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锐

作品数:18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内障
  • 7篇白内障
  • 5篇视网膜
  • 5篇网膜
  • 5篇激光
  • 5篇超声
  • 5篇超声乳化
  • 4篇视网膜病
  • 4篇视网膜病变
  • 4篇手术
  • 4篇病变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青光
  • 3篇青光眼
  • 3篇膜炎
  • 3篇黄斑
  • 3篇干眼
  • 3篇闭角
  • 3篇闭角型

机构

  • 18篇惠州市第三人...
  • 2篇中山大学
  • 1篇郑州市第二人...
  • 1篇爱尔眼科医院

作者

  • 18篇廖锐
  • 6篇张碧玉
  • 6篇段娜
  • 2篇周灵
  • 2篇戴丹
  • 1篇周慧兰
  • 1篇陈英
  • 1篇杨海霞
  • 1篇周秀婵
  • 1篇李加青
  • 1篇陈梦平
  • 1篇赵峰

传媒

  • 2篇海南医学
  • 2篇深圳中西医结...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泰山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惠州地区40岁以下干眼症患者的用眼指导
2016年
目的:讨论惠州地区对40岁以下干眼症患者进行用眼指导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在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干眼症患者进行研究,按年龄分为3组,在对患者进行人工泪液的治疗,同时给予用眼时间的指导。观察患者起效时间,自觉症状转归时间及临床转归后干眼症再次发生率。结果:3组中用眼时间小于等于2 h的患者其起效时间、转归时间为最快,半年内再发生率很低。结论:健康用眼宣教,让大众了解干眼症的知识,尽可能减少疾病的发生率。
廖锐张碧玉杨海霞
关键词:干眼症人工泪液
平均角膜屈光度、翼状胬肉长度与翼状胬肉切除术并一期Phaco+IOL植入术后患者IOL度数计算误差的关系探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伴白内障患者术前平均角膜屈光度、翼状胬肉长度对翼状胬肉切除术并一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Phaco)+人工晶体(IOL)植入术后IOL度数计算误差的影响。方法97例翼状胬肉伴白内障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术并一期Phaco+IOL植入术。根据术后IOL度数计算误差分为A组(≤1.0 D,76例76眼)与B组(>1.0 D,21例21眼)。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平均角膜屈光度、角膜散光、翼状胬肉长度、最佳矫正视力,分析上述指标与IOL度数计算误差的相关性及预测效能。结果A组术前平均角膜屈光度(43.91±1.45)D明显大于B组的(41.42±1.15)D,角膜散光(2.47±0.51)D小于B组的(2.79±0.66)D,翼状胬肉长度(2.99±0.77)mm明显短于B组的(4.05±0.77)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术后IOL度数计算误差与术前平均角膜屈光度呈显著负相关性,与角膜散光、翼状胬肉长度呈显著正相关性(r=-0.422、0.264、0.413,P<0.05);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无相关性(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患者术前平均角膜屈光度、翼状胬肉长度曲线下面积(AUC)均明显大于参考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截断值分别为<43.04 D、>3.35 mm;术前角膜散光、最佳矫正视力AUC与参考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均角膜屈光度、翼状胬肉长度与翼状胬肉切除术并一期Phaco+IOL植入术后患者IOL度数计算误差关系密切,因此早期完善相关检查并及时调整术式,有利于防范术后远视等情况发生。
戴丹廖锐段娜邓水凤张碧玉
关键词:翼状胬肉人工晶体度数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软核白内障患者的效果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软核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9年8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01例软核白内障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观察组5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飞秒激光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一般情况、中央角膜厚度、内皮细胞计数、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术后,观察组有效超声时间(EPT)短于对照组,持续超声能量(CDE)低于对照组,灌注液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央角膜厚度薄于对照组,内皮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84%)低于对照组(22.00%)(P<0.05)。结论: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软核白内障患者通过改善手术一般情况,减少对内皮细胞的损伤,进而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
周慧兰廖锐王林梅李文涛戴丹
关键词:飞秒激光超声乳化手术内皮细胞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超乳术后的屈光误差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对比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primary angel-closure glaucoma,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及单纯白内障患者行PHACO+IOL术后3mo的屈光误差(refraction error,RE),并分析影响两组术后屈光误差相关的眼球生物学参数(眼轴、角膜曲率、前房深度)。方法:前瞻性、非随机性病例对照研究。APACG合并白内障组为试验组,单纯白内障组为对照组,每组各30例30眼,测量眼压、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前房深度,利用SRK-Ⅱ公式计算预留屈光度。以术后3mo的主觉验光结果作为术后屈光度,减去术前预留屈光度,即为屈光误差(RE,<-0.50D或>+0.50D;-0.50~+0.50D不认为存在屈光误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屈光误差的差别及比较两组间的相关参数如眼轴、角膜曲率、前房深度的差异,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相关参数如眼轴、角膜曲率、前房深度的差异。结果:白内障组术后的平均屈光误差为-0.46±0.46D,其中近视性屈光误差共24例(80%),远视性屈光误差共6例(20%);APACG组术后的平均屈光误差为+0.56±0.79D,其中近视性屈光误差共9例(30%),远视性屈光误差共21例(70%),两组术后屈光误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的术前术后生物参数比较:白内障组术前眼轴长度23.55±0.47mm,术后23.56±0.48mm,眼轴长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ACG组术后的眼轴长度21.52±0.54mm,较术前的眼轴长度(21.71±0.46mm)变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内障组术后前房深度4.09±0.38mm,较术前前房深度(2.71±0.24mm)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G组术后的前房深度3.55±0.35mm,较术前前房深度(1.90±0.23mm)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内障组术前平均角膜曲率43.93±0.95D,术后43.92±0.95D,平均角膜曲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ACG组术前平均角膜曲率44.71±0.84D,术后44.70±0.9D,平均角膜曲率变化差�
邓水凤庞柏林廖锐文勇强张碧玉周秀婵
关键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
