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晓晖

作品数:148 被引量:1,776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27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5篇农业科学
  • 35篇生物学
  • 2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天文地球
  • 7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9篇土壤
  • 19篇气候
  • 17篇沙地
  • 16篇樟子松
  • 15篇草原
  • 14篇荒漠化
  • 14篇干旱
  • 13篇植物
  • 12篇群落
  • 12篇干旱区
  • 10篇水分
  • 9篇植被
  • 9篇生态系统
  • 9篇土壤水
  • 9篇物种
  • 9篇荒漠
  • 7篇土壤水分
  • 6篇土地利用
  • 6篇气候因子
  • 6篇种子

机构

  • 141篇中国林业科学...
  • 57篇北京林业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宁夏大学
  • 4篇中国林科院
  • 3篇国家林业局
  • 3篇中国气象局
  • 3篇北京市园林绿...
  • 3篇鸡公山国家级...
  • 3篇辽宁省沙地治...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2篇内蒙古大学
  • 2篇呼伦贝尔学院
  • 2篇中国气象局国...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新...
  • 2篇辽宁省固沙造...
  • 2篇怀柔区园林绿...

作者

  • 148篇杨晓晖
  • 34篇时忠杰
  • 34篇慈龙骏
  • 27篇张晓
  • 24篇张克斌
  • 18篇于春堂
  • 11篇王葆芳
  • 11篇喻泓
  • 10篇江泽平
  • 9篇张志永
  • 8篇李瑞
  • 7篇李朝生
  • 5篇贾宝全
  • 5篇王彦阁
  • 5篇吴波
  • 5篇张景波
  • 4篇葛根巴图
  • 4篇侯瑞萍
  • 3篇卢琦
  • 3篇肖曙光

