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琪琪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胃癌
  • 4篇细胞
  • 4篇细胞系
  • 3篇胃癌细胞
  • 3篇胃癌细胞系
  • 3篇癌细胞
  • 3篇癌细胞系
  • 2篇肿瘤
  • 2篇P53
  • 2篇RMHTNF
  • 2篇5-FU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阳性
  • 1篇抑制蛋白
  • 1篇人胃癌
  • 1篇人胃癌细胞
  • 1篇人胃癌细胞系
  • 1篇人肿瘤坏死因...
  • 1篇生物学

机构

  • 5篇潍坊医学院
  • 5篇潍坊医学院附...
  • 1篇潍坊市坊子区...

作者

  • 5篇姜琪琪
  • 5篇季万胜
  • 3篇张娜
  • 3篇张红梅
  • 3篇郭爱
  • 2篇高志星
  • 1篇李萌萌
  • 1篇杨炳乾
  • 1篇李伟

传媒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2篇中华消化病与...
  • 1篇中国肿瘤

年份

  • 4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Δ133p53异构体在5-FU抑制胃癌MKN45细胞系生长实验中的作用
2015年
背景与目的:Δ133p53具有促进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实验是采用5-FU-MKN45胃癌细胞系模型,观察p53异构体Δ133p53表达与p53基因下游MDM2、cyclin G1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使用不同浓度5-FU(50μg/m L,100μg/m L)作用于人胃癌MKN45细胞系后,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检测Δ133p53、MDM2及cyclin G1 m RNA的表达变化。组间差异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比较用t检验,两变量相关性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MTT结果显示,随着5-FU浓度增高以及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抑制率逐渐增加,4组实验中50μg/m L 5-FU作用于MKN45细胞24、48和78 h后抑制率平均值分别为41.10%、54.79%和6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52,P=0.00)。100μg/m L 5-FU作用于MKN45细胞24、48和78 h后抑制率平均值分别为69.53%、78.21%和8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58,P=0.00)。50和100μg/m L 5-FU作用于MKN45细胞24 h后抑制率分别为41.10%和6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29,P=0.00)。50和100μg/m L 5-FU作用于MKN45细胞48 h后抑制率分别为54.79%和7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29,P=0.00)。50和100μg/m L 5-FU作用于MKN45细胞72 h后抑制率分别为68.48%和8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91,P=0.00)。RT-PCR结果显示,随着5-FU浓度的增加,胃癌细胞系MKN45细胞中Δ133p53 m RNA、MDM2 m RNA和cyclin G1 m RNA表达量逐渐下降,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38.532、1 396.607和2 785.560,P=0.00)。相关性分析显示,Δ133p53 m RNA与MDM2 m RNA在胃癌中表达呈正相关(r=0.871,P=0.01),而cyclin G1 m RNA的表达与Δ133p53 m RNA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0.13)。结论:在5-FU-MKN45模型中,Δ133p53参与的5-FU的抗肿瘤途径与MDM2有关,与cyclin G1无关。
郭爱季万胜姜琪琪李萌萌杨炳乾高志星
关键词:5-FU胃癌MDM2CYCLIN
Δ133p53表达状态对rmhTNF效应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背景与目的:p53异构体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报道较少。该研究旨在探讨p53异构体Δ133p53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ecombinant mut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rmh TNF)干预胃癌细胞系生物学效应中的作用,为胃癌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的rmh TNF单独或联合氟尿嘧啶(5-FU)应用于MKN-45(表达Δ133p53)和SGC-7901(不表达Δ133p53)细胞,观察细胞抑制率和细胞凋亡情况。通过巢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nested 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n 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Δ133p53、Gadd45α和Cyclin B1 m RNA的表达变化。结果:rmh TNF单独作用于Δ133p53表达阳性的MKN-45细胞有抑制作用,浓度为50、500 IU/m L的rmh TNF作用24 h后,细胞抑制率分别为24.82%、72.33%(t=-9.558,P<0.01),并可提高5-FU的抑制率,且具有显著的量效和时效关系,5-FU(25μg/m L)、rmh TNF(50 IU/m L)+5-FU(25μg/m L)、rmh TNF(500 IU/m L)+5-FU(25μg/m L)作用于MKN-45细胞24 h后,抑制率分别为18.20%、48.66%、59.83%(F=82.742,P<0.01);rmh TNF(50 IU/m L)+5-FU(25μg/m L)作用于MKN-45细胞24、48、72 h后,抑制率分别为48.66%、68.20%、85.23%(F=128.583,P<0.01)。