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胞菌
  • 1篇新生儿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瘤
  • 1篇咽部
  • 1篇药性分析
  • 1篇婴儿
  • 1篇婴儿纤维性错...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幼稚
  • 1篇软组织
  • 1篇铜绿
  • 1篇铜绿假单胞
  • 1篇铜绿假单胞菌
  • 1篇皮肤
  • 1篇侵袭性
  • 1篇息肉
  • 1篇纤维性

机构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王玉香
  • 3篇武海燕
  • 3篇唐英姿
  • 3篇何利丽
  • 2篇韩菲
  • 1篇周晋
  • 1篇曹彤
  • 1篇戴锦程

传媒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2016—2018年南京市儿童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6-2018年南京市儿童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特点。方法对送检标本进行分离和培养,并对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18年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分别为379、455和483株,检出率分别为4.17%、4.76%、5.15%,呈逐年递增。分离菌株数量最多的科室是普外科,共分离317株(24.07%);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共737株(55.96%)。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仅为0.30%、0.53%;对亚胺培南、氨曲南、哌拉西林的耐药率较高,但也仅为20.88%、17.62%、11.62%,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小于10%。共检出158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平均检出率为12%,检出较多的科室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儿童医院感染的常见致病菌,易产生多重耐药性,了解其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变迁,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最新的耐药性资料,以便更好地控制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
王玉香曹彤周晋戴锦程
关键词:抗生素铜绿假单胞菌儿童耐药性
婴幼儿皮肤及软组织的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被引量:3
2011年
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kaposiformhemangioendothelioma,KHE)是一种少见的具有局部侵袭性的血管肿瘤。1993年由Zukerberg首先描述,目前国外文献报道了不足200例,而国内文献仅有数十例报道。KHE多见于婴幼儿及10岁以内的儿童,多发生于四肢的皮肤及深部软组织,临床常伴有消耗性凝血病和淋巴管瘤病(Kasabach-Merrittphenomenon,卡梅综合征)。本文收集了9例婴幼儿皮肤及深部软组织的KHE,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及病理特征。
唐英姿武海燕何利丽王玉香
关键词: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软组织婴幼儿皮肤局部侵袭性淋巴管瘤病
以幼稚间叶成分为主的婴儿纤维性错构瘤1例被引量:1
2016年
患婴女性,1个月。出生后发现颞部包块。行右颞部包块切除术。病理检查巨检:灰白色带梭形皮肤组织一块,4 cm×3.5 cm×1.5 cm大小,质软,无包膜;切面灰白色。镜检:皮下见大量幼稚的间叶细胞,呈片状、巢状排列(图1),巢内可见少量脂肪空泡,巢间见梭形胶原成分,部分区域基质黏液变(图2)。幼稚的间叶细胞小圆形或短梭形,胞质少,核深染(图3)。
武海燕唐英姿何利丽韩菲王玉香
关键词:婴儿纤维性错构瘤
新生儿咽部毛息肉7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咽部毛息肉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咽部毛息肉临床病理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均为女婴,入院年龄1~45天,平均14.86天。临床特点:肿块堵塞口咽部与鼻咽部,导致进食困难或呼吸困难。部位:位于咽后壁3例,鼻咽部2例,咽腭弓1例,扁桃体窝1例。病理学特点:毛息肉为带蒂的圆形肿块,实性,表面被覆皮肤,中央是脂肪、平滑肌、横纹肌和软骨等中胚层成分构成的核心区。结论咽部毛息肉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可将其归入迷芽瘤。毛息肉异常罕见,应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毛息肉堵塞口咽部与鼻咽部可导致新生儿窒息,应尽早手术。
武海燕唐英姿何利丽王玉香韩菲
关键词:新生儿病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