传媒

  • 12篇生态学报
  • 12篇北京林业大学...
  • 10篇植物资源与环...
  • 9篇中国水土保持...
  • 8篇水土保持研究
  • 7篇应用生态学报
  • 6篇干旱区资源与...
  • 6篇中国沙漠
  • 6篇生态学杂志
  • 5篇林业科学研究
  • 4篇生态环境
  • 3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林业科学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世界林业研究
  • 2篇草业学报
  • 2篇干旱区研究
  • 2篇Forest...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中国草地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9篇2023
  • 7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13篇2019
  • 7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9篇2009
  • 9篇2008
  • 17篇2007
  • 20篇2006
  • 8篇2005
  • 4篇2004
1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荒漠化评价的现状、问题及其解决途径被引量:36
2004年
荒漠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对其现状和趋势进行准确的评价 ,将有助于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加以防治。作为受荒漠化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中国荒漠化局部好转总体扩展的趋势尚未得到遏制。在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下 ,西部大开发战略将使中国脆弱的旱地生态系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荒漠化评价将为这一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科学的依据。从国家和地区尺度上 ,回顾了中国荒漠化评价的现状 ,指出目前中国荒漠化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评价基准的不确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的难操作性和遥感数据源选用的随机性 ,进而对上述问题的解决途径进行了讨论。
杨晓晖张克斌慈龙骏
关键词:荒漠化评价环境问题指标体系气候变化
半干旱农牧交错区小城镇发展及其对土地利用时空格局的影响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本文以半干旱农牧交错区不同地貌类型上三个典型小城镇为例,定量分析了1977-1987-1998年来小城镇的发展及其对周边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个类型区小城镇的变化均经历了无序增长到有序增长的过程,这种变化过程间接地反映了人口的密集程度。采用3个指数(斑块百分比、最大斑块指数和平均斑块大小)对典型区域土地利用类型随其与小城镇的距离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梁滩相间的合同庙乡,研究区内其余土地类型间的时空变化趋于相对稳定,变化主要发生在灌木和农地之间,人类影响强度与距离间呈较强的负相关;在覆沙(黄土)丘陵区布连乡,随着距离的增加,3个指数典型年份基本上呈现不同程度的“高-低-高”的趋势,前一个峰值更多地反映人类活动的影响,而第二个峰值的出现则可能与布连乡南部的河流分布有关。在位于毛乌素沙地北缘的新街镇,随着距离的增加,3个年份的3个指数的变化无显著的规律,这可能与该区域内牧民居住的分散性有关,或与城镇本身变化的无序性有一定的关系,自然条件可能更多的影响着土地利用时空格局的变化,可见以城镇为中心的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本研究为我们准确地把握不同类型区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规律并据此建立土地变化的预测模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杨晓晖慈龙骏
关键词:土地利用小城镇发展
基于VS模型的樟子松人工林径向生长过程及其气候响应
2023年
【目的】利用模型模拟辽宁省章古台地区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人工林径向生长过程,探究气候对树木径向生长速率及生长季始末的影响。【方法】选择基于树木年轮生长生理过程的Vaganov-Shashkin模型(VS模型),模拟科尔沁沙地南缘章古台地区的36、52和58年生人工樟子松林的径向生长过程。【结果】VS模型模拟的3个林龄樟子松的轮宽序列与实测值的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717、0.748和0.655。利用VS模型进一步分析了樟子松年轮径向生长的生理过程,发现生长季开始与结束时的樟子松生长主要受温度限制,在生长旺盛期主要受土壤湿度影响,土壤湿度也是引起特征窄轮年树木生长速率较低的主要因素;低林龄樟子松林(36年生)要求的温度和水分条件更低,生长季更长,生长速率更大,在生长季内还存在着受温度限制的短暂时期。【结论】VS模型可成功用于研究不同林龄樟子松的生长过程,通过建立樟子松人工林年表与气候响应,发现生长季始末受温度影响,旺盛期的限制性因子为土壤湿度,生长季长短则影响宽窄轮形成。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我国北方沙区人工樟子松林的气候适应性管理。
赵浩唱刘小粉牛进松李秋月张日升时忠杰杨晓晖张晓
关键词:径向生长土壤湿度
收敛交叉映射方法及其在生态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收敛交叉映射(CCM)是一种分析非线性系统中时间序列变量间因果关系的方法。其不同于传统的线性系统分析方法,是通过对变量进行状态空间重构来获取变量的历史信息,随着时间序列不断增长,当其估计性能呈现收敛的性质时,可以判断因果关系的存在。本文介绍了CCM的发展史及其较传统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的优点,详细阐明了CCM的原理、算法过程和实现途径。CCM作为一种针对变量间具有弱到中等强度耦合关系的系统分析方法,可以用来有效地解决非线性生态系统多变量间复杂的因果关系问题。将该方法应用于具有空间信息的多点位时间序列变量间因果分析时,应充分考虑点位间的空间自相关性,与可以去除变量及序列间空间相关性的方法相结合,从而确保CCM对变量因果关系的分析更加准确,结果也更具有信服力。
王丹雨朱媛君杨晓晖
关键词:因果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
