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贞龙
- 作品数:42 被引量:550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矿业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碎屑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为例被引量:12
- 2017年
- 基于岩心观察、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等测试,对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延长组储层开展了成岩作用类型、成岩序列等研究。结果表明:(1)溶蚀孔的形成不仅有长石溶蚀的贡献,而且还有长石蚀变形成沸石的二次溶蚀贡献;微裂缝的形成是石英在强烈压实作用下导致的硅质微碎裂;晶间孔和粒间孔的形成与成岩早期形成的白云石抑制压实作用的进行密切相关;(2)早期形成的绿泥石膜,因成岩环境的改变,脱出大量的铁和镁离子,并在水解溶蚀作用下与絮凝胶体形成叶片状绿泥石,封堵孔隙;(3)镇泾地区成岩序列演化特征揭示,早期碳酸盐胶结物自形程度比较高;绿泥石膜是成岩初期的产物,第二期绿泥石多呈叶片状产出;早期浊沸石交代斜长石,在后期的溶蚀改造为储层提供了较好的储集空间;长石溶蚀形成书页状高岭石。
- 刘长利刘欣张莉娜陈贞龙李吉君王伟明马锋
- 关键词:成岩作用成岩序列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
-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及模糊综合评判的平桥南区页岩气井压裂效果评价体系被引量:1
- 2022年
- 针对页岩气井的压裂效果受众多地质及工程影响因素联合作用的特点,为探究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大小,分析影响压裂效果的主控因素,以四川盆地东部平桥南区页岩气井为研究对象,在常规单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压裂效果影响因素进行权重分析,引入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压裂主控因素排序,建立一套新的压裂效果评价体系。应用结果表明:①压裂施工效果的影响因素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每米砂量、每米液量、埋深、曲率、应力夹角;②压后试气试采效果的影响因素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游离气、总含气、压裂效果、渗透率、试气段长、气测全烃;③通过模糊数学评判法建立的区块压裂改造评价体系与现有的压裂改造系数法以及单井EUR等评价结果较吻合。结论认为:模糊综合评判压裂改造评价体系对后续重复压裂施工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其中压裂施工效果对压后试气试采效果起着关键作用。
- 李仕钊陈贞龙
- 关键词:页岩气压裂效果多元线性回归模糊综合评判四川盆地
- 深部煤层气“有效支撑”理念及创新实践--以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南煤层气田为例被引量:41
- 2022年
- 中国先后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沁水盆地、滇东黔西等地区进行了深部煤层气的开发试验,虽然在提高单井产量和提升现有低产低效井产能方面取得了新进展、新突破,但尚未形成系统的、能够有效指导深层煤层气勘探开发实践的理论和技术。为此,基于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南深部煤层气田多年来的勘探开发实践,针对提高煤层气单井产量和提升现有低产低效井产能的难题,通过强化煤岩特性、裂缝延伸、气体解吸—渗流机理等基础研究的再认识,开展了大量现场储层改造攻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区煤岩天然割理裂隙发育、水平应力差异系数小,缝网足够复杂,造成强滤失,导致支撑短,井下揭示支撑主缝不足30 m,常规压裂方式难以形成长距离有效支撑裂缝是导致该区深部煤层低产、低效的根本原因;②创新提出“有效支撑”理念,即极大限度地延长高效导流通道沟通煤岩裂缝,实现主裂缝充分延伸铺砂、次级裂缝有效充填达到“远支撑”目的;③开展了“远距离运移、高效率推进、大规模铺砂”等先导工艺试验,优化形成了以“大排量、大液量、大砂量”为关键参数的有效支撑压裂技术,并在该区实现规模化应用,实施开发井33口,建成产能1.44×10^(8)m^(3),其中定向井单井稳定日产气量超过1×10^(4) m^(3),水平井单井稳定日产气量(2.5~6.0)×10^(4) m^(3),实现了深部煤层气高效开发重大突破。结论认为,“有效支撑”理念及压裂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将充分释放我国深部煤层气30×10^(12) m^(3)的煤层气资源,进一步推动天然气结构优化调整,助力我国能源结构改善。
- 姚红生陈贞龙何希鹏王运海蒋永平
- 关键词:压裂技术储层改造产能建设
- 一种易碎岩石柱状样品抛光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碎岩石柱状样品抛光装置,包括定位阶梯板,内部固定装置、外部夹紧组件、可升降抛光装置、支架和控制面板;所述支架包括底部支架、设置在底部支架上的中部支架以及设置在中部支架上的上部支架;所述中部支架的中部固定...
- 王运海陈贞龙李佳欣李岳栋谷红陶袁航
- 文献传递
- 延川南煤层气田剩余气分布规律研究
- 煤层气开发不同于常规油气,主要以吸附气为主,通过排水降压解吸产气,并且煤储层非均值性强,单井产量差异大,采出程度表现出显著的不均衡,因此剩余气分布的准确评估有利于提高煤层气资源动用,为气田后期开发调整部署及措施挖潜提供依...
