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菲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新生儿
  • 1篇咽部
  • 1篇婴儿
  • 1篇婴儿纤维性错...
  • 1篇幼稚
  • 1篇息肉
  • 1篇纤维性
  • 1篇纤维性错构瘤
  • 1篇临床病理
  • 1篇临床病理分析
  • 1篇病理
  • 1篇病理分析
  • 1篇病理学
  • 1篇错构瘤

机构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韩菲
  • 2篇武海燕
  • 2篇唐英姿
  • 2篇王玉香
  • 2篇何利丽

传媒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新生儿咽部毛息肉7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咽部毛息肉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咽部毛息肉临床病理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均为女婴,入院年龄1~45天,平均14.86天。临床特点:肿块堵塞口咽部与鼻咽部,导致进食困难或呼吸困难。部位:位于咽后壁3例,鼻咽部2例,咽腭弓1例,扁桃体窝1例。病理学特点:毛息肉为带蒂的圆形肿块,实性,表面被覆皮肤,中央是脂肪、平滑肌、横纹肌和软骨等中胚层成分构成的核心区。结论咽部毛息肉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可将其归入迷芽瘤。毛息肉异常罕见,应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毛息肉堵塞口咽部与鼻咽部可导致新生儿窒息,应尽早手术。
武海燕唐英姿何利丽王玉香韩菲
关键词:新生儿病理学
以幼稚间叶成分为主的婴儿纤维性错构瘤1例被引量:1
2016年
患婴女性,1个月。出生后发现颞部包块。行右颞部包块切除术。病理检查巨检:灰白色带梭形皮肤组织一块,4 cm×3.5 cm×1.5 cm大小,质软,无包膜;切面灰白色。镜检:皮下见大量幼稚的间叶细胞,呈片状、巢状排列(图1),巢内可见少量脂肪空泡,巢间见梭形胶原成分,部分区域基质黏液变(图2)。幼稚的间叶细胞小圆形或短梭形,胞质少,核深染(图3)。
武海燕唐英姿何利丽韩菲王玉香
关键词:婴儿纤维性错构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