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磊

作品数:14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骨头
  • 3篇骨折
  • 3篇股骨
  • 3篇股骨头
  • 2篇胫骨
  • 2篇胫骨骨折
  • 2篇疗效
  • 2篇假体
  • 2篇关节
  • 2篇关节置换
  • 1篇胆囊
  • 1篇胆囊收缩
  • 1篇胆囊收缩素
  • 1篇蛋白
  • 1篇电休克
  • 1篇电休克治疗
  • 1篇动力髋
  • 1篇动力髋螺钉
  • 1篇毒性
  • 1篇熊果酸

机构

  • 14篇武汉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市儿童医...
  • 1篇河南省平顶山...

作者

  • 14篇黄磊
  • 7篇彭昊
  • 3篇方洪松
  • 2篇甘经岳
  • 2篇李彬彬
  • 2篇许顺恩
  • 2篇丁帅
  • 2篇刘世清
  • 2篇邓涛
  • 2篇李家元
  • 2篇陈家禄
  • 1篇王虎
  • 1篇张奕颖
  • 1篇王利
  • 1篇罗和生
  • 1篇任文杰
  • 1篇王高华
  • 1篇吕鹏
  • 1篇翁深宏
  • 1篇司新敏

传媒

  • 3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武汉医学杂志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缺氧诱导因子和血管生成素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血管形成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及血管生成素(Ang-2)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6例直肠癌组织和20例切缘正常组织中HIF-1α、Ang-2和CD105的表达。结果:HIF-1α和Ang-2在直肠癌组织和切缘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和Ang-2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均与直肠癌的临床分期和血行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淋巴转移和浸润深度无关(P>0.05),Ang-2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有关(P<0.05),并且在溃疡型和隆起型中阳性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Ang-2阳性表达的直肠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数值比阴性表达组显著增高(P<0.05),且三者的表达两两之间呈正相关(r=0.333,r=0.355,r=0.280;P<0.05)。结论:HIF-1α和Ang-2在直肠癌中的高表达可能与预后、转移以及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有密切关系。
赵丽莎邓涛黄磊陈丹丹
关键词:血管生成素-2CD105直肠癌
早期软组织覆盖和骨折固定治疗GustiloⅢB型胫骨骨折
2002年
目的:探讨Gustilo ⅢB型胫骨骨折的积极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早期软组织覆盖、早期骨折固定和早期骨移植治疗Gustilo ⅢB型胫骨骨折26例。软组织覆盖方法有游离肌皮瓣(12 例)和局部肌皮瓣转移(14 例);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21例)和不扩髓交锁髓内钉(5例)固定;对伴有明显骨缺损的15例(占57.7%)施行早期骨移植(平均伤后 82d)。结果:本组病例随访期限为10-32个月,平均15.5个月。结果显示,游离肌皮瓣12例(占46.2%),成活率91.7%;局部肌皮瓣转移14例(占53.8%),成活率92.9%。发生感染5例,其中,表浅感染3例(占11.5%),发生骨髓炎2例(占7.7%);骨愈合时间为17-66周,平均42周。结论:早期软组织覆盖、早期骨折固定和早期骨移植有利于创面和骨折的愈合,并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是治疗Gustilo ⅢB型胫骨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彭昊刘世清黄磊陈家禄李家元
关键词:胫骨骨折外科皮瓣骨折固定术骨折愈合
三磷酸肌醇受体磷酸化在胆囊收缩素介导的胃窦平滑肌细胞钙动员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八肽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 octapeptide,CCK-8)对大鼠胃平滑肌细胞(SMCs)胞内钙释放和胞外钙内流的作用及对其具体分子生理学相关机制的探讨。方法 (1)制备大鼠胃窦离体肌条,...
司新敏黄磊罗和生吕鹏
文献传递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附121例临床分析)
1994年
我科自1982年以来,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121例,远期随访60例证实疗效满意.但存在术中失误和并发症,作者就其预防和处理,谈几点体会.临床资料本组121例,男39例,女82例,男女之比为1∶2.1,全部为单侧骨折,左43例,右78例,年龄17~80岁,平均58岁.40岁以下7例,41~50岁7例,51~60岁34例,61~65岁45例,66岁以上28例.中老年人占88.4%,与施氏统计相仿.新鲜骨折81例,陈旧骨折38例,病理性骨折2例.
黄磊黄琪裳薛建平
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超声破坏微泡法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质粒转染兔股骨头组织的安全性及可行性(英文)被引量:1
2011年
背景:超声微泡转染系统已尝试于体内多部位的基因转染,但尚未见有用于骨部位基因转染的报告。目的:观察超声破坏微泡法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质粒转染兔股骨头组织的效率及可行性。方法:将日本大耳白兔按随机均分为裸转染组,预照射+裸转染组,超声定位转染组,预照射+超声定位转染,重复定位转染组。其中前2组不给予超声定向转染照射,后3组利用超声微泡破裂法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质粒,定向基因转染兔股骨头。各组转染1周后,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在股骨头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超声定位转染组,预照射+超声定位转染,重复定位转染组均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表达,且复定位转染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质粒在兔股骨头内的转染效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超声定位转染组,预照射+超声定位转染,重复定位转染组兔超声照射部位软组织和骨组织切片未观察到明显损伤病灶。结果证实,超声微泡破裂法能安全、有效实现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质粒在兔股骨头组织的转染。
彭昊黄磊丁帅李彬彬甘经岳许顺恩
关键词:超声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骨组织构建