而对于Δ133p53表达阴性的SGC-7901细胞,浓度为50、500 IU/m L的rmh TNF单独抑制率为2.74%、3.25%,抑制作用不明显(t=-0.121,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rmh TNF不仅单独可引起MKN-45细胞凋亡,而且可显著增强5-FU促细胞凋亡作用,rmh TNF(50 IU/m L)、rmh TNF(50 IU/m L)+5-FU(25μg/m L)、rmh TNF(500 IU/m L)+5-FU(25μg/m L)作用于MKN-45细胞24 h后,凋亡率分别为7.21%、10.13%、15.28%(F=123.931,P<0.05)。在MKN-45中,rmh TNF单独或联合5-FU可下调Δ133p53和Cyclin B1基因,上调Gadd45α基因表达水平。n RT-PCR检测对照组及实验组Δ133p53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86、0.499、0.330、0.161(F=240.927,P<0.01);Re
姜琪琪张红梅郭爱张娜高志星季万胜
关键词: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5-FU胃癌细胞系
p53β在氟尿嘧啶干预人胃癌细胞系中表达的生物学效应
2015年
目的探讨p53异构体p53β在氟尿嘧啶(5-FU)干预胃癌细胞系MKN45及SGC-7901中表达的生物学效应。方法将不同浓度的5-FU作用于MKN45和SGC-7901细胞内24h,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抑制率;巢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nRT-PCR)检测p53和P53βmRNA的表达变化;Western-blot检测p53和P53β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不同浓度(25、50、100μg/ml)的5-FU对MKN45细胞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18.204%、31.354%、52.969%,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对SGC-7901细胞抑制率分别为26.305%、26.363%、25.780%,虽有抑制作用,但与药物浓度无关;浓度为100μg/ml的5-FU作用24h后,对MKN45细胞抑制率明显高于SGC-7901细胞。nRT-PCR检测MKN45中,p53和P53βmRNA的表达随5-FU浓度的增加而增加。Western-blot检测MKN45中,p53和P53β蛋白的表达随5-FU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5-FU对表达野生型p53的人胃癌细胞MKN45的抑制效应中,随5-FU浓度的增加,上调p53、p53β的表达,推测p53β在肿瘤生长抑制实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姜琪琪王莉张红梅王燕泽季万胜
关键词:肿瘤抑制蛋白质P53氟尿嘧啶胃肿瘤
和胃煎剂对实验性萎缩性胃炎小鼠胃黏膜再生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通过观察胃黏膜细胞再生情况,探讨和胃煎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制。方法 45只5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萎缩性胃炎组以及干预组,以水杨酸钠法复制慢性萎缩性胃炎小鼠模型,HE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胃黏膜陷凹细胞,壁细胞,增殖细胞的变化;半定量实时荧光PCR检测小鼠胃黏膜msi-1 mRNA表达。结果萎缩性胃炎小鼠壁细胞,陷凹细胞减少显著低于正常组与干预组(P<0.01),PCNA阳性表达增加显著高于正常组与干预组,msi-1 mRNA表达显著高于干预组和与正常组(P<0.01);干预组与正常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胃煎剂对水杨酸钠法制备的小鼠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壁细胞分化有关。
马景荣张娜匡少金冯启凯姜琪琪季万胜
关键词:胃黏膜
rmhTNF对Δ133p53表达阳性胃癌细胞系MKN45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利用rmh TNF-MKN45细胞模型,观察p53异构体Δ133p53及p53下游基因的表达。[方法]不同浓度(50、100、200、400、500 IU/ml)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 TNF)作用应用于MKN45,采用CCK-8法,观察其细胞增殖抑制率;通过巢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n RT-PCR法)检测Δ133p53、p53、Gadd45α、PTEN、Mdm2、Bax和Cyclin B1 m RNA的表达变化。[结果]随rmh TNF作用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24、48、72h)延长,MKN45细胞抑制率明显增加(F=35.683,P<0.001;F=60.328,P<0.001)。随rmh TNF浓度增加,MKN45细胞中,p53、Gadd45α、PTEN、Bax基因表达上调,Δ133p53、Mdm2、Cyclin B1基因表达下调。Δ133p53与p53、Gadd45α、PTEN、Bax表达呈负相关(r=-0.916,-0.894,-0.872,-0.971,P均<0.01),与Mdm2、Cyclin B1表达呈正相关(r=0.924,0.943,P均<0.01)。[结论]在肿瘤生长抑制效应中,Δ133p53异构体表现出与野生型p53拮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Gadd45α、PTEN、Mdm2、Bax、Cyclin B1等下游基因表达有关。
姜琪琪张娜郭爱李伟张红梅季万胜
关键词:RMHTNF胃癌细胞系P53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