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运海
- 作品数:30 被引量:372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矿业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延川南地区煤储层孔裂隙特征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借助于显微裂隙分析、压汞孔隙分析和低温氮吸附等手段,研究了延川南地区煤储层孔裂隙特征。研究表明:该区煤储层显微裂隙较不发育,多以宽度小于5μm且长度小于300μm的裂隙为主体;孔隙类型以吸附孔占据主导地位,渗流孔相对不发育,连通性较差;随构造变形强度的增加,开放性孔逐步转化为细颈瓶孔,过渡孔比例下降,微孔大幅度升高,比表面积加大,纳米级孔隙总孔容升高。
- 陈贞龙王运海王宁郝春明
- 关键词:煤层气煤储层
- 一种实现致密储层体积压裂高效支撑的压裂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致密储层体积压裂高效支撑的压裂装置,涉及体积压裂技术领域,其能够利用第二脉冲压裂组件以第二压裂压力注入压裂支撑液,该位置随后再由第一脉冲压裂组件以第一压裂压力注入压裂支撑液,从而实现逐级压裂,能够解决...
- 王运海何希鹏陈贞龙李佳欣夏巍巍吴剑
- 延川南区块煤层气丛式井钻完井工艺技术被引量:6
- 2016年
- 为了实现延川南区块煤层气的经济高效开发,根据工区储层物性和地貌特征,选择较平坦的地区布置井场,采用丛式井组进行煤层气开采。基于延川南区块的丛式井开发特点,详细分析了"井工厂"钻完井工艺技术在丛式井开发中的应用,重点从平台井数优化,钻井顺序优化,井间防碰处理,钻机移动装备,钻井液重复利用及离线测固井几方面对"井工厂"作业模式进行深入剖析。现场统计结果表明,采用"井工厂"资源共享模式实施丛式井组钻完井作业可整体提升煤层气井的钻井速度和质量,单井钻完井周期平均9.25 d,单井钻井周期平均7.64 d,机械钻速平均17.16 m/h,实现了煤层气的低成本、高效、规模开发。
- 王运海
- 关键词:煤层气丛式井
- 苏北盆地中古生代油气勘探发现与生储盖组合特征及现实意义被引量:4
- 2007年
- 苏北盆地中古生代油气勘探具有50年的历史,在收集前人资料分析基础上,对苏北盆地和黄桥二氧化碳气田及朱家墩天然气田生储盖体系的地质特征及成藏要素分别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典型成藏模式;认为苏北盆地虽然只是苏北—南黄海盆地古、中、新生代盆地的一小部分,但其幔源"古生新储"二氧化碳气田和常规"古生新储"天然气田的发现对于海域南黄海盆地极具现实意义。
- 许红焦里力蔡乾忠钱中富温珍河郑绍贵郭振轩王运海闫桂京孙和清
- 关键词:油气勘探中古生代苏北盆地
- 渝东南南川地区常压页岩气示范井应用评价及推广效果被引量:4
- 2023年
- 渝东南南川地区常压页岩气资源丰富,是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地区。该区前期钻井受地质条件复杂和工程技术配套不完善等因素影响,提速提效总体成效与常压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要求存在差距。为此,选取该区阳春沟区块阳页54-3HF井作为首口常压页岩气示范井,攻关形成区域优快钻完井示范技术序列。在分析区域钻井技术难点的基础上,结合地层抗压特性、地层压力系统等基础研究,系统性攻关浅表层穿漏技术、井身结构优化技术、提速工具优选技术、轨迹控制与导向技术、低密度强封堵油基钻井液技术和优快完井技术等钻井关键技术,形成以浅表层工勘、大排量清水抢钻井、优化井身结构、全国产化提速工具配套、低密度强封堵油基钻井液、地质工程一体化导向、低承压井筒环境优快固井技术为核心的低成本优快钻井示范技术体系。示范井钻井周期19.96 d,刷新国内4500 m井深最短钻井周期,机械钻速24.88 m/h,较同区相同井深最快机械钻速10.29 m/h提高141.79%,优质页岩钻遇率100%,固井质量优秀,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广应用后,地区机械钻速、钻井周期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得到明显提升,加快了南川地区常压页岩气勘探开发进程。南川地区常压页岩气示范井攻关形成的高效钻完井技术系列能够满足常压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提速提效的要求,有效推动了石油工程“四提”迈上新台阶,为四川盆地周缘类似气田建设奠定了技术基础,助力国内上游稳油增气降本提效。
