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正伟

作品数:59 被引量:2,068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盖艾滋病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吉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9篇艾滋病
  • 17篇疫情
  • 17篇病毒
  • 12篇艾滋病病毒
  • 12篇艾滋病疫情
  • 9篇哨点监测
  • 8篇HIV
  • 7篇性行为
  • 7篇网络直报
  • 6篇免疫缺陷
  • 5篇就诊
  • 5篇获得性
  • 5篇获得性免疫
  • 5篇获得性免疫缺...
  • 5篇高危
  • 5篇HIV/AI...
  • 5篇病毒感染
  • 4篇性病
  • 4篇性病门诊
  • 4篇缺陷综合征

机构

  • 57篇中国疾病预防...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吉林省疾病预...
  • 4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河南省疾病预...
  • 3篇黑龙江省疾病...
  • 3篇江西省疾病预...
  • 2篇四川省疾病预...
  • 2篇云南省疾病预...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安徽省疾病预...
  • 1篇北京市疾病预...
  • 1篇湖北省疾病预...
  • 1篇湖南大学
  • 1篇湖南省疾病预...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辽宁省疾病预...
  • 1篇陕西省疾病预...
  • 1篇临泉县疾病预...
  • 1篇人民卫生出版...

作者

  • 58篇丁正伟
  • 41篇王璐
  • 39篇秦倩倩
  • 28篇王丽艳
  • 28篇郭巍
  • 20篇李东民
  • 18篇王岚
  • 16篇崔岩
  • 14篇丁国伟
  • 13篇黑发欣
  • 12篇李培龙
  • 11篇葛琳
  • 9篇孟晓军
  • 8篇阎瑞雪
  • 7篇蔡畅
  • 7篇高省
  • 6篇陈方方
  • 6篇汪宁
  • 5篇孟向东
  • 5篇郭伟

传媒

  • 14篇中华流行病学...
  • 14篇中国艾滋病性...
  • 9篇疾病监测
  • 5篇中华预防医学...
  • 3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预防医学论坛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国妇幼卫生...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年份

