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中富

作品数:244 被引量:1,048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历史地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9篇期刊文章
  • 42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4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7篇细胞
  • 53篇心肌
  • 36篇梗死
  • 30篇综合征
  • 29篇心肌梗死
  • 27篇脓毒
  • 26篇脓毒症
  • 23篇急性心肌梗死
  • 22篇血清
  • 21篇肌细胞
  • 21篇急性
  • 20篇心肌细胞
  • 19篇凋亡
  • 19篇细胞凋亡
  • 18篇基因
  • 17篇心病
  • 17篇白细胞介素
  • 16篇蛋白
  • 15篇慢性
  • 14篇心肌细胞凋亡

机构

  • 162篇中山大学附属...
  • 60篇中山医科大学...
  • 39篇中山大学
  • 19篇中山医科大学
  • 10篇中山大学附属...
  • 9篇广东省人民医...
  • 7篇东莞市石龙人...
  • 5篇海南省人民医...
  • 4篇中山医学院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惠州市中心人...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佛山市第三人...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医学部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桂林医学院附...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武警总医院

作者

  • 243篇马中富
  • 67篇梁艳冰
  • 59篇唐皓
  • 41篇马虹
  • 40篇詹红
  • 32篇荆小莉
  • 28篇何建桂
  • 26篇廖晓星
  • 25篇陈志斌
  • 23篇黄帆
  • 22篇李振宇
  • 19篇叶海宁
  • 18篇李欣
  • 17篇关开泮
  • 17篇熊艳
  • 16篇刘秀琴
  • 15篇李玉杰
  • 14篇廖新学
  • 12篇廖晓星
  • 12篇李天木

