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8篇地理
  • 8篇教学
  • 4篇理教
  • 3篇地理教学
  • 2篇学科
  • 2篇运输方式
  • 2篇知识
  • 2篇思维
  • 2篇中学地理
  • 2篇课程
  • 2篇课堂
  • 2篇交通运输
  • 2篇交通运输方式
  • 2篇教学设计
  • 1篇地表形态
  • 1篇地理环境
  • 1篇地理教学研究
  • 1篇地理教育
  • 1篇地理课
  • 1篇地理课堂

机构

  • 8篇安徽省教育科...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安徽省教育科...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安徽省教育厅
  • 1篇亳州市第一中...
  • 1篇巢湖市第一中...
  • 1篇合肥市第十中...

作者

  • 12篇吴儒敏
  • 1篇王玉龙
  • 1篇李俊峰
  • 1篇赵玮
  • 1篇孔燕
  • 1篇赵阳
  • 1篇朱芬
  • 1篇朱晓果

传媒

  • 5篇中学地理教学...
  • 4篇地理教育
  • 1篇地理教学
  • 1篇中国考试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4
  • 2篇200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初中地理教学中加强科学精神培养的路径探析——以“海陆变迁”为例
2021年
科学精神是现代人的基本品格,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地理教学应基于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深挖教材中的科学元素,多角度、多层次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文章以商务星球版地理教材七年级上册“海陆变迁”为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开展课堂活动,体验研究步骤;分享地理史实,浸润科学品质”等环节,尝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程忠园叶玉叶吴儒敏
关键词:初中地理
基于网络 超越网络——对地理网络课堂教学的思考被引量:6
2003年
吴儒敏
关键词:地理网络教学教学环境教学手段教学目标
高考评价体系对高中学科教学的启示和借鉴——以地理学科为例被引量:9
2022年
高考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从评价的视角给出了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地理学科教学可借鉴“一核四层四翼”的理论框架,立足学科特色,深入发掘并运用学科知识蕴藏的德育资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于学科思想和课程意识整合学科教学内容,依托真实情境和劣构问题探索深度教学,与教育考试同向同行,助力育人方式改革。
史辰羲吴儒敏
关键词:学科教学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内容详析
2011年
一、知识构建 本文解读的是课程标准“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这条课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第二部分是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每一部分又都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案例区域内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二是变化产生的影响。
王玉龙吴儒敏
关键词:交通运输方式知识构建课程标准聚落
学术情境试题的目标定位与编制策略被引量:36
2016年
试题的情境会影响学生解决或解释问题的策略,国际大型教育测评都有很强的情境意识。学术情境以真实科学情境为背景,按照学术研究一般路径呈现信息,学生需通过理解情境发现问题,运用已有知识储备建构解决问题的路径,并且加以应用。学术情境试题的目标定位瞄准测评学生的科学素养,引领学生建构及应用知识。学术情境试题的编制策略可归纳为:(1)以隐含的方式创设科学问题;(2)融入真实的科学情境、梯度合理,并且遵循学术逻辑的问题链;(3)配置紧扣问题、跨学科、适度超前的新知识;(4)呈现支持建构、供给及时、多元互补的信息库。
孔燕吴儒敏朱晓果赵阳朱芬
关键词:命题
中学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然误区与应然路径被引量:1
2024年
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为新课标新增内容,受到中学教师的广泛关注,但通过调研发现,现实中的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与新课标要求还存在明显落差。文章在审视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开展过程中实然误区的基础上,进行归因分析,并找准对策以促进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回归应然路径。
张蕾吴儒敏
关键词:应然路径
诗歌情境下的探究式教学设计——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为例
2021年
一、课标要求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二、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的内容,是对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和归纳,也是利用前三章的大气、水、地表形态的塑造等知识对地理环境形成过程进一步的分析。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图表、资料等进行区域定位,启发学生将已有知识融入自然环境,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各要素的联系,归纳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同时,通过融入人为因素对自然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赵玮吴儒敏陈莉君
关键词:人教版教材自然地理环境地理知识地表形态综合思维能力
问题研究中思维结构评价的设计与实施——以2019 人教版海冰淡化问题研究为例被引量:2
2020年
思维结构的评价可以促进思维结构的提升,地理思维结构的提升是高阶地理思维力培养的核心,故思维结构的建构与评价是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关键。2019人教版高一地理教材中的问题研究为教学提供真实复杂情境与开放逻辑的材料,是基于单元问题式教学的优秀课例。本文基于思维的三棱结构和SOLO分类理论,构建问题研究的三棱四层次思维结构模型,以海冰淡化为例,尝试构建思维结构评价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范式,以期通过以思维结构评价在地理问题研究中的教学为学生深度学习和地理素养提升提供教学参考。
李玉洁吴儒敏
专家点评:浅谈案例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2013年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这部分内容相对应的课标要求是“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强调结合具体案例加以说明。因此,如何精选和运用交通运输案例成为本节教学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
吴儒敏
关键词:教学设计专家点评有效性交通运输方式
中学地理教学软件资源的建设
促进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是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地理教学软件资源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也是目前地理教学信息化的首要任务。本行动研究首先对安徽中学地理教学软件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
吴儒敏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软件地理教学研究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