  • 7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12篇2011
  • 10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2006-2009年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状况分析被引量:104
2010年
目的 分析近年来中国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状况及相关行为特征.方法 收集2006-2009年15~24岁年龄组艾滋病病例报告数据信息和2006-2009年连续开展监测的国家级青年学生艾滋病哨点的监测数据.青年学生哨点监测是在每年监测期内,选择所在地区大学、大专、职高和中专的在读学生,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开展监测,监测内容包括自填式问卷调查和采集血液标本检测HIV和梅毒;每个哨点每年监测样本量约为800名.结果 2006-2009年历年报告的15~24岁青年学生HIV/AIDS呈上升趋势,历年报告数占当年报告总数的比例亦呈上升趋势,分别为0.39%、0.50%、0.83%和1.02%.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同性传播所占比例有所上升.2006、2008和2009年开展监测的6个国家级青年学生哨点中,监测对象有过性行为者的比例(中位数)分别为4.3%、4.5%和6.1%;最近一年发生过商业性行为者的比例(中位数)分别为0.3%、0.2%和0.3%;最近一年发生过男男性行为者的比例(中位数)分别为0.7%、0.2%和0.2%;HIV和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检出率(中位数)均为0%;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中位数)分别为49.0%、75.0%和80.5%;最近一年接受过干预服务者的比例(中位数)分别为44.2%、54.3%和50.2%.结论 近年来青年学生的HIV/AIDS报告数有所上升,但HIV感染率总体维持在低水平.该人群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传播;部分青年学生有商业性行为和男男性行为等危险行为.
王岚丁正伟阎瑞雪李东民郭巍丁国伟王丽艳秦倩倩黑发欣李培龙葛琳王璐
关键词:艾滋病疫情青年学生
吉林省艾滋病疫情估计与预测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根据1995年以来吉林省艾滋病疫情情况,对2009年及未来几年该省艾滋病疫情的流行趋势进行估计和预测,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以吉林省哨点监测、病例报告、专题调查及文献报道等数据为基础,利用疫情估计与预测软件包(EPP)和工作簿方法,对吉林省艾滋病疫情进行估计和预测.结果 截止2009年底,估计吉林省现有HIV感染者及患者5438人,全人群感染率为0.02%;其中经异性传播2208人,占40.6%,经同性传播2012人,占37.0%,经血液传播924人,占17.0%,经吸毒传播162人,占3.0%,垂直传播22人,占0.4%.从2000年开始,吉林省艾滋病疫情以较快的速度上升,预计到2012年左右上升速度开始趋缓.结论 2009年吉林省艾滋病疫情仍然处于低流行水平,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未来几年疫情将呈现上升趋势.
王璐孟晓军郭伟孟向东郭巍丁正伟丁国伟邱柏红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工作簿
我国外籍HIV/AIDS病例的时空特征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描述和分析中国报告的外籍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及艾滋病(AIDS)病例(简称HIV/AIDS病例)的基本情况和时空分布特征。方法收集整理1988-2014年期间全国确诊报告的外籍HIV/AIDS病例(不包括港、澳、台)的基本信息,分析外籍病例的空间聚类热点,并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时间段病例流行病学特征的差异。结果截至2014年底,全国诊断外籍HIV/AIDS病例10 890例,占全国累计发现病例的1.7%,但云南部分地区外籍病例占当地新发现病例的比例较高。外籍病例以亚洲籍为主(81.7%),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61.3%)。空间分析结果显示,除云南外,广西、广东、福建、浙江、上海、山东及北京等边境和沿海省份是外籍病例的主要发现地区,各地外籍病例传播途径和发现方式不同。2010年中国取消"限制HIV/AIDS病例入境"的禁令后,中国新发现的外籍病例人口学特征发生了变化。结论近年来外籍病例对中国边境部分地区艾滋病流行存在较大影响,建议开展跨区域艾滋病防治工作,有针对性的加强针对外籍HIV/AIDS病例的随访和医疗救治。
蔡畅王丽艳郭巍秦倩倩丁正伟陈方方崔岩
关键词:艾滋病
“四免一关怀”政策实施十年来中国艾滋病疫情变化及特征分析被引量:163
2014年
目的分析"四免一关怀"政策实施10年来中国艾滋病疫情变化及特征。方法以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为基础,分析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检测、新发现HIV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病例的特征,分析6类哨点监测人群HIV感染率变化。结果 2004-2013年的10年间,我国每年开展HIV抗体检测量从2004年的1 968万人次增加到2013年的11 100万人次,上升了5.6倍,每年新发现并报告的病例数从2004年的4.76万例增加到2013年的9.01万例,增加了1.9倍。艾滋病主要流行模式从以血液传播为主转变为以性接触传播为主。除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外,暗娼、性病男性就诊者、长卡司机和孕产妇人群的HIV感染率均保持在1%以下的低水平,吸毒者HIV感染率从2005年的7.5%一直持续下降到2013年的3.6%,累计下降了52%。结论 "四免一关怀"政策实施10年我国基本控制了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的势头。随着艾滋病流行模式的转变,艾滋病防治工作面临诸多新挑战,亟需在政策和策略上取得新的突破。
郝阳崔岩孙新华郭巍夏刚丁正伟秦倩倩刘清王丽艳汪宁吴尊友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病例报告哨点监测
2008年全国艾滋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了解当前艾滋病网络直报工作存在的问题,以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提高艾滋病疫情报告的质量,并为拟制定的管理指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09年1月1日下载艾滋病网络直报系统中2008年报告HIV/AIDS的定时数据库及相关工作表,对艾滋病网络直报个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年主要报告单位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占67.5%)和医院(占25.0%)。身份证号、工作单位、联系电话和填卡医生等非必填项则有一定比例空白项。2008年"传播途径"填写率达100%,但途径不详占16.9%。2008年流调率为90.2%,诊断后15 d内报告者占85.0%。结论2008年艾滋病报告及时率、流调率等较2006年、2007年进一步得到提高,针对存在的问题,在今后工作中针对性地加强。
