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武生 作品数:31 被引量:174 H指数:8 供职机构: 武汉市第四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北省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关节镜技术对膝关节结核的诊疗分析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运用关节镜技术对膝关节结核进行诊疗的价值与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7年5月我科收治的13例膝关节结核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4例,女9例,年龄为25~64岁,平均年龄为(44.3±12.1)岁;术前均行抗结核药物治疗3~4周;行关节镜检查、清理术,术中取病变组织送病理检查;术后续行抗结核药物治疗。收集并比较13例病人术前及随访时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American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以及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结果经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结果,本组确诊为膝关节滑膜结核7例,骨结核4例,全膝关节结核2例。13例病人随访6~36个月,平均(19.5±4.7)个月。1例骨结核病人因未遵医嘱,未进行规范抗结核治疗及规律复查,术后病情迁延并沿原手术切口形成窦道,经二次手术和术后抗结核治疗后窦道愈合;其他病人病情均无复发,疗效良好。末次随访时,13例病人的HSS膝关节评分值及ESR值均显著优于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关节镜技术对于膝关节结核的诊断与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合理的围术期处理以及术后规范抗结核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李亚楠 方禹舜 李涛 谈鸿飞 王俊文 勘武生 张青松关键词:膝关节 关节镜 横向全层成形技术在处理外侧半月板前角时的应用 目的 探索一种更简便的处理外侧半月板前角的技术.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112例外侧半月板前角损伤的患者,其中男65例,女47例;年龄46~69岁(平均57.9岁).所有患者均为单膝发病,单纯外侧... 方禹舜 李涛 李亚楠 谈鸿飞 勘武生 张青松关键词:关节镜 全层 半月板 前角 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5 2003年 目的 :分析探讨陈旧性孟氏骨折手术治疗。方法 :报告 2 4例陈旧性孟氏骨折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 :2 4例术后随访平均 2 .5年 ,优良率 92 %。结论 :合理设计和规范手术方法是完善手术的基本条件 ,如何矫正尺骨短缩成角畸形是手术关键。术中被动活动肘关节和旋转前臂是否达到正常是判断手术到位的标准。 廖苏平 勘武生 杨中华 李鹏 李凡 赵志刚 甘鹏关键词:骨折 手术 尺骨 新型股骨颈动力加压锁定钉板系统治疗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新设计的股骨颈动力加压锁定钉板系统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骨科收治的47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男30例,女17例;年龄(26~68)岁,平均43.5岁。骨折按Pauwels分型:Ⅰ型24例,Ⅱ型16例,Ⅲ型7例。骨折移位程度按照Garden分型标准:Ⅱ型23例,Ⅲ型19例,Ⅳ型5例。所有患者均行骨折闭合或切开复位股骨颈动力加压锁定钉板系统内固定术,其中切开复位3例。术后记录骨折愈合时间、股骨头坏死和股骨颈短缩等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Harris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完整随访,随访时间(22~39)个月,平均29.7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9~15周,平均12.2周。股骨头坏死1例,股骨头坏死率2.1%。股骨颈短缩≤5 mm的6例,股骨颈短缩>5 mm且<10 mm的2例,总颈短缩发生率17.0%。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为77~98分,平均92.2分,其中优42例,良3例,中2例,优良率95.7%。结论新型股骨颈动力加压锁定钉板系统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优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胡家朗 李绍刚 陈明 李鲲 徐敏超 王俊文 郑琼 勘武生关键词:股骨颈骨折 骨板 指动脉解剖及临床学探讨 被引量:1 1989年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正常人手指的尺、桡侧指固有动脉,在营径方而是有差异的。