧(高氧80%和空气12h反复交替14天)诱导SD大鼠ROP模型,86只新生SD大鼠随机设立对照组(2...
- 王淋淋唐兰芬阮豫才方玉兰谭建新
- PTK787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大鼠模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研究受体酪氨酸激酶亚群抑制剂PTK787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大鼠模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2 mRNA的影响。方法:建立波动氧(80%和10%氧浓度24 h交替)诱导的SD大鼠ROP模型。67只新生SD大鼠随机设立空气组、模型组、治疗组(腹腔注射PTK787 50 mg/kg);每组随机抽取6只新生鼠,利用实时定量荧光PCR,观察生后12天及第17天的视网膜组织VEGF与VEGFR-2 mRNA表达,数据采用比较CT值法(2-CT法)分析基因相对表达量。选择GAPDH为内参。结果:12天及17天模型组较对照组VEGF与VEGFR-2 mRNA表达量明显增多,而治疗组未见异常。结论:PTK787对ROP病变大鼠模型VEGF与VEGFR-2 mRNA表达呈明显的负性调控作用。
- 阮豫才唐兰芬陈日玲蔡娜莉谭建新方玉兰
-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PTK787实时定量荧光PCR
- 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研究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脑脊液中的变化。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MPP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患儿35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MPP患儿4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入院时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进行比较。MPP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患儿在急性期住院3d内完成脑脊液S100B、NSE检查,治疗2周后复查;根据疾病转归比较治愈患儿和未愈患儿治疗前后脑脊液S100B、NSE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高热26例(74.3%),对照组高热19例(47.5%),观察组患儿高热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C反应蛋白升高35例(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28例(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治愈28例(80.0%),7例(20.0%)患儿仍有明显神经系统症状,其中意识水平障碍5例,精神行为及智力异常2例。NSE急性期住院3d内治愈患儿与未愈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未愈患儿NSE较治愈患儿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愈患儿S100B无论是急性期住院3d内,还是治疗14d后均显著高于治愈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P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患儿脑脊液NSE、S100B含量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S100B在早期就明显异常。
- 阮豫才肖小兵陈韶玲邓建荣杨志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中枢神经系统S100BNSE
- 特布他林辅助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及其对患儿气道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5
- 2018年
- 小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它可以发生在不同季节,大多发生在冬季和春季。发病之后,患儿呼吸急促,频繁出现咳嗽,且肺部口罗音、发热均是常见的临床症状,未及时治疗可反复发作,对于儿童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甚至引发呼吸衰竭以及心力衰竭、脓气胸等不良预后。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充分发育,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差,需要临床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本研究分析了特布他林辅助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及其对患儿气道炎症因子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阮豫才
- 关键词:炎症因子阿奇霉素特布他林患儿气道疗效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被引量:6
- 2011年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世界儿童致盲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随着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提高而明显增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ROP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VEGF是通过它的特异性受体而发挥生物学效应。针对VEGF治疗ROP可能将会发展成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 阮豫才唐兰芬
-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 曲尼司特抑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大鼠模型血管新生和纤维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曲尼司特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prematurity,ROP)大鼠模型血管新生及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波动氧(体积分数80%氧和空气12 h反复交替14 d)诱导SD大鼠ROP模型,86只新生SD大鼠随机设立对照组(26只,体质量>6.5 g)、模型组(30只,体质量<5.5 g)、治疗组(30只,体质量<5.5 g,双眼滴50 g·L-1曲尼司特),分别于生后第18天、22天、30天,每组随机抽取8只新生鼠,取一侧眼球采取视网膜铺片ADP酶染色法观察血管形态学改变,另一侧眼球视网膜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分别检测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目和纤维化程度;生后第22天每组随机取2只鼠4只眼球行透射电镜检查,观察视网膜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波动氧可成功诱导SD大鼠ROP模型中的血管增生及纤维化;ADP酶组织化学铺片示模型组视网膜均较对照组血管密度及无灌注区增加明显,而治疗组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计数结果显示:模型组较对照组生后第18天、第22天、第30天增高,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治疗组较模型组生后第18天、第22天、第30天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于生后第18天、第22天略增高,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于第30天接近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sson染色法显示对照组中内界膜外未见明显纤维物质,模型组中突破内界膜的增生血管周围有较多纤维物质,治疗组较模型组纤维物质明显减少。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对照组各层结构清晰,排列正常;模型组色素上皮细胞层发生增生变性,视神经纤维层核分裂增生,可见较多胶原纤维增生,并突破内界膜;治疗组较模型组各组织层细胞破坏及变性减轻。结论曲尼司特可有效抑制ROP大鼠模型中的血管新生及纤维化,有望成为临床治疗早期ROP及减少后期
- 王淋淋唐兰芬谭建新阮豫才方玉兰
-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新生血管
- 血清与脑脊液PCT和NSE检测在小儿不同病因颅内感染中的含量变化比较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究不同原因所致小儿颅内感染患儿血清、脑脊液降钙素原(PCT)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差异。方法择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颅内感染患儿共80例,根据患儿患病原因分为两组,其中细菌性脑膜炎患儿40例设定为细菌组,病毒性脑炎患儿40例设定为病毒组,对两组患儿血清、脑脊液PCT和NSE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细菌组患儿血清PCT和脑脊液PCT水平相比病毒组患儿明显更高,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细菌组患儿血清NSE和脑脊液NSE水平相比病毒组患儿更低,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通过检测血清、脑脊液PCT以及NSE水平能够分辨患儿颅内感染的病因,有利于帮助医师了解患儿的具体情况,为患儿治疗针对性医疗方案,这对提升患儿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 阮豫才肖小兵邓建荣高盈竹
- 关键词:血清脑脊液PCT小儿颅内感染
- 三项生化指标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究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MB,CK-MB)、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Ⅰ)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粤北人民医院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25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设计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无病毒性心肌炎的25例儿童作为对照组。50例研究对象均接受NT-proBNP、CK-MB、cTnⅠ指标检测。比较分析两组儿童NT-proBNP、CK-MB、cTnⅠ指标检测结果及其相关诊断效能。结果在指标值方面,观察组儿童NT-proBNP、CK-MB、cTnⅠ指标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诊断结果方面,NT-proBNP诊断出阳性26例,阴性24例;CK-MB诊断出阳性26例,阴性24例;cTnⅠ诊断出阳性25例,阴性25例;联合诊断阳性26例,阴性24例。在诊断效能方面,NT-proBNP、CK-MB、cTnⅠ的准确度、特异度和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联合诊断相比,联合诊断效能明显高于NT-proBNP、CK-MB、cTn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关性方面,NT-proBNP、CK-MB、cTnⅠ的阳性表达与患儿病毒性心肌炎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NT-proBNP、CK-MB、cTnⅠ联合诊断的效能高,可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高盈竹肖小兵黄鹏邓建荣阮豫才郭银霞
- 关键词: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肌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