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志军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学位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电子电信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4篇发光
  • 4篇发光器件
  • 3篇电致发光
  • 3篇电致发光器件
  • 2篇有机电致发光
  • 2篇有机电致发光...
  • 2篇有机发光
  • 2篇有机发光器件
  • 1篇电光
  • 1篇电光器件
  • 1篇电流效率
  • 1篇电子传输
  • 1篇阳极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染料
  • 1篇四气门柴油机
  • 1篇气门
  • 1篇微腔
  • 1篇稳流试验
  • 1篇吸收光谱

机构

  • 6篇吉林大学
  • 1篇泉州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长...

作者

  • 6篇吴志军
  • 2篇杨惠山
  • 2篇刘式墉
  • 1篇张立功
  • 1篇李峰
  • 1篇陈淑芬
  • 1篇侯晶莹
  • 1篇林久令
  • 1篇冯晶
  • 1篇宋克非
  • 1篇程刚
  • 1篇赵毅
  • 1篇张秀峰

传媒

  • 2篇发光学报
  • 1篇第五届全国光...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9
  • 1篇199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硅基顶发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
我们利用经紫外臭氧表面修饰(2Ag(s))+O3(g))→AgO(s))+O2(g)))的银作为阳极(以降低空穴的注入势垒,增加注入效率),以QAD:Alq作为发光层,以半透明的Al/Ag作为阴极,采用我们提出的有机物掩...
吴志军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微腔电光器件硅基
文献传递
粒子图像速度场仪(PIV)系统开发及对模拟旋流场的测试
吴志军
硅片上顶发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被引量:4
2005年
为了更好地实现有机发光器件在硅片上的有源矩阵显示,有必要探讨在硅片上直接制作透明阴极的顶发射有机发光器件。在顶发射发光器件中,为了到达高的发光效率,底部阳极一般采用高反射率的金属。在通常所用的各种金属当中,金属银对可见光具有很高的反射率,然而由于其具有相当低的功函数,导致与有机材料间能级的不匹配,从而引起有机发光器件中阳极空穴注入的不理想而影响器件的性能。我们在硅片上制备顶发射的有机发光器件,用薄层QAD(quinacridone)作为发光层,表面修饰的银作为阳极,制备的有机发光器件的亮度在外加电压10V时达到13 700cd/m2,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在7V时达到4. 3cd/A,是没有薄层QAD器件的2倍多,是由在器件中存在Alq3 与QAD之间F ster能量转移机制引起的。
杨惠山陈淑芬吴志军赵毅侯晶莹刘式墉
关键词:有机发光器件亮度电流效率
掺杂两种荧光染料的有机红光电致发光器件
2003年
制作了掺杂rubrene和4-(dicyanomethylene)-2-t-butyl-6-(1,1,7,7-tetramethyljulolidyl-9,enyl)-4H-pyran(DCJTB)两种荧光染料的红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N,N’-diphenyl-N,N’-bis(1-naphthyl)-(1,1’-biphenyl)-4,4’-diamine(NPB)和掺杂的Tri-(8-hydroxyquinoline)aluminum(Alq3)分别作为空穴和电子传输层。我们发现掺rubrene和DCJTB的器件性能与只掺DCJTB的器件性能相比有所提高。器件性能的改善是因为掺入的rubrene能够促进从Alq3到DCJTB的能量转移。根据荧光衰减曲线,计算出从Alq3到DCJTB、从Alq3到rubrene以及从rubrene到DCJTB的能量转移速率分别为1.04×109,3.89×109,2.79×109s-1。可以看出能量通过rubrene从Alq3到DCJTB的转移速率是能量直接从Alq3到DCJTB的2.7倍。
李峰张秀峰冯晶程刚吴志军刘式墉张立功宋克非林久令
关键词:掺杂荧光染料空穴传输电子传输吸收光谱
氧化银薄膜在基于硅上的顶发射有机发光器件的应用
通过热蒸发制备顶发射的有机发光器件,对银阳极采用修饰,制备了基于硅衬底的高亮度顶发射有机发光器件,通过紫外一臭氧处理,使得Ag电极到有机物的空穴注入效率大大提高。使Ag做阳极的顶发射有机发光器件的亮度在外加电压14V达到...
吴志军杨惠山陈淑芬赵毅侯晶莹刘式墉
关键词:有机发光器件
文献传递
四气门柴油机进气流动及缸内空气运动规律的研究
该文研制了四气门柴油机试验缸盖系统、单气道中置缸盖系统、单独进气道、气门口流速测量装置、缸内流场测量装置,并利用这些装置测量了不同方案下的四气门柴油机进气道流动特性、进气门出口及缸内三维流场.
吴志军
关键词:四气门柴油机进气流动缸内涡流稳流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