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忠正

作品数:156 被引量:432H指数:12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51篇专利
  • 41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9篇轻工技术与工...
  • 46篇农业科学
  • 16篇医药卫生
  • 10篇生物学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理学
  • 6篇化学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5篇活性
  • 24篇基因
  • 20篇纳米硒
  • 17篇茶叶
  • 16篇绿茶
  • 14篇多酚
  • 13篇细胞
  • 11篇饮料
  • 11篇乌龙茶
  • 11篇克隆
  • 11篇茶树
  • 10篇提取物
  • 10篇茶褐素
  • 10篇茶饮料
  • 9篇纳米
  • 9篇抗炎
  • 9篇基因克隆
  • 8篇多糖
  • 8篇植物
  • 7篇抗癌

机构

  • 156篇华南农业大学
  • 5篇广东省科学院
  • 3篇广东省农业科...
  • 2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赣南师范大学
  • 1篇广东省微生物...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仲恺农业工程...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广东粤微食用...
  • 1篇广州达安基因...
  • 1篇广东粤微生物...

作者

  • 156篇陈忠正
  • 141篇李斌
  • 103篇林晓蓉
  • 52篇张媛媛
  • 51篇张媛媛
  • 21篇高雄
  • 10篇路海燕
  • 8篇黎秋华
  • 8篇魏超田
  • 7篇文海涛
  • 7篇赵亮
  • 7篇陈丽萍
  • 6篇杨飞芸
  • 6篇周英
  • 6篇郭健
  • 6篇陈小芳
  • 6篇李晓玲
  • 6篇燕妮
  • 5篇劳扬
  • 5篇殷桃

传媒

  • 18篇食品工业科技
  • 9篇现代食品科技
  • 8篇食品科学
  • 4篇中国食品学报
  • 3篇茶叶科学
  • 3篇中国食品科学...
  • 2篇中国生物制品...
  • 2篇食品与机械
  • 2篇园艺学报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第十二届中国...
  • 2篇2013中国...
  • 2篇中国食品科学...
  • 2篇中国食品科学...
  • 1篇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食品科技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年份