三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分析比较应用3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本院2005年4月~2009年4月应用动力髋(DHS-Ⅰ组)、DHS联合防旋螺钉(DHS-Ⅱ组)、股骨近端髓内钉(PFN组)3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粗隆骨折(EvansⅠ~Ⅳ型)共110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中,DHS-Ⅰ组35例,DHS-Ⅱ组38例,PFN组37例。[结果]本组110例患者中,94例获得随访,随访16~48个月,平均39.7个月。(1)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PFN组与DHS-Ⅰ组、DHS-Ⅱ组相比,PFN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HS-Ⅰ组与DHS-Ⅱ组相比,DHS-Ⅰ组虽手术时间短及术中出血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骨性愈合时间方面,DHS-Ⅰ组较DHS-Ⅱ组、PFN组骨性愈合时间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HS-Ⅱ组较PFN组骨性愈合时间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术后并发症、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上,PFN组与DHS-Ⅱ组较DHS-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FN组与DHS-Ⅱ组比较,两组虽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S联合防旋螺钉与PFN骨性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好,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良好方式,PFN尤其能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手术损伤小,对于不能耐受较大手术者可用此术式。
彭昊甘经岳方洪松王虎汪巍黄磊
关键词: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
熊果酸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的COX-2表达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熊果酸(ursoIic acid,UA)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与抑制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间联系.[方法]体外常规培养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MTT法检测0、10、20、30、40 μmol/L UA作用不同时间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UA作用24 h后细胞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COX-2蛋白表达;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COX-2催化产物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水平.[结果]20~40 μmol/L UA可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其作用12、24、36、48 h的药物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57.50±1.18)、(34.28±2.05)、(27.54±1.11)、(24.83±1.02)μmol/L;20~40 μmol/L UA作用24 h后,SGC7901细胞变圆,出现不同程度的漂浮;COX-2蛋白表达减弱;PGE2水平下降.[结论]熊果酸对SGC7901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OX-2表达进而减少PGE2生成有关.
张奕颖邓涛张秋萍黄磊胡顺霖
关键词:胃肿瘤熊果酸氧化还原酶类
伴软组织缺损的开放性胫骨骨折治疗分析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对伴软组织缺损 (GustiloⅢB型 )开放性胫骨骨折采取早期、积极的治疗方法。方法  1995年 10月~ 1999年 10月采用早期软组织覆盖、早期骨折固定治疗GustiloⅢB型开放性胫骨骨折 2 6例。软组织覆盖方法有游离肌皮瓣 ( 12例 ,占 46 .2 % )和局部肌皮瓣转移 ( 14例 ,占5 3.8% ) ;早期骨折固定采用外固定支架 ( 2 1例 )和不扩髓交锁髓内钉 ( 5例 ) ;对伴有明显骨缺损的15例 (占 5 7.7% )施行早期骨移植 (伤后平均 82d)。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期限为 10~ 32个月 ,平均 15 .5个月。结果显示 ,本组游离肌皮瓣成活 11例 ,成活率为 91.7% ;局部肌皮瓣转移成活 13例 ,成活率为 92 .9%。术后并发感染 5例 ,其中 ,表浅感染 3例 (占 11.5 % ) ,并发骨髓炎 2例 (占7.7% ) ;骨折愈合所需时间为 17~ 6 6周 ,平均 42周。结论 在ⅢB型开放性胫骨骨折应用“三早”疗法 ,尤其是早期软组织覆盖和早期骨折固定有利于创面和骨折的愈合 ,并可减少感染的机会 ,是治疗该型胫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彭昊范里任文杰黄磊钟俊陈家禄刘世清李家元
关键词:开放性胫骨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的原因及处理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39例(45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手术取出假体进行观察,重新置入髋臼及股骨头假体。结果本组假体松动发生在人工髋关节置入术后2 a 6个月~19 a 7个月,45髋中骨水泥型28髋、非骨水泥型17髋。手术取出的假体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多区域抛光现象和界膜形成,其中9例假体表层钴铬小珠脱落,重新置入髋臼及股骨头假体后疗效满意。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的原因主要是假体表面出现抛光现象和界膜形成。采用个体化非骨水泥型假体、小锉刀操作、建立良好的骨床将有效避免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出现假体松动后应将其取出并重新置入髋臼及股骨头假体,效果较好。
黄磊彭昊方洪松李彬彬丁帅
关键词:髋臼假体股骨头假体假体松动
旋转平台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采用旋转平台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09年8月收治的37例(48膝)严重膝关节OA患者,采用旋转平台型膝关节假体(美国强生公司))进行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比较术前术后患者患侧膝关节HS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37例患者中32例(42膝)患者获得满意随访,随访时间为10~48个月,平均随访22.6个月,本组病例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关节脱位。1例术后1个月发生皮下浅表感染,给予分层穿刺,敏感抗生素治疗;1例术后3 d静脉血栓形成,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均治愈。术前患者HSS评分为37~46分(平均43.27分),术后为73~96分(平均87.22分);术后膝关节活动度为112°~128°(平均117.52°),明显高于术前的40°~90°(平均63.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旋转平台型假体置换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满意,是治疗严重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彭昊许顺恩方洪松黄磊刘超
关键词:骨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