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时忠杰

作品数:78 被引量:1,212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0篇农业科学
  • 16篇生物学
  • 6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土壤
  • 11篇气候
  • 11篇人工林
  • 9篇樟子松
  • 7篇植物
  • 7篇沙地
  • 7篇水分
  • 6篇桉树
  • 5篇植被
  • 5篇气候响应
  • 5篇物种
  • 4篇叶片
  • 4篇森林土
  • 4篇森林土壤
  • 4篇沙地樟子松
  • 4篇水文
  • 4篇土壤物理
  • 4篇种子
  • 4篇桉树人工林
  • 4篇物种多样性

机构

  • 7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4篇中国环境科学...
  • 13篇福建农林大学
  • 7篇北京林业大学
  • 5篇海南大学
  • 3篇内蒙古农业大...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辽宁省沙地治...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福建林学院
  • 1篇环境保护部南...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临沂师范学院

作者

  • 78篇时忠杰
  • 33篇杨晓晖
  • 26篇张晓
  • 19篇王彦辉
  • 17篇熊伟
  • 17篇于澎涛
  • 13篇胡哲森
  • 12篇徐丽宏
  • 10篇徐大平
  • 8篇张志永
  • 7篇杨曾奖
  • 6篇李荣生
  • 6篇郭浩
  • 6篇郭俊誉
  • 5篇周卫卫
  • 5篇太立坤
  • 5篇张宁南
  • 5篇高吉喜
  • 4篇余雪标
  • 4篇何常清

传媒

  • 9篇生态学报
  • 5篇中国沙漠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4篇林业科学
  • 4篇林业科学研究
  • 4篇中国水土保持...
  • 3篇生态学杂志
  • 3篇生态环境学报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植物资源与环...
  • 2篇福建林学院学...
  • 2篇陆地生态系统...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草业学报
  • 1篇干旱区研究

