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静

作品数:15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江西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细胞
  • 5篇细胞淋巴瘤
  • 5篇淋巴
  • 5篇淋巴瘤
  • 2篇蛋白
  • 2篇原位
  • 2篇原位杂交
  • 2篇重排
  • 2篇组织芯片
  • 2篇睾丸
  • 2篇弥漫
  • 2篇弥漫性大B细...
  • 2篇免疫
  • 2篇免疫表型
  • 2篇聚合酶
  • 2篇聚合酶链式反...
  • 2篇基因
  • 2篇基因重排
  • 2篇光催化
  • 2篇合酶

机构

  • 15篇南昌大学
  • 3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江西省人民医...
  • 1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昌市第二医...
  • 1篇吉安市中心人...

作者

  • 15篇朱静
  • 8篇熊小亮
  • 6篇刘繁荣
  • 5篇宋恩霖
  • 5篇艾有生
  • 3篇温文
  • 3篇衷筱琴
  • 3篇肖雯
  • 3篇俞薇薇
  • 2篇蔡红平
  • 2篇钟清玲
  • 1篇汪涛
  • 1篇郑振
  • 1篇胡美英
  • 1篇金梅
  • 1篇张宁
  • 1篇熊萍香
  • 1篇周宪民
  • 1篇刘勇
  • 1篇况晓东