- 王运海贺庆朱智超龙志平彭兴曹建山
- 关键词:钻井技术渝东南
- 浅谈下扬子句容地区油气勘探成果及存在问题被引量:4
- 2012年
- 句容地区是我国南方中、古生界油气勘探较早发现工业油流的地区之一。句容中、古生界油气勘探相继在白垩系、三叠系和二叠系发现大量不同级别的油气显示,取得了一定的勘探开发成果,但是仍然存在着油气分散、富集性较差等问题。研究认为,该区二叠系泥岩分布面广、质地较纯,有望成为上古生界内幕型圈闭的有效盖层。
- 王运海谢学恒王安龙崔璟郝春明
- 中国页岩油勘探开发面临的挑战与高效运营机制研究被引量:4
- 2024年
- 中国页岩油资源丰富,并在多个盆地取得重大勘探开发突破,已成为石油战略接替新领域,但页岩油勘探开发时间相对较短,顶层的战略规划与政策导向尚未明确,存在勘探突破难、开发成本高和组织运营不畅等问题。为此,调研剖析了中美页岩油经营理念、宏观环境、资源配置、生产运行、科技水平和信息化程度等现状,深入思考中国页岩油勘探开发的痛点、难点和阻点,认为当前中国页岩油勘探开发主要面临理念思路、技术能力、运营管理和绿色发展等4大挑战。围绕中国能源战略,提出了实现中国页岩油高效运营的对策建议:谋划稳中求进的页岩油发展战略,构建市场机制下多主体融合的战略合作共同体,打造多兵种协作的生产运行新模式,建立迭代式创新的科技发展新机制,建立数智化赋能的信息支撑新范式,开创绿色低碳化的产业发展新格局,营造高契合友好的外部运营新环境。
- 刘惠民王敏生李中超陈宗琦艾昆王运海毛怡闫娜
- 关键词:页岩油勘探开发
- 煤层气井排采井底流压控制技术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煤层气井排采控制技术是煤层气开发中亟待发展的一项技术。以渗流力学为主要方法,对煤层气井排采见气后井底流压的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煤层气井见气后压力降落存在一个最佳的井底流压范围,采用逐级降压制度,降至井底流压阈值后,保持井底流压生产,可获得稳定气产量。煤田实际开发结果证实,这种方法可以很好的获得煤层气井稳定产量。
- 王运海谢学恒陈琳
- 关键词:煤层气垂直井排采渗透率井底流压
- 湿地扇扇中辫状水道沉积微相-岩石相划分方法被引量:12
- 2008年
- 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湿地扇扇中辫状水道粗碎屑沉积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提出了沉积微相-岩石相的划分方法。根据不同岩石相的物性、电性及含油性特征,将扇中辫状水道微相细分为辫状水道砂砾岩相、辫状水道粗砂岩相和辫状水道细砂岩相。研究结果表明,沉积微相-岩石相对油水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其中以辫状水道砂砾岩相单井日产油能力最高,辫状水道粗砂岩相次之,辫状水道细砂岩相最低,比较符合油田的开发实际。辫状水道粗砂岩相因物性最好,剩余油丰度高,可作为下一步挖潜的主要目标。
- 唐海发彭仕宓蔡圣权邹鲁新何辉王运海
- 关键词:沉积微相岩石相克拉玛依油田八道湾组
- 数值模拟技术在煤层气开发井网设计中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南区块为例被引量:6
- 2014年
- 煤层气井网布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对于提高煤层气产能和整体开发经济效益十分关键。首先,基于延川南区块煤层地质条件、试采分析,利用COMET3.0煤层气数值模拟软件,针对区块典型煤层气井开展历史拟合,校正该区煤储层地质参数。其次,在历史拟合基础上开展不同井网产能预测,确定了合理布井样式。最后,通过开展不同井间距的敏感性分析及经济评价的结果,最终确定该区合理的布井间距。合理开发井网参数的确定,为延川南区块整体井网方案的部署提供了科学指导。
- 王宁王运海程翠房大志郭涛崔彬
- 关键词:煤层气历史拟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