- 肖翠王伟陈贞龙
- 关键词:煤层气采出程度
- 文献传递
- 机械研磨与超声波共同作用的煤屑清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机械研磨与超声波共同作用的煤屑清理系统,包括两个机械破碎装置和两个超声波破碎装置,两个机械破碎装置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在U型生产井的水平井段内左右两侧部,两个超声波破碎装置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在U型生产井的左右两个竖...
- 何希鹏高玉巧陈贞龙王烽郭涛李鑫肖翠金晓波熊斌
- 延川南地区煤储层孔裂隙特征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借助于显微裂隙分析、压汞孔隙分析和低温氮吸附等手段,研究了延川南地区煤储层孔裂隙特征。研究表明:该区煤储层显微裂隙较不发育,多以宽度小于5μm且长度小于300μm的裂隙为主体;孔隙类型以吸附孔占据主导地位,渗流孔相对不发育,连通性较差;随构造变形强度的增加,开放性孔逐步转化为细颈瓶孔,过渡孔比例下降,微孔大幅度升高,比表面积加大,纳米级孔隙总孔容升高。
- 陈贞龙王运海王宁郝春明
- 关键词:煤层气煤储层
- 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南区块深部地应力状态及其对煤层气开发效果的影响被引量:8
- 2021年
- 延川南区块煤储层埋深在700~1500 m,多数深于900 m。基于该区块压裂施工压降数据,计算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和垂向应力,划分储层地应力类型,分析了地应力及其类型对渗透率和压裂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处于拉张状态,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和垂向应力与埋深呈正相关线性关系。地应力类型以Ⅰa类为主,Ⅲ类其次,Ⅱ类最少。Ⅰa类地应力储层以垂直裂缝为主,裂缝指数最低,但应力敏感性弱,应力敏感性系数仅为0.479,且压裂缝半长最短,产气量最低,产水量最高。Ⅱ类地应力储层主次裂缝宽分别为16μm和11μm,宽度最大,但储层应力敏感性最强。压裂以水平裂缝为主,裂缝指数最高,且压裂缝最长,改造效果最好,产气量最高。Ⅲ类地应力储层裂缝复杂,渗透性和应力敏感性居中,压裂缝长居中,但产量相对较低,不能实现效益开发。
- 赵景辉高玉巧陈贞龙郭涛高小康
- 关键词:深部煤层煤层气地应力压裂效果鄂尔多斯盆地
- 分步热解气相色谱在油页岩工艺性质评价中的应用——以准南大黄山芦草沟组油页岩为例被引量:8
- 2010年
- 采用热解气相色谱技术,通过分步程序热模拟了大黄山油页岩的干馏过程,探索了油页岩在各温阶下各种油(气)品热解回收动态变化及其热解总回收率变化,理论上分析了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论述了油页岩工艺特性及其控制因素,以期为精确评价油页岩工艺性质提供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干馏热解过程主要分3个阶段,410℃之前烃类产物很少,并随温度增高而缓慢增加;450~510℃区间烃类产物迅速增加,占全部热解产物的70%,并在490℃左右达到最大值;510℃以后烃类产物较少,以气态烃产物为主。大黄山油页岩整体具有轻质油潜力优势特征,未来加工炼制温度控制在450~510℃即可基本保证油(气)回收率、有效获取轻质油。油页岩原始生烃潜力是控制油页岩工艺特性的主要因素,油页岩原始生烃能力越强,干馏高温阶段的重质油产物越多。
- 陶树汤达祯李靖靖许浩陈贞龙周传祎
- 关键词:油页岩热解气相色谱工艺性质轻质油重质油
- 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进展与研究被引量:135
- 2016年
- 我国煤层气资源主要分布于深部。鄂尔多斯、准噶尔等盆地部分煤层气井勘探成功表明深部煤层气资源在含气量、含气饱和度、储层压力及临界解吸压力等关键参数方面较浅部有利,开展深部煤层气研究及勘探是重要前瞻性课题。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延川南煤层气田的勘探,尤其是万宝山构造带延3井组的成功开发是我国深部煤层气开发获得突破的1个典型实例。一般来说,影响深部煤层气开发的因素较复杂,是一个系统工程,通常可以将这些因素划分为资源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两大类。延川南煤层气田开发的经验表明,影响深部煤层气井产能的主要因素是受地质条件控制的压裂技术与排采技术,提高深部煤层气单井产量的途径是做好富集高渗区选区评价和预测,加强以压裂为核心技术的工程工艺攻关研究及做好排采管理。
- 李辛子王运海姜昭琛陈贞龙王立志吴群
- 关键词:深部煤层气勘探压裂排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