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聪
- 作品数:13 被引量:258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GNSS-R信号测量海面有效波高的应用
- 利用全球导航卫星定位系统(GNSS)反射信号作为信号源进行遥感应用的GNSS-R技术在近年来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与其他海洋遥感技术相比,GNSS-R具有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低成本、信号源丰富、高机动性等优点,与其他探...
- 尹聪
- 关键词:有效波高海洋遥感
- 文献传递
- 秸秆焚烧导致南京及周边地区一次严重空气污染过程的分析被引量:131
- 2010年
- 2008年10月28~29日南京及周边地区发生了一次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PM10、CO、SO2等大气污染物浓度急剧增高.本文综合利用地面空气污染监测资料、卫星遥感火点监测资料、气象观测和NCAR/NCEP再分析资料及气流后向轨迹模拟,分析了该次污染事件发生的天气条件和大气边界层特征以及大气污染物的来源、输送路径.结果表明,苏中、苏北地区秸秆焚烧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向南京及周边地区输送,并结合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天气形势和边界层条件,即:均压场结构、500hPa以下弱的垂直速度、涡度和散度、较低的边界层高度及逆温层的存在,以及地形因素是导致这次大气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
- 朱彬苏继锋韩志伟尹聪王体健
- 关键词:秸秆焚烧卫星遥感后向轨迹
- 秸秆焚烧影响南京空气质量的成因探讨被引量:77
- 2011年
- 综合利用卫星遥感的火点和云覆盖信息,结合气团后向轨迹分析,探讨了由秸秆焚烧造成的空气污染物的区域尺度输送和本地源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气象条件下,污染物可以发生区域尺度的输送,上风火点与下风城市的污染有明显的相关,将空气污染分为局地型(如,2006年5月31日、2009年11月8日)、区域型(如,2008年10月28日),以及局地区域相结合型(如,2006年6月14日、2007年6月5日、2008年6月2日)3种.应用本文的方法,在有云时,可以通过部分火点和气团后向轨迹分析推测污染物源地.空气污染气象条件分析表明,秸秆焚烧若伴随高空(500hPa)有槽(或位于槽前),低空存在弱切变,气流由周边向中心辐合;同时,若在均压场控制下,等压线稀疏,风速较小或静风,污染物则易积聚而不易输送;逆温层的形成将污染物禁锢在混合层以下,不利于垂直扩散;再加上较大的相对湿度,有利于霾的形成,造成严重空气污染。
- 尹聪朱彬曹云昌苏继锋王晓英王洪
- 关键词:秸秆焚烧卫星遥感后向轨迹
- 基于卫星遥感和地面观测资料分析苏皖两省一次空气污染过程
- 2012年6月8-11日,江苏安徽两省发生了一次持续性的空气污染过程。本文利用MODIS卫星观测的气溶胶产品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并结合火点监测资料和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分析了苏皖两省该时间段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e...
- 陈烨鑫朱彬侯雪伟尹聪
- 关键词:MODIS空气污染AODFMF
- 文献传递
- 青藏高原大气可降水量单站观测对比分析被引量:8
- 2018年
- 为了探讨青藏高原大气可降水量观测资料的可靠性,对2015年6—9月西藏申扎、改则和那曲3站地基GNSS遥感的大气可降水量、同址探空观测的大气可降水量、风云三号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反演的晴空大气可降水量、MODIS大气可降水量和NCEP可降水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探空可降水量和地基GNSS可降水量的偏差较小,均低于2.5 mm。风云三号可降水量明显偏低,与其他观测结果的偏差超过6 mm。全自动探空可降水量离散程度较L波段探空大,均方根误差超过4 mm。
- 胡姮曹云昌尹聪段晓梅
- 关键词:青藏高原大气可降水量探空卫星产品
- 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探空仪的研制试验
- 基于导航卫星系统测风的探空仪具有测风精度高、地面系统简单,操作简便,是下一代高空气象探空的发展方向。建立基于我国北斗二代导航卫星系统并可兼容GPS的探空仪和高空探测系统,不仅将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空探测的精度和自动化水平,摆...
- 曹云昌李黄王海深胡姮尹聪夏青
- 关键词:探空仪北斗导航卫星系统GPS
- 文献传递
- 基于卫星遥感和地面观测资料分析苏皖两省一次空气污染过程被引量:17
- 2014年
- 2012年6月8-11日,江苏安徽2省发生了一次持续性的空气污染过程.利用MODIS观测的气溶胶产品和地面气象资料,结合火点监测资料和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分析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细粒子比例(FMF)、空气污染指数(API)的特征,探究这次空气污染的形成原因.研究表明,这次过程中苏皖2省8个代表城市的能见度大部分时间低于10km,相对湿度低于90%,API均达到或超过污染等级,AOD显著增长,且污染物以人类活动产生的细粒子为主.区域细粒子比例(RFMF)达0.79,高FMF(〉0.6)出现的概率高达74.8%.另外,苏皖2省稳定的天气形势,不利于污染物扩散.6月8~11日,苏皖2省(北部地区为主)出现大量的火点,表明有秸秆焚烧现象的存在.从HYSPLIT模式的模拟结果来看,苏皖2省8个代表城市在此期间主要受到偏西方向的气流以及局地气流的影响,偏西方向的气流有利于外部秸秆焚烧的污染物经过输送影响本地区,同时局地气流不利于扩散,从而造成污染物积累,形成污染.
- 陈烨鑫朱彬尹聪侯雪伟王红磊康汉青刘晓慧
- 基于卫星遥感和地面观测资料分析苏皖两省一次空气污染过程
- 2012年6月8-11日,江苏安徽两省发生了一次持续性的空气污染过程.本文利用MODIS卫星观测的气溶胶产品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并结合火点监测资料和 HYSPLIT 后向轨迹模式,分析了苏皖两省该时间段的气溶胶光学厚度(...
- 陈烨鑫朱彬侯雪伟尹聪
- 关键词:MODIS空气污染AODFMF
- 基于导航卫星反射信号的土壤湿度研究
- 尽管土壤中的水分在全球水系统中所占的比例很少,然而,土壤湿度在全球能量循环和水循环系统中仍然占据重要位置,它通过改变地表的反照率,影响地表和大气之间的水分和热量输送等影响气候。目前,一些遥感和实地测量技术已被用于土壤水分...
- 尹聪
- 关键词:土壤湿度微波遥感模型反演
- 若尔盖高原草原湿地40年积雪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本文利用若尔盖气象站1971~2011年总共40年的积雪和冻土记录,分析了每年冬春季(10月到第二年5月)积雪和冻土的变化,以及它们与温度和降水的关系。积雪的减少是对全球变暖的响应。与积雪渐渐减少的趋势相比,冻土并没有明显的长期变化趋势,而从冻土与温度的相关性看出,冻土深度与当年温度呈负相关。小波分析表明,最大冻土深度的变化周期为8年,而积雪月平均温度的变化周期为4年。
- 扎兴初黄待富郭懋尹聪夏青
- 关键词:若尔盖高原积雪冻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