为了得到形态学依据,指导医疗实践,1988年1月~1988年l2月,我们随机选择了15具尸体75个手指标本进行解剖观察,兹分析报告如下。 廖苏平 周必光 彭正人 应逸民 勘武生 魏忠明 尹继峰 叶章迅 骆国庆关键词:指动脉 临床学 指固有动脉 正常人 标本 全髋关节翻修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病因分析——非组配型股骨柄10年随访 2022年 目的探讨非组配型股骨柄用于全髋翻修的长期疗效,分析髋关节翻修术后残留的不等长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随访武汉市第四医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进行髋关节翻修,同一术者使用带棘非组配型股骨假体的病例。共62例,男16例,女46例。复查双侧髋关节正侧位片,并进行Harris评分。评估术前和术后双侧肢体长度差异(LLD)的情况。我们将全髋关节置换术后LLD分为髋臼侧,股骨侧,关节间隙3个部分,并分别记录。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术前术后数值的比较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3组之间数值的比较使用方差分析。结果患者年龄(68.5±8.76)岁,随访(117.1±21.1)个月。术前Harris评分40.7±38.6,术后Harris评分平均为(84.2±27.6)分。术前患肢短缩(1.89±0.94)cm,术后患肢短缩(0.56±0.46)cm,LLD术后明显缩小(P<0.01)。根据术前患者肢体长度差异来源,将患者分为髋臼侧组(A组,10例,16.1%),股骨侧组(F组,38例,61.3%)和混合组(C组,14例,22.6%)。3组之间术前肢体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0.45±0.42)cm术后肢体长度差异明显低于A组(0.67±0.43)cm和C组(0.79±0.50)cm(P<0.05)。结论髋关节翻修术前患者存在的LLD可以分为髋臼侧组,股骨侧组和混合组3种不同类型,髋臼假体重建位置对翻修术后LLD影响更大。 徐海军 王俊文 陈明 程文俊 勘武生关键词:关节成形术 髋假体 生物假体 下肢 股骨 大段多根血管移植在断手(指)再植术后循环障碍再手术中的应用 1995年 断手(指)再植术后因血液循环障碍,致使再植手术失败,临床上时有发生。及时采用大段多报血管移植施行再手术,以恢复再植手(指)血供,是提高术后成活率的一项重要措施,国内外有关文献中未见专题报道。1992年2月~1995年3月,作者应用大段多根自体静脉移植对11例再植术后血循环障碍、无血供的再植手(指)施行再手术,结果10例成活,1例失败,现报告如下。 廖苏平 周必光 彭正人 勘武生 邢丹谋 郑琼 杨中华关键词:断指再植 血管移植 血液循环障碍 再手术 动力髁螺钉结合中空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22例体会 被引量:1 2002年 黄珩 周必光 勘武生 彭永海关键词:动力髁螺钉 中空加压螺钉 股骨髁上骨折 手术方法 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不愈合24例报告 2003年 目的 评价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8年9月~2001年12月对24例股骨骨折不愈合患者采用扩髓带锁髓内钉进行治疗,行开放复位、扩髓和植骨。采用X线检查及膝关节活动度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随访6~28个月,平均12.5个月,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2~28周,平均22周,无感染、脂肪栓塞综合征、再骨折及断钉等并发症发生。随访膝关节活动度优16例,良6例,可1例,差1例。结论 股骨骨折不愈合的主要原因为内固定方式选择及治疗不当,固定技术不完善。使用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不愈合,具有内固定可靠,便于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同时粉碎颗粒状骨移植可促进骨折愈合,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彭永海 勘武生 李凡 黄珩关键词:带锁髓内钉 扩髓 骨折不愈合 下肢火铳伤致急性循环障碍的治疗 2002年 目的 探讨下肢火铳伤致急性循环障碍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17例下肢火铳伤致主要血管缺损引起的血循环障碍及其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采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分别桥接动、静脉 ,重建血循环 ,16例肢体存活 ,1例截肢。结论 早期并失血性休克者 ,途中及急诊处理阶段应注意抗休克治疗 ; 李鹏 周必光 彭正人 勘武生 邢丹谋 徐静关键词:静脉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