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左常阳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张量成像
  • 4篇弥散
  • 4篇弥散张量
  • 4篇弥散张量成像
  • 4篇成像
  • 3篇预后
  • 3篇手术
  • 3篇肿瘤
  • 3篇锥体束
  • 3篇外科
  • 3篇外科手术
  • 3篇脑肿瘤
  • 3篇出血
  • 2篇预后评估
  • 2篇神经外科
  • 2篇神经外科手
  • 2篇神经外科手术
  • 2篇切除
  • 2篇脑出血
  • 2篇后评

机构

  • 5篇南通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左常阳
  • 4篇张卫
  • 3篇邹煜
  • 3篇朱扬清
  • 3篇金浩
  • 2篇周秋锋
  • 2篇刘星
  • 2篇钱伟
  • 1篇罗毅男
  • 1篇柴学
  • 1篇鲁杰
  • 1篇潘云

传媒

  • 2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小骨窗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分析及DTI技术应用初探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小骨窗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与内科保守治疗相比,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方面的优势;并初步探讨DTI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观察组)入院后6 h内行小骨窗微创治疗,与同时期行内科保守治疗的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比较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微创治疗组患者于术后第1 d、第7 d复查头颅CT了解血肿清除情况。术后1个月行DTI锥体束成像,通过锥体束损伤情况评估患者肢体功能预后。结果观察组35例患者小骨窗微创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后再出血及死亡病例;术后复查头颅CT,血肿清除率在70%以上。术后1个月行DTI锥体束成像显示锥体束均存在不同程度损伤。6例患者以锥体束受压为主,术后肢体功能明显改善;24例患者锥体束受压、破坏同时存在,术后肢体功能有所改善;5例患者以锥体束破坏为主,术后肢体功能无改善。结论小骨窗微创治疗与传统内科保守治疗相比,可以显著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且手术效果满意。DTI技术能够形象直观地显示锥体束损伤情况,对肢体功能预后进行评估。
左常阳张卫金浩柴学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DTI预后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迟发性颅内出血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出现迟发性颅内出血的类型,以及可能的防治措施。方法对72例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术后发生迟发性颅内出血的规律和原因。结果本组患者中发生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8例,急性硬膜下血肿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2例及脑内血肿4例,是脑室-腹腔分流术后主要的三类迟发性颅内出血。结论选择合适的分流管、调整合适阀门压力以及熟练掌握脑室穿刺技巧可以减少及避免出现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迟发性颅内出血。
金浩张卫朱扬清邹煜周秋锋刘星钱伟左常阳
关键词: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迟发性颅内出血
弥散张量成像在脑肿瘤诊断及手术切除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8年
近年来,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在神经外科领域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尤其是在脑肿瘤术前诊断,术前评估肿瘤特征,术中指导术者最大限度切除肿瘤并保护周围重要神经纤维束,以及术后评测肿瘤切除效果等方面更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即对近年来DTI在脑肿瘤诊断及手术切除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左常阳罗毅男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弥散脑肿瘤
弥散张量成像在脑出血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在脑出血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12例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后1个月行DTI序列扫描,重建双侧皮质脊髓束探讨DTI技术在脑出血患者术后肢体功能预后评估中的应用。结果 12例脑出血患者,术后DTI纤维束示踪成像显示皮质脊髓束保存情况,评测肢体功能远期恢复情况及预后,其中11例患者达到了预期结果 ,1例患者未达到预期结果。结论 DTI技术为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远期恢复情况及预后提供了参考依据。
邹煜左常阳张卫朱扬清
关键词:脑出血磁共振成像弥散锥体束
弥散张量成像在脑胶质瘤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在累及锥体束的胶质瘤手术切除中的应用。方法:对25例术前影像学诊断为胶质瘤并已出现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常规磁共振序列及DTI序列扫描)和对照组(常规磁共振序列扫描),试验组患者应用DTI重建以锥体束为主的脑白质纤维束,优化手术入路,指导术中最大限度的切除肿瘤并保护受累及锥体束;对照组患者在常规磁共振图像指导下行肿瘤切除。结果:①对照组肿瘤镜下全切率75.0%,试验组69.2%(P>0.05);②对照组术后致残率75.0%,试验组23.1%(P<0.05);③预后评估:对照组Karnofsky预后评分(KPS)73.33±12.60,试验组KPS83.23±5.15(P<0.05)。结论:DTI技术对于累及锥体束的胶质瘤,术前可提供病灶与锥体束间的三维可视化解剖信息,指导术者最大范围切除肿瘤的同时,有效保护锥体束,本研究发现DTI技术较传统常规MRI在肿瘤组织镜下全切除率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可显著降低术后致残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左常阳潘云
关键词:脑肿瘤弥散神经外科手术锥体束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环池形态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环池形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7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行中脑水平环池形态的CT扫描,分析其与疗效和预后的关系。结果中脑水平环池形态分为四型:Ⅰ型16例,环池无变化,死亡1例;Ⅱ型20例,环池部分变窄,死亡3例;Ⅲ型22例,环池部分闭塞,死亡8例;Ⅳ型20例,环池完全闭塞,死亡14例。结论了解环池形态变化对颅脑损伤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金浩张卫朱扬清邹煜周秋锋左常阳刘星钱伟鲁杰
关键词:急性颅脑损伤环池
弥散张量成像在神经外科手术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本研究对25例术前影像学诊断为胶质瘤并已出现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常规磁共振序列及DTI序列扫描)和对照组(常规磁共振序列扫描),试验组患者应用DTI重建以锥体束为主的脑白质纤维束,优化手术入路,指导术中...
左常阳
关键词:脑肿瘤弥散神经外科手术锥体束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