传媒

  • 45篇热带医学杂志
  • 27篇中国危重病急...
  • 20篇中国急救医学
  • 19篇中华急诊医学...
  • 8篇新医学
  • 5篇岭南心血管病...
  • 5篇标记免疫分析...
  • 4篇中华危重病急...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中国神经精神...
  • 3篇岭南急诊医学...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现代康复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8篇2012
  • 6篇2011
  • 9篇2010
  • 18篇2009
  • 24篇2008
  • 12篇2007
  • 17篇2006
  • 15篇2005
  • 21篇2004
  • 13篇2003
2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p53蛋白表达相关性的研究
2007年
目的研究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及其与p5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以盲肠结扎穿刺法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以电镜和凋亡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其心肌细胞凋亡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53蛋白的表达。结果一定时间内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对照组(P均<0.05),p53蛋白表达阳性数均较正常对照或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均<0.05),其变化与TUNEL法检测凋亡的结果一致(P<0.05)。结论细胞凋亡可能是脓毒症时心肌损害的机制之一,其调控基因p53的改变或许可以作为脓毒症病情改变的标志,可利用它对脓毒症进行干预,以改善脓毒症的预后。
许衍硕翟诚顺梁艳冰唐皓马中富
关键词:脓毒症细胞凋亡心肌损害P5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人血小板及血浆内环核苷酸变化
马中富
步进法筛选心绞痛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建立判别函数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采用步进法(stepwise)判别分析(discriminantanalysis)建立基于稳定型心绞痛(SAP)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白细胞介素(IL-4、IL-10)水平的判别函数(discriminantfunctions),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协助对心绞痛患者进行分型。方法选择39例SAP患者、47例UAP患者及39例健康志愿者以构成训练样本(trainingsample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hs-CRP、MIF、IL-4及IL-10水平,分别采用传统的纳入全变量方式及步进法对结果进行判别分析,根据函数考核结果对两种方法建立的判别函数的判别效率进行评估。结果根据纳入全变量的方式对训练样本的年龄以及hs-CRP、MIF、IL-4、IL-10等生物标志物进行判别分析获得判别函数:健康对照组=-129.858+2.869×年龄-2.451×hs-CRP+1.393×MIF+6.001×IL-4+4.848×IL-10;SAP组=-161.037+2.896×年龄-2.022Xhs-CRP+1.662×MIF+6.703XIL-4+6.287×IL-10;UAP组=-199.087+2.468×年龄-1.440×hs-CRP+3.404×MIF-13.875×IL-4+7.752×IL-10。对上述函数进行回顾性考核的总错判率为4.8%,交互验证考核的总错判率为5.6%。再采用步进法筛选上述指标,程序建议纳入年龄、MIF及IL-10并建立判别函数:健康对照组=-125.218+2.659×年龄+0.599×MIF+5.040×IL-10;SAP组=-157.864+2.721×年齿令+1.008×MIF+6.468×IL-10;UAP组=-197.327+2.360×年齿令+2.932XMIF+7.640×IL-10。对步进法建立函数进行回顾性考核及交叉验证考核的总错判率均为6.4%。两种方法所建立的判别函数对SAP及UAP患者的判别正确率相当,均达100%。结论步进法判别分析筛选后建立的基于年龄、血清MIF、IL-10的判别函数可协助判别不典型的SAP与UAP患者,具有较优的成本效益。
陈志斌梁艳冰唐皓王中华曾丽金吴敬国李振宇马中富
关键词:心绞痛超敏C-反应蛋白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白细胞介素
SIRS与MOD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环氧化酶与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了解环氧化酶(COX)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8例符合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危重病医学会(ACCP/SCCM)提出的SIRS和MODS诊断标准患者,其中SIRS组13例,MODS组15例,另以与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1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PBMCs中COX2含量与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 AH)活性;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法检测PBMCs中COX2与PAF AH的mRNA表达。结果MODS组患者PBMCs中COX2含量、PAF AH活性及两者的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IRS组(P均<0.05),正常对照组与SIRS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死亡患者高于存活患者(P均<0.05);3组PBMCs中COX2含量与PAF AH活性间呈正相关关系(r=0.329,P<0.05)。死亡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氧合指数与存活患者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血糖、血肌酐则明显高于存活患者(P<0.05和P<0.01),CO2总含量(TCO2)、动脉血pH值均明显低于存活患者(P均<0.01)。结论COX2与PAF AH参与了MODS的发病过程,而且可作为判断SIRS与MODS预后的参考指标;血糖、肌酐、TCO2、pH可作为判断病情及预后的其他参考指标。
唐皓熊艳李玉杰詹红彭延文荆小莉梁艳冰叶海宁马中富
关键词:环氧化酶-2
血清白介素18含量变化与急性心肌梗塞时炎症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IL-18在急件心肌梗塞(AMI)中改变的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动态检测44例AMI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的血清IL-18含量。结果:AMI组IL-18含量第1、2天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马中富曾春赵锋梁艳冰詹红唐皓熊艳叶海宁
文献传递
放免法测定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改变的意义(附504例Meta分析)
1998年
目的:进一步探讨内皮素(Endothelin,ET)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意义。方法:用Meta分析总结了国内9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的504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和239例正常对照血浆内皮素含量改变的文章。结果: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在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ET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均<0.01),而急性期又比恢复期高(P<0.01);急性脑出血和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ET的含量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均<0.01),急性脑出血患者恢复期血浆ET比急性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高(P均<0.01)。病情严重者,内皮素升高更明显,病情恢复和稳定时,血浆ET则降低。结论:ET参与了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过程,动态监测血浆ET有助于判断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