鄂尔多斯高原北部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性状的分异被引量:5
2006年
运用样带调查法对鄂尔多斯高原北部19个土壤剖面、68个土壤样品进行了取样,以比较和分析不同植被类型下各土壤要素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流动沙丘与其它植被类型相比土壤颗粒较粗,有机质含量贫乏,速效钾和pH也较低,但全氮和速效磷的含量却相对较高;地带性植被的出现使土壤细粒成分显著增加、土壤养分有所改善;沙生植被的增加会显著增加土壤中细粒物质的含量,但多年生草本对风蚀的减缓作用低于灌木;对研究区而言,在基于水量平衡与提高土壤质量的前提下,选择合理的物种配置与立地条件是植被恢复与生态系统稳定的关键。
李朝生杨晓晖于春堂慈龙骏
关键词:土壤性状植被分异鄂尔多斯高原
日本森林疗法及启示被引量:56
2013年
森林疗法是基于实证实验,科学利用森林浴效果,达到增进身心健康和预防疾病目标的替代疗法。文中介绍了森林疗法的起源、基本含义和机理,综述了日本森林疗法的发展历程、证实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森林疗法线路设计理念,分析了日本森林疗法基地认证和森林理疗师资格考试制度,还对北京市引进与开展森林疗法进行了展望,认为推动森林疗法对增进居民健康、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和发展区域经济都具有重要作用。
南海龙王小平陈峻崎朱建刚杨晓晖温志勇
沙漠-绿洲系统中降雨、土壤水分与地下水位的响应特征被引量:12
2007年
水分分布与运移对沙漠-绿洲区的荒漠化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位于库布齐沙漠和黄河之间沙漠-绿洲系统中的降雨、土壤水分和地下水位在生长季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在沙漠边缘三者之间的关系明显不同于过渡带和绿洲:沙漠边缘具有土壤含水量相对较低且土层间变异较大、地下水位较深但稳定、土壤水分与地下水关系不明晰、降雨在土壤中运移快、耗散明显等特征;绿洲区三者的特征与沙漠边缘正好相反;过渡带介于二者之间,但和沙漠边缘的特征更为接近.在沙漠边缘进行植被建设防风固沙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保证植被的成活率,并使生态系统得以健康发育.
李朝生杨晓晖张克斌于春堂慈龙骏
关键词:降雨土壤水分地下水位
半干旱农牧交错区近20年来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分析——以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为例被引量:15
2005年
为了解半干旱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格局的时空变化,该文以半干旱农牧交错区的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为例,采用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分析了该旗近20年来景观和景观要素变化的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整个景观正从单一的人为景观向多样化的近自然景观过渡,其中前期(1977—1987年)变化主要发生在梁滩相间区,后期(1987—1998年)变化则发生在整个区域内,整个景观趋于稳定.从土地利用结构上来看,前期乔木林地的变化以面积变化为主,而后期则以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为主.前期灌木的过度利用和后期灌木大面积种植则对整个景观的变化产生了十分显著的影响,这表明治沙造林的观念正在由以往的大面积营造乔木林向灌木林转化.营造灌木林将是整个半干旱农牧交错区受损景观恢复和重建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与此同时,近20年来流动沙地的面积呈现显著降低的趋势.从空间分布上看,未治理的流动沙地变得越来越集中,治理难度可能也越来越大.维持这些流动沙地的存在,可能有助于增加景观稳定性,并实现半干旱区有限资源利用的优化.
杨晓晖张克斌慈龙骏
关键词:农牧交错区半干旱区
柴达木盆地极端气候时空趋势及周期特征被引量:17
2020年
利用柴达木盆地8个气象站1960-2014年气温和降水的日值数据,分析该区域极端气候的时空变化趋势、周期特征及极端降水对南亚季风和西风环流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60-2014年柴达木盆地极端温度总体表现出显著的变暖趋势,变化幅度在空间上表现为由西向东逐渐降低;极端降水频率、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均有所增加,但中西部地区变化速率远小于东部,仅连续无雨日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平均温差、霜冻日数、冷夜日数的周期特征较弱,结冰日数和生长季日数的显著周期都有变长的趋势,而最低气温的显著周期有变短趋势;极端降水指标均有显著的周期特征,其中连续无雨日数和最大5日降水量的显著周期有变短趋势。同时,南亚季风环流与各极端降水指标间相关振荡的凝聚性很强,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而西风环流只与普通日降水强度存在着较强的共振关系。研究结果可为柴达木盆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葛根巴图魏巍张晓杨晓晖时忠杰
关键词:极端气候柴达木盆地
封育措施对半干旱沙地草场植被群落特征及地上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93
2005年
随着干旱区草场非平衡态理论的提出和发展,退化草场封育的时间、方式与草场恢复间的关系已成为目前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作者选择完全封育、季节封育和未封育3种措施进行对半干旱沙地草场的植被特征及其生物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封育处理的年份中,不同封育措施(放牧压力)是决定植被差异的主要因子。完全封育区和季节封育区植物以一年生草本为主,在植物种数量、生物多样性上差异并不显著,未封育区植被则以多年生草本为主,且Simpson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与前两者差异均显著;完全封育并未导致一些牲畜喜食植物种的完全消失,但一些饲用价值差的植物如平卧碱蓬等大量出现在完全封育的群落中,同时旱生和强旱生植物的比例明显增加。尽管3种措施地上部分总生物量差异并不显著,但各群落中主要植物种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则存在这一定的差异,从3种措施植被的饲用价值来看,季节封育区植被的饲用价值较高,表明季节封育可以促进并提高草场的放牧利用价值。
杨晓晖张克斌侯瑞萍
关键词:地上生物量沙地草场封育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