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40例的手术治疗探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研究手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40例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40例患者中有42眼患病,先服用苯丁酸氮芥控制葡萄膜炎,待炎症消退后虹膜环形切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植入人工晶体有。结果术后42眼视力均有提高,17眼视力0.5-0.7,25眼视力≥0.7。术后瞳孔圆形,2例眼内压增长。结论超声乳化技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对于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廖锐
关键词: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手术治疗
探讨康柏西普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的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采用康柏西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42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观察组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对照组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清学指标水平及视力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48%)与对照组(80.9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C反应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视力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血清C反应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最小视角对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康柏西普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效果与雷珠单抗相当,可降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提高患者视力水平。
陈彦霓李文涛廖锐
关键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炎激光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的疗效观察
2013年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联合卵磷脂络合碘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疗效。方法将60例65眼眼底渗漏点距黄斑中心凹250μm以外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20例24眼,采用卵磷脂络合碘口服联合半导体激光光凝眼底;对照A组20例21眼仅采用半导体激光光凝眼底;对照B组20例20眼仅采用卵磷脂络合碘口服;比较治疗后患者视力、自觉症状、疗效的不同。结果治疗后眼底造影荧光素渗漏吸收情况治疗组快于对照A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对照A及B组的视力均有明显提高(P<0.01),但治疗组治疗后的视力明显高于对照A及B组(P<0.01);治疗组视野恢复时间短于对照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A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自觉症状好转快于对照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联合卵磷脂络合碘口服是治疗眼底渗漏点距黄斑中心凹250μm以外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快速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周灵廖锐段娜
关键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卵磷脂络合碘半导体激光
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应用于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治疗的效果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分析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应用于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治疗的效果。方法 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选择到我院就诊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共56例,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2组,每组各有28例。对照组行传统超声乳化术,治疗组行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统计并发症,治疗组发生率为7.1%(2/28),对照组为21.4%(6/28),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2组患者眼角膜内皮细胞数量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0d与90d,组间差异显著(P<0.05)。另外,术后30d、术后90d,2组患者视力<0.1的情况分析,组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改良性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疗效显著,可推广。
廖锐张碧玉
关键词:高度近视白内障
561 nm与532 nm激光光凝治疗重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比较561 nm、532 nm激光光凝治疗重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临床疗效。方法招募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度NPDR不合并黄斑水肿的患者46例(82眼),均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3例,42眼)和对照组(23例,40眼)。观察组和对照组激光光凝治疗波长分别为561 nm和532 nm。比较两组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央黄斑厚度(CMT)、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BCVA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但两组各时间点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眼CMT、RNFL厚度均呈下降趋势(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CMT较对照组薄,RNFL厚度较对照组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继发黄斑水肿、玻璃体积血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61 nm激光光凝治疗重度NPDR安全、有效,对CMT及RNFL厚度影响较532 nm激光小,有利于保存视功能。
段娜李加青陈梦平廖锐
关键词: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PACG-C患者8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乳组和常规组,每组43例,常规组给予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超乳组给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滤过泡、并发症、视力、眼压、角膜散光度。结果超乳组和常规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并发症发生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超乳组和常规组术后1个月视力明显高于术前,超乳组术后1个月视力明显高于常规组,超乳组和常规组术后1个月眼压明显低于术前,超乳组术后1个月眼压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常规组术后1个月角膜散光度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超乳组术前术后1个月角膜散光度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可有效改善PACG-C患者的视力、眼压,对患者角膜散光度影响少,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廖锐
关键词:小梁切除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