年份

  • 3篇2023
  • 6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9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0篇2009
  • 7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3
  • 4篇2002
  • 4篇2001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六盘山森林土壤的石砾对土壤大孔隙特征及出流速率的影响被引量:17
2008年
石砾广泛分布于山地林区的土壤中,它对土壤的大孔隙及水分运动特征具有重要影响,是还较少研究的与森林水文过程有关的重要因素。基于对田间持水量与饱和含水量之间的土壤孔隙为大孔隙的定义,在宁夏六盘山南侧香水河小流域调查分析了典型植被样地土壤的石砾体积含量和大孔隙特征(半径、密度、面积比)及其之间的关系,并评价了它们对水分出流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大孔隙的平均半径和密度都对水分出流速率影响显著,特别是半径〉1.4mm的大孔隙密度的影响格外显著,虽然其密度仅占大孔隙总密度的6.86%,但可解释稳定出流速率变异的67.4%;作为综合反映大孔隙半径与密度的参数,土壤断面的大孔隙面积比能更好地解释稳定出流率变化,稳定出流速率随大孔隙面积比增大而线性增加,线性回归关系式的确定系数高达0.8361。石砾含量与稳定出流速率的关系比较复杂,在0~60cm土层内,石砾含量〈15%时,稳定出流速率随石砾含量增大而增加,之后转而减少;但在60~80cm土层,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石砾含量增加能导致土壤大孔隙半径增大,特别是半径大于1.4mm的较大大孔隙的密度增大,但对较小半径的大孔隙密度影响较弱,说明石砾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影响土壤大孔隙的半径和密度特征来影响土壤水分出流速率。土壤稳定出流速率随土层深度而变化,在作为主根系层的0~60cm土层随土壤加深而降低,在〉60cm土层则随土壤加深而提高,这是因为土壤大孔隙和稳定出流速率在主根系层更多地受植物改良土壤作用影响,在深层土壤则更多地受石砾含量增加的影响。
时忠杰王彦辉徐丽宏熊伟于澎涛郭浩徐大平
关键词:森林土壤石砾大孔隙
天然樟子松林幼树更新格局及其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以呼伦贝尔沙地红花尔基镇樟子松天然林幼树为研究对象,对100m×100m的樟子松纯林样地进行全面调查,并采用空间点格局分析的方法对林内幼树更新格局及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林分中樟子松幼树在较大尺度内(40m)呈显著的聚集分布状态,大树在较小尺度内(4m)呈显著聚集状态,而蚁穴则在所有尺度内呈随机分布状态。对同种的樟子松幼树和大树而言,两者的关系在不考虑其它影响因子(蚁穴)的情况下,总体上不存在显著的作用关系;而在考虑蚁穴作用的情况下在0~2m尺度上表现为抑制作用,3~4m尺度上表现为促进作用,但两者均不显著。对樟子松幼树和蚁穴而言,两者的关系在不考虑其它影响因子(樟子松大树)的情况下,在较小尺度上对樟子松幼树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在考虑樟子松大树作用的情况下,不显著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缩小为0~2m尺度上,而在3~4m的尺度上则表现为不显著的促进作用,其影响略强于樟子松大树。结合幼树成活率和保存率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出樟子松天然林幼树保存率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候因子特别是干旱带来的水分亏缺的影响。
朱媛君山丹孙云海刘艳书时忠杰杨晓晖
关键词:呼伦贝尔沙地蚁穴水分亏缺
不同竞争强度下的沙地樟子松天然林树木径向生长及其气候响应被引量:10
2019年
以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竞争指数与树木年代学等分析方法,研究了竞争对樟子松树木径向生长及其气候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竞争显著影响了沙地樟子松树木的生长;竞争能力强的树木主要对当年生长季的月均最高温度、降水和相对湿度响应更加敏感,而竞争能力弱的树木则对前一年冬季月均最低温度、前一年生长季的降水和相对湿度的响应更加敏感;低竞争指数和高竞争指数组的树木,特别是竞争力较强的树木对干旱的响应非常敏感,而中等竞争能力的树木干旱响应较不敏感。综合来看,林木之间的竞争关系对沙地樟子松树木生长及其气候响应具有较显著的影响,本研究可为气候变化背景下樟子松天然林的经营与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SeMyung Kwon潘磊磊时忠杰杨晓晖张晓刘艳书张克斌
关键词:径向生长樟子松
华北落叶松树干液流的个体差异和林分蒸腾估计的尺度上推被引量:48
2008年
2005年6—10月在宁夏六盘山南侧的西峡林场,选择比较均匀的坡面(坡度45°),布设了20m×20m的华北落叶松固定标准地,应用热扩散茎流计连续测定13株树木的树干液流。结果表明:不同径级树木的树干日液流量存在较大差异,在6—7月,其值变化在11.27~24.46kg·d^-1,变异系数CV为0.298(n=5);在8—10月,其值变化在5.01~22.25kg·d^-1,变异系数CV为0.454(n=13)。方差分析表明,胸径和液流密度是2个显著影响树干日液流量变异的因子,前者主要通过决定树干边材面积来控制树干液流量大小,它可以解释变异方差的56.9%;树干液流密度可以解释变异方差的34.7%。相关性分析表明,树干液流密度与与林木个体的生长指标(树高、胸径、冠幅和边材面积)无显著相关关系,但与林木的空间指标——树冠重叠度呈显著线性负相关(r=-0.668),即树干液流密度随树冠重叠度增加而降低,说明树干液流密度主要受其林木所处的空间位置及周围树木遮荫影响而发生变化。最后,利用树干液流密度与树冠重叠度之间的关系,提出基于林木空间差异估计华北落叶松林分蒸腾量的方法,并与常用的基于边材面积的尺度转换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2种方法估计的林分日蒸腾量的数值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基于林木空间差异的方法估计的华北落叶松林分平均日蒸腾量为1.15mm·d^-1,而基于边材面积的方法的估计值为1.32mm·d^-1,前者低于后者13.13%,说明不考虑林木空间特征可能会导致林分日蒸腾量估计值偏大。
熊伟王彦辉于澎涛刘海龙徐丽宏时忠杰莫菲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树干液流蒸腾
六盘山主要森林类型枯落物的水文功能被引量:61
2009年
为了定量评价森林枯落物的水文功能,该文通过浸水法和野外观测,调查了宁夏六盘山主要森林类型的枯落物蓄积量,研究了持水能力与过程,并对辽东栎与少脉椴混交林分的枯落物进行了截留及蒸发研究。结果表明:六盘山主要森林类型的枯落物蓄积量达4.87-30.86 t/hm^2,其中针叶林〉阔叶林〉灌丛;各植被类型的最大持水率相差较大,一般介于177.68%-387.42%,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层的最大持水量为0.9-7.6 mm,最大拦蓄量为0.36-4.96 mm,有效拦蓄量为0.23-3.82 mm,均表现为针叶林〉阔叶林〉灌丛。浸水实验表明:枯落物的持水量随浸泡时间的增加呈对数曲线增长,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反函数关系。2005年6月19日—7月26日,辽东栎与少脉椴混交林枯落物层的截留量占同期降水的比率为1.98%,平均日蒸发速率为(0.12±0.058)mm,占林分总蒸散量的8.28%;枯落物层的蒸发速率随含水率增加呈S形曲线增长。
