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晓妹

作品数:12 被引量:68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小儿
  • 4篇脑性
  • 4篇脑性瘫
  • 4篇脑性瘫痪
  • 3篇小儿脑性瘫痪
  • 3篇肺炎
  • 2篇支原体感染
  • 2篇神经系
  • 2篇神经系统
  • 2篇神经系统损害
  • 2篇体感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呼吸道感染
  • 2篇肺炎支原体
  • 2篇肺炎支原体感...
  • 2篇LOGIST...
  • 1篇蛋白
  • 1篇动功
  • 1篇新生儿

机构

  • 7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武警安徽省总...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卢晓妹
  • 4篇甄琴
  • 4篇唐久来
  • 3篇卜笑松
  • 2篇杨李
  • 2篇江艳
  • 2篇张理菁
  • 2篇吴德
  • 2篇朱云
  • 2篇许晓燕
  • 1篇丁辉
  • 1篇叶冬青
  • 1篇丁圣刚
  • 1篇侯舒
  • 1篇卢曼曼
  • 1篇朱丽
  • 1篇朱玉林
  • 1篇郑梅芳

传媒

  • 2篇安徽医学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武警医学
  • 2篇武警医学院学...
  • 2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3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脑性瘫痪的防治进展被引量:13
2010年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以下简称脑瘫)是以非进展性中枢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本文就脑性瘫痪的治疗进展和预防进行复习并综述。
卢晓妹杨李
关键词:脑性瘫痪康复
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癎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癫痫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多数需长期服药,且常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甚至影响认知功能,故小儿癫痫的用药一直是儿科研究的重点。近10年来,国际公认的新型抗癫痫药物不断涌现,其中部分对认知功能影响较小,如左乙拉西坦(LEV),
甄琴卢晓妹朱丽丁辉郑梅芳
关键词:小儿
纳洛酮联用能量合剂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疗效被引量:1
2006年
卢晓妹
关键词:窒息新生儿
按摩疗法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动态变化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按摩疗法对痉挛型脑性瘫痪(CP)患儿运动功能和肌张力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本院符合痉挛型CP诊断的54例住院患儿(男31例,女23例;平均年龄5.18岁),对其进行24周40 min.d-1的按摩疗法治疗,治疗过程未予药物及其他治疗。分析其运动功能的动态变化。采用SPSS11.0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痉挛性CP患儿在24周的按摩过程中,基本粗大运动能力呈逐步提高趋势,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摩8周时,患儿臂近端的肌张力有轻-中度降低(P<0.05),而在14周时出现明显升高,与治疗8周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18周时再次下降。同时在上、下肢的远端评价,下肢的近端评价中也出现类似情况;按摩4周时,患儿肌力有轻-中度降低,但按摩10周后均出现明显提高(P<0.05),按摩14周后,患儿颈、上肢近端和下肢近端的肌力也显著提高(P<0.05)。结论按摩疗法治疗可提高痉挛型CP患儿基本粗大运动能力,相应提高其生活能力。
卢晓妹吴德唐久来
关键词:脑性瘫痪按摩粗大运动功能肌张力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神经系统损害8例临床分析
2004年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l pneumoniae)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在引起肺部病变的同时,也可引起全身其它各脏器系统的损害,其中神经系统损害是肺炎支原体感染致肺外疾患中较常见类型,现将我院1998年1月-2002年5月收治的8例患儿报告如下.
朱云甄琴张理菁卢晓妹江艳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神经系统损害呼吸道感染
小儿脑性瘫痪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痪的发病危险因素,降低小儿脑瘫的发病率及致残率。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对2009年6月至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瘫康复中心就诊的51例脑瘫患儿为病例组,102例非脑瘫及神经系统疾病小儿作...
卢晓妹
关键词:脑性瘫痪LOGISTIC模型
文献传递
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神经系统损害8例临床分析
2004年