  • 13篇2024
  • 10篇2023
  • 9篇2022
  • 12篇2021
  • 11篇2020
  • 14篇2019
  • 6篇2018
  • 10篇2017
  • 7篇2016
  • 8篇2015
  • 8篇2014
  • 9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8篇2010
  • 5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1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茶叶加工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被引量:8
2014年
具有低温、低氧、自动化控制特性的先进的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对于热敏性的茶叶而言,具有非常强的适用性。主要介绍了该技术在茶叶深加工和初加工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在茶叶深加工方面,主要介绍了真空冷冻干燥对速溶茶品质的影响及其在速溶茶生产上的良好配套技术;在初加工方面,主要介绍了真空冷冻干燥对乌龙茶和绿茶的品质影响以及其在生产工艺方面的初步研究,但对于机理方面和工艺建模方面的研究涉入尚少,需要加强。
张秒高张平湖陈忠正
关键词:真空冷冻干燥茶叶深加工初加工
茶叶CHS基因表达特性及其与儿茶素积累的关系被引量:1
2020年
本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两种茶叶的儿茶素含量,通过RT-PCR克隆英红9号(YH)和南昆山毛叶茶(MY)的CHS基因进行比对分析,借助烟草瞬时表达技术对基因表达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选取特定肽段经人工合成后作为抗原制备CHS基因特异抗体;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测定比较两种茶叶CHS基因在转录、翻译水平的差异,并对比分析了两种茶叶间儿茶素含量差异与相应CHS基因表达的关系。结果表明:YH和MY中的儿茶素含量分别为181.51 mg/g和106.02 mg/g,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并达到1.71倍;两种茶叶中所克隆的CHS基因具有单核苷酸差异但编码相同的氨基酸序列,其表达蛋白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核;制备的CHS蛋白兔源抗体效价为1∶80000;CHS基因在YH中的表达无论在转录水平还是在翻译水平均显著高于MY,前者分别是后者的3.9倍和1.7倍,两种茶叶中CHS合成酶基因在转录、翻译水平的表达均与其对应的儿茶素积累水平一致。实验研究证明,茶叶儿茶素积累水平与其合成通路关键酶基因CHS的表达呈正相关。
施婧张雪张媛媛林晓蓉李斌陈忠正
关键词:茶叶儿茶素查尔酮合成酶基因表达蛋白表达
普洱茶不同贮藏时期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
本研究以8各不同贮藏时期的普洱茶为实验材料,对其中的主要微生物类群进行分类鉴定,为从微生物角度分析普洱茶品质形成机理提供研究基础。
方祥陈栋李晶晶赵超艺李斌黄国资陈忠正
关键词:普洱茶品质性状微生物类群
茶树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蛋白抗原多肽及其抗体、检测试剂盒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茶树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蛋白抗原多肽及其抗体、检测试剂盒和应用,属于蛋白质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茶树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蛋白抗原多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一种茶树二氢黄酮醇4‑...
陈忠正黄秋灿张雪施婧李斌张媛媛林晓蓉
文献传递
一种茶叶挥发性精油在制备防癌保健品或抗癌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茶叶挥发性精油在制备防癌保健品或抗癌药物中的应用。所述防癌保健品或抗癌药物是指防治或者治疗具有醌还原酶诱导效应的癌症的保健品或药品。茶叶挥发性精油是以茶叶为原料,通过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得...
陈忠正李斌张媛媛林晓蓉燕妮高雄李晓飞李晓玲
点柄乳牛肝菌多糖的结构表征及其免疫调节活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为探究点柄乳牛肝菌多糖的结构特性和免疫调节活性,本研究以点柄乳牛肝菌为材料,经水提醇沉、除蛋白、柱层析分离得到SGP3-1和SGP3-2两个多糖纯化组分。利用高效渗透凝胶色谱(HPGPC)、高效液相色谱(HPLC)、傅里叶红外(FT-IR)、核磁共振波谱(NMR)、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表征,结果表明:SGP3-1和SGP3-2的重均分子量(Mw)分别为170.48和14.52 kDa,二者均是无定形态,不含三螺旋结构,SGP3-1以α-构型糖基为主,单糖组成以葡萄糖(55.47%)、甘露糖(20.63%)及半乳糖(14.04%)为主;而SGP3-2以β-构型糖基为主,单糖组成以葡萄糖(82.43%)为主。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体外实验结果表明,SGP3-1和SGP3-2在5~40μg/mL浓度范围内无细胞毒性,能够增加RAW264.7细胞吞噬活性,均可通过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及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促进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产生,从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且SGP3-2的免疫调节活性强于SGP3-1,表明SGP3-1和SGP3-2可用于开发功能性食品,作为免疫力低下人群的膳食补充剂,为点柄乳牛肝菌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基础。
祁嘉仪曾冉华陈忠正林晓蓉张玉婷吴吉莉高雄李斌
关键词:多糖结构特征免疫活性RAW264.7细胞
紫娟茶抗氧化、抗炎及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功能特性研究
紫娟茶是从云南大叶群体品种[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Mast.)Kitamura]中单株选育的天然高花青素含量的特殊品种,其功能特性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以紫娟茶为材料,采用沸水浸提、...
高雄陈忠正林晓蓉张媛媛李晓飞李斌
关键词:抗氧化抗炎抗肿瘤
一种茶树花青素还原酶蛋白抗原多肽及其抗体、检测试剂盒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蛋白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树花青素还原酶蛋白抗原多肽及其抗体、检测试剂盒和应用。所述的茶树花青素还原酶蛋白抗原多肽为茶树花青素还原酶1抗原多肽和花青素还原酶2蛋白抗原多肽中的至少一种,其中,茶树花青素还...
陈忠正黄秋灿施婧李斌张媛媛林晓蓉
文献传递
浸提方式对绿茶沉淀胶体特性与理化组成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为探究浸提方式对绿茶沉淀形成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本研究采用微波、超声波、水浴浸提云南大叶种绿茶,利用动态光散射等技术分析茶汤胶粒与沉淀颗粒的胶体特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测定其理化组成,利用逐步回归法分析各组分沉淀浓度与茶汤浓度的线性相关性,发现:微波浸提茶汤胶粒数目仅约为沸水浴的57%,但其沉淀总量、总沉淀率均显著高于后者,微波浸提绿茶沉淀总量主要与茶汤酯型/非酯型儿茶素、酯型儿茶素/生物碱比例呈显著正相关(R2为0.972),而水浴浸提绿茶沉淀总量与茶汤生物碱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2为0.969);超声波浸提显著降低茶汤胶粒与沉淀颗粒直径,但其沉淀总量、总沉淀率均与水浴浸提相当,且沉淀总量仅与茶汤蛋白质、生物碱浓度呈较弱正相关(R2为0.632)。浸提方式不仅影响绿茶沉淀胶体特性与理化组成,并可能改变沉淀形成的量效机制。
李斌罗维陈忠正张媛媛高雄李晓玲林晓蓉
关键词:绿茶微波浸提
活性污泥高质量总RNA提取的一种有效方法被引量:1
2008年
提取高质量的RNA是在基因表达水平上研究废水生物处理过程活性污泥中微生物菌群变化及关键调控基因表达规律的必要条件,但由于活性污泥富含腐殖质与RNA酶,导致常规提取方法难以获得高质量的RNA.本研究通过反复探索与试验,得到了一种经济而快捷的从活性污泥中提取高质量RNA的方法,即在PBS洗涤沉淀污泥的基础上,用含PVP和巯基乙醇的CTAB(十六烷基溴化三甲胺)裂解液裂解活性污泥细胞,并与细胞中的核酸形成核酸-CTAB复合体,然后用酚-氯仿-异戊醇去除细胞裂解液中的蛋白,最后采用LiCl选择性沉淀其中的RNA.经核酸蛋白测定仪和1%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表明,用此方法提取的RNA均一性和完整性好,并且具有反转录活性.
黎秋华李平陈忠正吴锦华梁世中
关键词:活性污泥RNA提取CTAB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