郭灼林马中富马虹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血浆内皮素放射免疫法急性期
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血浆内皮素-1与血小板功能关系的探讨
本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42例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期和25例健康者血浆内皮素-1(ET-1),用比浊法测定了血小板聚集,用FURA-2/AM荧光技术测定了血小板内游离Ca2+含量。结果显示: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期血浆内皮素...
马中富李天木关开泮黎湛兴詹红徐钟源蒋祖勋
文献传递
重症肺炎患者早期血清胆碱酯酶含量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探讨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通过检测重症肺炎患者进入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24 h内的血清胆碱酯酶(S-Ch E)含量,探讨其变化及其与血常规、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内科和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86例(重症肺炎组),同期选取普通肺炎患者100例为对照组。采集研究对象入院后进入ICU病房24 h内S-Ch E含量、血常规和肝功能指标。结果重症肺炎组患者S-Ch E含量、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量(HB)、血细胞比容(HCT)、总蛋白(TP)、白蛋白(ALB)明显低于普通肺炎组(P<0.01);而中性粒细胞比例(N)、谷草转氨酶(AST)则明显高于普通肺炎组(P<0.01);重症肺炎患者的S-Ch E含量与血细胞比容(HCT)、白蛋白(ALB)含量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谷草转氨酶(AST)呈负相关(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早期的血清胆碱酯酶含量明显降低,其降低与血浆容量增加、炎性消耗、严重肝细胞损伤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等有关。
莫新吴志刚吴伟博梁艳冰马中富
关键词:重症肺炎胆碱酯酶血常规肝功能
地下停车场汽车尾气污染对小鼠血清炎症因子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地下停车场汽车尾气污染物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雌性昆明系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污染组,每组15只。对照组饲养于中山大学南校区力学楼顶层相对清洁区,污染组饲养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地下停车场负二层。饲养期间记录两处饲养地点大气污染物水平,并观察两组小鼠进食量和体质量等一般指标。饲养3个月后观察小鼠的存活情况,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小鼠外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结果污染组饲养点空气中污染物一氧化碳(CO,mg/m3:16.784±3.093比2.249±0.112)、氮氧化物(NOx, mg/m3:0.318±0.041比0.065±0.030)、空气中可悬浮颗粒物(PM2.5,mg/m3:0.309±0.051比0.055±0.01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01),污染组小鼠总进食量(670 g比960 g)及体质量〔(37.13±1.11)g比(41.23±1.34)g〕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均无死亡。污染组小鼠血清TNF-α(ng/L:247.93±22.25比143.33±39.01),TFG-β1(ng/L:395.77±41.29比319.15±20.72),IL-4(ng/L:231.89±20.04比194.09±3.5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01)。结论地下停车场汽车尾气污染物对小鼠血清炎症因子存在明显影响,提示污染物存在可以激活机体炎症反应过程,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
陈轶陈志斌詹鹃铭刘永红余志马中富
关键词:汽车尾气污染炎症因子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SOCS-1/3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了解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3(SOCS-1/3)表达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32例MODS患者和24例健康志愿者。采用淋巴细胞分离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s,分别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PBMCs中SOCS-1/3的mRNA及蛋白表达,分析其与预后及MODS评分的关系。结果MODS组SOCS-1 mRNA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26±0.044比0.466±0.047,P〉0.05),而SOCS-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与正常组(0.814±0.045比0.479±0.021,P〈0.05);MODS组中死亡者SOCS-1 mRNA表达显著低于存活者(0.487±0.032比0.532±0.028,P〈0.05),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存活者(0.787±0.029比0.838±0.040,P〈0.05);MODS患者SOCS-1的mRNA及蛋白表达与MODS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1=-0.731,r2=-0.526,P均〈0.01)。MODS组SOCS-3 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0.993±0.415比0.461±0.046,P〈0.05),SOCS-3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0.458±0.033比0.403±0.024,P〈0.05);MODS组中死亡者SOCS-3 mRNA表达显著高于存活者(1.245±0.408比0.805±0.326,P〈0.05),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存活者(0.486±0.021比0.425±0.016,P〈0.05);MODS患者SOCS-3 mRNA表达与MODS评分呈正相关,但不显著(r=0.468,P〉0.05),SOCS-3蛋白表达与MOD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783,P〈0.01)。结论MODS中SOCS-1表达可能起到保护组织避免损伤的作用,其表达减少可能提示患者预后不良;SOCS-3的表达可能起损伤作用或增加组织对损伤的易感性,其表达增加可能提示病情严重及预后不良。
陈志斌梁艳冰唐皓林贤寿何东华马中富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预后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