朱云甄琴张理菁卢晓妹江艳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肺炎支原体感染MP感染小儿呼吸道感染肺部病变
人血丙种球蛋白和甲强龙联合冲击治疗对于流行性乙型脑炎远期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研究人血丙种球蛋白和甲强龙联合冲击治疗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远期疗效。方法 89例重度乙脑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丙球加甲强龙联合治疗7 d,1周后,同剂量再给予治疗3 d;对照组44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甲强龙1周。观察1、2、3周后的治疗效果、复发情况,以及6个月后的后遗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复发率和后遗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丙球结合激素治疗,对于乙脑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均较好。
卜笑松吴德卢晓妹许晓燕杨李唐久来
关键词:脑炎流行性甲强龙人血丙种球蛋白
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磁共振表现与临床的关系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MRI表现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科47例PVL患儿,回顾性调查其围生期感染、出生体质量、胎龄及窒息情况;分析其MRI表现,包括脑室周围异常高信号、脑室扩大、皮质损伤、脑白质减少程度和胼胝体发育不良,进行PVL、脑性瘫痪(脑瘫)程度及语言障碍分级及视听觉筛查、智力检测,语言发育明显落后的患儿进行孤独症筛查:≥2岁应用孤独症行为量表(ABC),<2岁应用孤独症儿童评定量表(CARS),有抽搐发作的患儿进行脑电图(EEG)检查。分析PVL分级与胎龄、出生体质量、围生期感染、窒息、脑瘫及语言障碍程度、视听觉障碍、智力及癫的相关性。结果 47例患儿中3例运动发育正常,其中完全性耳聋2例,孤独症1例,余44例均诊断为脑瘫,其中听力障碍24例,视觉障碍19例,其中1例皮质盲,发育商正常仅1例,并癫发作11例,其中West综合征2例。按照白质异常信号的范围、脑室扩大及白质减少程度、胼胝体发育情况及有无皮质损害将PVL分为3级,其中Ⅰ级14例,Ⅱ级21例,Ⅲ级12例。围生期感染可导致PVL分级上升(P=0.011);胎龄、出生体质量、窒息与PVL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0.05);随着PVL级别的上升,脑瘫、智力低下程度加重(P=0.019、0.000),视觉障碍增多(P=0.024);脑白质减少程度与语言障碍、智力低下、听觉障碍程度及视觉障碍均有相关性(P=0.000、0.000、0.001、0.000);脑室扩大程度与语言发育障碍、智力低下程度及视觉障碍有明显相关性(P=0.000、0.000、0.000);伴随皮质损害时,听觉障碍程度加重(P=0.000);胼胝体发育不良时,脑瘫、语言障碍、智力低下程度加重(P=0.008、0.001、0.000);癫的发生与PVL分级及MRI表现无明显相关。结论减少围生期感染可减轻PVL程度;PVL影响患儿的运动、语言、视听觉及智力发育,其MRI表现可反映临床及预后,程度越重,预后越差,合并
许晓燕侯舒卢晓妹唐久来
关键词: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磁共振儿童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小儿重症支气管肺炎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支气管肺炎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重症肺炎的早期诊断及判断病情变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呼吸病区,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住院的重症支气管肺炎患儿108例和2018年1~12月住院非重症肺炎患儿204例,合计312例。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对重症组和非重症组患儿进行1∶1匹配,使组间一般人口学特征均衡。匹配后运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小儿重症支气管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患儿一般人口学资料均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季节、早产、免疫缺陷、先天性心脏病、血小板计数5个变量与重症肺炎存在统计关联。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免疫缺陷(OR=19.746,95%CI:5.401~72.187)、先天性心脏病(OR=15.329,95%CI:3.098~75.851)和佝偻病(OR=5.600,95%CI:1.021~30.699)是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与春天比,秋天小儿发生重症肺炎的风险降低了67.4%(OR=0.326,95%CI:0.111~0.955)。结论合并有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或佝偻病三种基础疾病为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同时需做好儿童冬春季肺炎的预防。
卜笑松卢曼曼唐久来丁圣刚卢晓妹朱玉林
关键词:小儿重症支气管肺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