秦倩倩王璐丁正伟王岚郭巍丁国伟阎瑞雪王丽艳李东民黑发欣
关键词:艾滋病网络直报
395例HIV/AIDS病人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原因分析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探讨影响符合抗病毒治疗条件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HIV/AIDS病人)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原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根据设计好的调查问卷,对广西A区、河南B县和云南C市3个调查点内符合条件的395例HIV/AIDS病例进行问卷调查,将未治疗原因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调查对象选择的未治疗的原因主要有8种,可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类,其中主观原因占大多数(62.5%),且均排在前6位;第1位未治疗原因是"自觉健康状况良好"(48.1%),该原因在3个调查点中均排在第1位,选择该原因的调查对象大多数(61.1%)没有出现AIDS临床症状,而且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结果也相对较高,在200~350个/μL之间,经统计学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第2位未治疗原因是"经济困难,无法支付路费和检测费"(19.7%),该原因主要出现在广西和云南调查点,河南调查点没有病例选择该原因。结论主观原因成为影响病人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的病人,医务工作者需继续加强对病人抗病毒治疗知识的宣传,帮助病人利用科学指标做出正确的判定,而不是仅仅依靠病人的主观判定。
李培龙秦倩倩王丽艳丁正伟黑发欣葛琳朱秋映罗红兵孙定勇王璐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
中国2010-2013年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及相关行为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136
2014年
目的:了解我国MSM人群HIV、梅毒感染状况、高危行为等变化趋势,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0-2013年,在哨点监测期内以重复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MSM人群进行监测,分析其人口学特征、高危行为状况、HIV和梅毒抗体阳性率水平及其变化趋势。结果2010-2013年共监测MSM 149848人。其中,12.3%来自浴池(A组)、30.1%来自网络招募(B组)、其他来源占57.5%(C组),历年样本来源构成相似。A组最近6个月肛交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最低,从2010年的30.2%上升至2013年的37.8%,B组从34.7%上升至42.9%,C组从35.3%上升至43.1%,趋势检验P<0.01。HIV抗体阳性率A组最高,分别从2010年的7.8%上升至2013年的9.2%、B组从5.0%上升至6.8%、C组从5.6%上升至6.5%,趋势检验P<0.01;梅毒抗体阳性率A组最高,分别从2010年的13.2%下降至2013年的9.5%、B组从6.1%下降至5.7%、C组从8.7%下降至6.2%,趋势检验P<0.01。监测对象中,21~40岁年龄组占77.1%,41~50岁占9.4%,>50岁占2.8%。>50岁年龄组的HIV和梅毒抗体阳性率均最高,分别为10.1%和13.6%。结论近年来MSM人群HIV感染状况上升趋势明显。其中,来自浴池和高年龄组MSM的HIV感染状况更为严重,应重点对该两组MSM人群有效干预。
李东民葛琳王岚郭巍丁正伟李培龙崔岩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病毒梅毒抗体阳性率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我国艾滋病聚集性流行的空间分析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分析我国艾滋病病毒流行的空间聚集性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收集我国截至2011年底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HIV/AIDS)病例的分布情况,利用空间扫描统计量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发现和验证HIV/AIDS聚集性流行的地区及其变迁情况。结果 1995年以来,我国HIV/AIDS病例报告数迅速上升,发现HIV/AIDS病例的地区也在不断增加。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1995-2011年每年HIV/AIDS报告病例在县区水平均呈现聚集性分布且聚集性先降低后升高,截至2011年全国县区水平全局Moran's I指数为0.3778(Z=35.1845,P<0.001);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空间扫描统计量法分析的结果,提示从1995年到2003年我国艾滋病疫情从云南、新疆等地向中部地区扩散,聚集性降低,但从2005年开始,西南地区的报告疫情又占优势,聚集性再次加强。结论我国艾滋病不同流行时期具有不同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各省艾滋病流行特点各异,进行艾滋病流行分区时应充分考虑,以合理配置资源。
钱莎莎郭巍王丽艳秦倩倩丁正伟邢健男王璐
关键词:艾滋病聚集性地理信息系统
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高危行为及HIV感染状况研究
研究目的了解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特征及HIV、梅毒、HCV抗体阳性率;使用随机应答技术比较分析问卷调查方法获得的高危行为结果的准确性,探讨随机应答技术的可行性,为艾滋病综合防治和科学干预提供信息和依据。研...
丁正伟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随机应答技术
文献传递
我国艾滋病网络直报的发展及现况被引量:21
2008年
中国艾滋病网络直报系统于2005年3月启动,实现了艾滋病病例以个案报告、个案管理为基础的网络直报,使艾滋病防治工作步入了信息化、系统化、规范化管理阶段。该文介绍中国艾滋病病例报告的发展,以及艾滋病网络直报系统的内容和现状,并根据系统运行3年多的工作实践和现场调研,对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解决方法,为进一步完善中国艾滋病网络直报系统提出建议。
秦倩倩王璐高省丁正伟汪雁鹤王丽艳李东民王岚郭巍丁国伟
关键词:艾滋病网络直报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