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美萍

作品数:11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省台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急诊
  • 3篇护理
  • 2篇门诊
  • 2篇就诊
  • 2篇急诊患者
  • 2篇急诊科
  • 2篇分诊
  • 1篇动脉
  • 1篇动脉血气针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多导睡眠图
  • 1篇多导睡眠图监...
  • 1篇信息化
  • 1篇性疾病
  • 1篇血栓
  • 1篇医疗纠纷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胰腺炎患者

机构

  • 11篇浙江省台州医...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作者

  • 11篇孙美萍
  • 5篇陈建萍
  • 4篇杨伟英
  • 2篇王洁
  • 2篇项爱青
  • 2篇曹雪琴
  • 2篇施欢欢
  • 2篇郑宁宇
  • 1篇洪凌
  • 1篇王凤
  • 1篇毕东军
  • 1篇娄瑛巧
  • 1篇许晓红
  • 1篇顾慧珍
  • 1篇朱峰
  • 1篇王仲苔
  • 1篇洪玲萍
  • 1篇李方顺
  • 1篇杨秀英

传媒

  • 2篇中医药管理杂...
  • 2篇医院管理论坛
  • 2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诊护理带教中的医疗纠纷原因与处理对策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和研究在急诊护理带教中出现医疗纠纷的原因与处理对策。方法:随机选择浙江省台州医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之间,进行实习带教的急诊护理护士398例。对带教护士在急诊护理中出现医疗纠纷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并对其采用针对性的处理培训对策。比较、分析和统计急诊带教护士在处理培训前后的医疗纠纷发生情况。结果:统计显示,398例急诊带教护士在护理中出现医疗纠纷,主要原因是不熟悉急诊科规章制度和环境与急救药品应用不当,其次为急救技术不熟练、急救流程不明确、告知行为不规范、服务意识差等。经过护理培训强化后,其医疗纠纷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培训前(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带教中,造成实习护士医疗纠纷的原因主要是对急诊制度、药品等掌握不足导致,在进行培训强化后,其医疗纠纷明显减少。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急诊带教护士的针对性培训强化。
孙美萍曹雪琴项爱青王仲苔
关键词:医疗纠纷
加强护理干预提高多导睡眠图监测成功率的体会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多导睡眠图监测(PSG)一次做好、及时准确出报告、提高患者依从性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2008年4月加强PSG管理、加强护理干预前后的PSG监测病例中的重新监测率.结果:2008年4月之前共计有473例,其中38例需重新监测,重测率8.0%;2008年4月之后共行PSG监测275例,5例需重新监测,重测率1.8%(X2检验,p〈0.05 ).结论:通过加强PSG管理、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减少PSG监测的重测率,提高其成功率.
孙美萍陈建萍
关键词:多导睡眠图护理
静脉溶栓与血栓内接触性溶栓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与血栓内接触性溶栓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9-12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采用血栓内接触性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颈动脉粥样斑块情况、血管再通情况及mRS评分。结果(1)两组NIHSS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IHSS评分治疗后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IMT、斑块面积显著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MT、斑块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11例患者血管完全再通,对照组5例;秩和检验显示,研究组血管再通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研究组mR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内接触性溶栓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再通效果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预后。
孙美萍洪玲萍王洁王凤
关键词:静脉溶栓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急诊患者留观病房滞留时间影响因素及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了解急诊住院患者在留观病房滞留的影响因素,为加快患者的分流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一家地方综合性医院2013年经急诊留观病房收住院患者的信息,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患者在留观病房滞留的危险因素。结果(1)全年经急诊留观病房收住院的患者有3116例,留观病房滞留时间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59小时(24~92),有32.1%的患者留观病房滞留时间大于72小时。(2)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患者滞留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年龄、病情是否涉及多个科室、诊断数、收治科室,其他因素依次为性别、就诊月份、留观方式、收留观时间段。(3)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有收治科室、年龄、就诊月份、留观时间段和性别。结论该家医院急诊留观患者滞留时间偏长,主要受专科收治科室、年龄、就诊月份等因素影响,患者的主观因素值得重视并进一步研究。
杨伟英施欢欢陈建萍孙美萍
关键词:急诊影响因素
急门诊传染性疾病患者就诊防控管理方法
2020年
总结综合性医院急门诊在传染性疾病患者就诊中的防控管理经验。利用追踪法发现患者急门诊诊疗过程中存在不足,通过完善分诊制度、加强防护措施、强化防控监管等改进措施,实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
王洁孙美萍陈建萍项爱青邵金花郑宁宇
应用精益管理在缩短急诊滞留时间的初步经验被引量:2
2022年
急诊滞留时间是指患者从预检分诊开始到离开急诊科的时间,包括急诊预检分诊时间、抢救治疗时间、抢救后等待住院或实际离开急诊科的时间三部分[1]。国际蓝十字会规定急诊滞留时间<6 h为急诊质量的标准[2],其不合理延长会导致患者住院费用增加,就诊满意度下降,医患关系紧张等不良后果[3-5],此外研究表明,滞留时间延长会导致用药延误、用药错误风险增加和不良事件的发生[6-8]。
陈建萍郑宁宇林侬姆孙美萍朱峰
关键词:急诊科用药错误预检分诊精益管理
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护理
<正>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指胰腺炎伴脏器功能障碍,或出现坏死、脓肿、假性囊肿等局部并发症者,或两者兼有。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发病急,变化快,表现复杂,并发症多...
孙美萍杨伟英
文献传递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分诊系统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诊分诊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12月急诊患者65147例为对照组,2012年3至12月急诊患者68092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常规的急诊分诊流程处理,观察组患者采用MEWS系统,根据评分结果进行分区分级处置,比较两种分诊流程在急诊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准确率,比较医生、护士对两种分诊管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分诊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1);医生、护士对实施MEWS系统前后的急诊患者分诊管理满意度分别为86.7%和94.6%(χ2=18.61,P<0.05)。结论 MEWS便于急诊护士更准确地将患者分诊至相应就诊区域,可作为急诊合理分诊患者的有效工具,值得推广。
陈建萍洪凌毕东军杨伟英孙美萍施欢欢
关键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急诊分诊信息化
急诊科护理风险分析及措施
总结了急诊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法律意识及护理规范意识淡薄、各项规章制度未落实到位、护理记录不准确、掌握的专科急救知识不全面等。认为执行相应的措施可有效防范纠纷,减少风险发生。
孙美萍曹雪琴杨秀英
文献传递
浙江省台州医院2008-2010年急诊168591例就诊情况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分析浙江省台州医院2008-2010年急诊患者就诊情况。方法对3年来本院急诊患者性别、年龄、各系统疾病构成比及死亡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年共168591例急诊患者,其中男女比例为1.27:1;年龄以26~35岁及36~45岁最多;就诊高峰时间在18:00-22:00,高峰月份在7~9月份;病种以外伤居首,就诊科室以呼吸科居多;3年的总体心肺复苏成功率为18.5%,减去院前死亡病例,复苏成功率为65.8%。结论建议提高急诊诊疗抢救技术、人员合理分配、国家医疗制度支持、有侧重点的专业培训及积极的健康宣教是当前急诊工作的重要举措。
李方顺顾慧珍许晓红孙美萍
关键词:急诊患者就诊情况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