时忠杰王彦辉徐丽宏熊伟于澎涛郭浩张雷燕
关键词:枯落物水文功能蒸发截留
海南3种典型森林土壤蓄水和渗透能力比较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进行海南琼中地区3种森林类型(桉树人工林、橡胶林、天然次生林) 林地土壤的持水特性研究。[方法]对琼中地区3年生桉树人工林、天然次生林及15年生橡胶林土壤的物理性质、土壤水分的入渗性能进行测定分析。[结果]结果表明:3种森林类型的土壤均较湿润,0-80 cm土壤容重的顺序为桉树人工林(1.55 g/cm^3)〉天然次生林(1.50 g/cm^3)〉 橡胶林(1.46 g/cm^3);土壤非毛管孔隙度的顺序为天然次生林(9.03%)〉橡胶林 (6.54%)〉桉树人工林(6.36%);土壤最大持水能力为天然次生林〉橡胶林〉桉树人工林;3种森林类型0-80 cm土壤稳定渗透速率为天然次生林(3.58 mm/min)〉橡胶林(3.07 mm/min)〉桉树人工林(2.85 mm/min)。[结论]从土壤水分的入渗性能来看,天然次生林涵养水源和理水调洪的功能要远大于其他森林类型,桉树人工林最差。
周卫卫余雪标王旭时忠杰太立坤郭俊誉杨曾奖
关键词:森林土壤涵养水源
六盘山主要植被类型冠层截留特征被引量:47
2010年
通过野外观测和模型模拟,研究了六盘山主要森林类型的冠层截留量、冠层截留容量和冠层截留模拟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六盘山主要森林类型的冠层截留率在8.59%~17.94%,穿透降雨率超过80%,树干茎流率在0.23%~3.10%;冠层截留容量在0.78~1.84 mm,其中叶截留容量在0.62~1.63 mm,枝干截留容量在0.13~0.29 mm,且针叶林的冠层截留容量高于阔叶林.考虑冠层叶面积指数的冠层截留改进模型较原有模型具有更好的模拟精度,其中,研究区红桦林、华山松林、李灌丛和辽东栎-少脉椴混交林的模拟效果较好,辽东栎林、油松林和华西四蕊槭-石枣子灌丛模拟效果相对较差,这可能与冠层结构、叶面积指数以及降水特性等差异有关.
徐丽宏时忠杰王彦辉熊伟于澎涛
关键词:冠层截留
林分因子对张北杨树人工林林下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34
2018年
研究人工林林分因子对林下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对于人工林的抚育及合理经营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调查了张北杨树人工林的林分死亡率、平均树高、平均枝下高、平均胸径、平均冠幅及林分密度等6个林分因子及林下草本层的群落特征,并计算出物种多样性指数,探究张北杨树人工林林分结构和林下物种多样性随林分因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林下草本层共发现维管植物44种,隶属于17科38属,其中以菊科(Compositae)、豆科(Leguminosae)、禾本科(Gramineae)植物最多;林下草本层物种水分生态类型主要以旱生类植物为主,合计25种,占总种数的56.82%,植物生活型谱中以地面芽植物为主,共27种,占总种数61.36%;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在各样地内存在显著差异,且物种丰富度指数变异系数最大,Simpson指数在各样地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变异系数最小;各样地之间的林分因子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林分死亡率的变异程度最高,平均胸径的变异程度最低;影响林下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的主要林分因子有林分死亡率、平均枝下高、平均胸径和林分密度,影响Shannon指数的主要林分因子有林分死亡率、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林分密度,各林分因子对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适当调控林分密度,保持树种针阔混交,将有利于张北杨树人工林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的维持。
朱媛君杨晓晖时忠杰刘艳书张晓
关键词:杨树人工林林分因子物种多样性林分结构林分密度
三种类型森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及生物量比较被引量:22
2009年
对相同立地条件下海南天然次生林、桉树和马占相思林的林下植物多样性及生物量进行调查,通过比较,灌木植物的物种丰富度S、多样性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均匀度Pielou指数为:天然次生林>桉树人工林>马占相思人工林,方差分析前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后两者之间差异极显著;而草本植物的变化趋势为:桉树人工林>天然次生林>马占相思人工林,方差分析结果前二者间除均匀度Pielou指数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多样性指数间差异极显著,后二者间差异不显著。灌木植物地上部分总生物量的变化趋势为:天然次生林>桉树人工林>马占相思人工林,草本植物的变化趋势为:桉树人工林>马占相思人工林>天然次生林。
太立坤余雪标杨曾奖时忠杰周卫卫郭俊誉
关键词:天然次生林桉树人工林马占相思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
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径向生长对气候及地下水位变化的响应被引量:6
2022年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甚至出现树木死亡与林分衰退的现象,研究林分生长对气候变化尤其是干旱事件的响应有助于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辽宁章古台5个林龄的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与地下水位的响应,结果表明:秋季气温,尤其是最低气温显著影响樟子松林的生长(44年生林分除外);低林龄樟子松林(36、39年)生长与当年夏季及生长季内的降水显著正相关,而高林龄樟子松林(52年)生长则与当年春季尤其是当年2月与5月降水显著正相关;36、39、52年生樟子松人工林年表与当年夏季的Palmer干旱指数(PDSI)显著正相关,44、58年生樟子松人工林年表则与地下水位显著正相关。应对早期干旱(即1997年)时,樟子松人工林表现为随林龄增加,其抵抗力增加而恢复力降低;在随后的两个干旱事件中,高林龄樟子松林的抵抗力不再明显高于低林龄,可能是由于地下水位显著降低影响根系吸水;受累积干旱的影响,所有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对2007—2008干旱事件的弹性力均小于1,径向生长量明显降低。地下水位是影响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生长及对干旱抵抗力的重要因子,考虑地下水位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的准确性。
张晓吴梦婉SeMyung Kwon潘磊磊韩辉杨晓晖刘艳书时忠杰
关键词:樟子松人工林气候因子地下水位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