传媒

  • 2篇中国职业医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江西医药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协20...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K/T细胞淋巴瘤的免疫表型、EB病毒感染及TCRγ基因重排的检测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检测NK/T细胞淋巴瘤(NK/TCL)的免疫表型、EB病毒感染及TCRγ基因重排,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诊断NK/TCL48例患者石蜡包埋标本,用免疫组化S-P法标记LCA、CD79α、CD20、CD56、CD3、CD45RO及EBV抗体研究其免疫表型;EBER探针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B病毒编码的小分子RNA(EBER);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方法检测TCRγ基因重排。结果48例NK/TCL均表达LCA,CD3、CD45RO、CD56和EBV阳性率分别为44%、52%、73%和19%,CD79α和CD20均为阴性;EBER阳性率为81%;TCRγ基因重排阳性率为19%。结论NK/T细胞淋巴瘤免疫表型不一致,并非所有病例CD56阳性,石蜡切片中CD3阳性定位于细胞质;EBER在肿瘤细胞中高表达,提示它们可能为NK细胞来源;TCRγ基因重排阳性说明NK/TCL中存在T细胞的单克隆性增生。
刘繁荣熊小亮温文朱静宋恩霖
关键词:NK/T细胞淋巴瘤原位杂交聚合酶链式反应
Cyclin D1蛋白表达及t(11;14)染色体检测易位在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Cyclin D1蛋白表达及t(11;14)染色体检测易位在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14例结内套细胞淋巴瘤(研究组)和7例B小淋巴细胞性林巴瘤、5例滤泡性淋巴瘤、7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5例淋巴结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对照组)石蜡标本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盐析法提取石蜡组织的DNA;采用半巢式PCR法检测t(11;14)易位;采用PCR法检测-βactin DNA用于DNA质量检测。结果:研究组Cyclin D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4.2%(9/14);两组患者均检出-βactin阳性条带。研究组t(11;14)染色体易位的阳性率为71.4%(10/14);研究组Cyclin D1阳性和(或)t(11;14)易位阳性患者共12例,占85.7%(12/14)。对照组均阴性。结论:套细胞淋巴瘤中石蜡包埋组织Cyclin D1蛋白表达及t(11;14)染色体易位的检测,联合应用有助于优化、实用、正确地诊断和鉴别诊断套细胞淋巴瘤。
熊小亮郑振刘繁荣艾有生朱静俞薇薇温文
关键词:套细胞淋巴瘤D1蛋白易位
乳腺癌靶向药物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7年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明显上升趋势。随着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靶向药物的研究与应用取得较大突破,其具有直接性和毒性作用小等特点,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减少对正常组织和细胞的损害,目前以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ADP-核糖多聚合酶(PARP)、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等为靶点的乳腺癌药物研究及应用较为广泛。
李依敏苏思贞朱静金梅
关键词:乳腺癌靶向药物磷脂酰肌醇3激酶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对大鼠睾丸细胞DNA损伤和睾丸组织氧化应激影响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DEHP)对大鼠睾丸细胞DNA的损伤和睾丸组织氧化应激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通过灌胃的方法摄入DEHP,4个染毒组剂量分别为1 500、3 000、4 500、6 000 mg.kg-1.d-1,1个阴性对照组。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大鼠睾丸细胞DNA的损伤,睾丸组织中活性氧(ROS)、丙二醛(MDA)的水平以及睾丸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结果各染毒组和阴性对照组大鼠睾丸细胞DNA损伤率分别为29.0%、71.0%、89.0%、95.0%和15.0%,各染毒组睾丸细胞DNA损伤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大鼠睾丸细胞DNA损伤率与染毒剂量之间呈剂量-反应关系(r=0.930,P<0.01);各染毒组大鼠睾丸组织的ROS、MDA的水平均较阴性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0.01),而GSH-Px、SOD的活力又较阴性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P<0.01) DEHP可造成大鼠睾丸组织明显的氧化应激并引起睾丸细胞DNA的损伤。
蔡红平肖雯朱静衷筱琴
关键词:DNA损伤氧化应激睾丸
光催化CO<,2>和H<,2>O合成甲醇反应的研究
化学工业的日益壮大,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物质保障,但是在日益壮大的过程中,也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因此,如何减少化学工业生产污染、设计绿色工艺生产路线己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以TiO2为催化剂的光催化法不但已经...
朱静
关键词:二氧化钛二氧化碳甲醇
文献传递
白藜芦醇对皮肤光老化的保护作用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皮肤光老化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维生素E治疗组、白藜芦醇低剂量治疗组及白藜芦醇高剂量治疗组,每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制作光老化大鼠模型,空白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0mL·kg-1,维生素E治疗组给予维生素E 30mg·kg-1,白藜芦醇低剂量及高剂量治疗组分别给予白藜芦醇10、60mg·kg-1,每日灌胃1次,共15周。比较各组大鼠皮肤病理学形态改变及对羟脯氨酸(Hyp)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影响。结果白藜芦醇高剂量治疗组、维生素E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SOD活性明显增高、羟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HE病理切片显示白藜芦醇高剂量治疗组、维生素E治疗组较模型对照组皮肤有较大改善,接近正常皮肤组织形态。结论白藜芦醇可以提高光老化皮肤抗氧化物酶活性,改变氧化产物含量,达到抗皮肤光老化作用。
况晓东漆文萍周晓燕肖雯朱静艾有生衷筱琴熊小亮
关键词:白藜芦醇皮肤光老化
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研究
朱静
鼻NK/T细胞淋巴瘤的免疫表型、EBV感染及TCRγ基因重排的检测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检测鼻NK/T细胞淋巴瘤(NK/TCL)的免疫表型、EBV感染及TCRγ基因重排,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诊断鼻NK/TCL48例患者石蜡包埋标本,用免疫组化SP法标记LCA、CD79α、CD20、CD56、CD3、CD45RO及EBV抗体研究其免疫表型;EBER探针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BV编码的小分子RNA(EBER);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方法检测TCRγ基因重排。结果48例鼻NK/TCL均表达LCA,CD3、CD45RO、CD56和EBV阳性率分别为44%、52%、73%和19%,CD79α和CD20均阴性;EBER阳性率为81%;TCRγ基因重排阳性率为19%。结论鼻NK/TCL免疫表型不一致,并非所有病例CD56阳性,石蜡切片中CD3阳性定位于细胞质;EBER在肿瘤细胞中高表达,提示它们可能为NK细胞来源;部分TCRγ基因重排阳性病例应为鼻NK样T细胞淋巴瘤。
刘繁荣钟清玲熊小亮朱静宋恩霖温文
关键词:鼻NK/T细胞淋巴瘤原位杂交聚合酶链式反应
Ki-67在GCB及non-GCB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Ki-67在GCB及non-GCB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60例DLBCL及19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并制作其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观测CD1O、bcl-6、MUM1蛋白的表达对DLBCL进行生发中心样B细胞(germinal center B cell-like,GCB)和非生发中心样B细胞(non-GCB)免疫表型分类,同时检测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 (1)60例DLBCL中CD1O、bcl-6、MUM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45%、63.3%,GCB类型29例(48.3%),non-GCB类型31例(51.7%)。(2)Ki-67蛋白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不包括生发中心)阳性率明显低于DLBCL(P<0.05)。(3)Ki-67蛋白的表达在DLBCL中GCB及non-GCB亚型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Ki-67的表达可能与DLBCL免疫学分型有关,在non-GCB中,Ki-67高表达。
宋恩霖熊小亮艾有生刘繁荣朱静刘勇
关键词:KI-67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芯片
肝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CD147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肝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CD147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MaxvisonTM法,分别检测56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MMP-2 mRNA,MMP-2和CD14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MMP-2 mRNA及蛋白在肝癌和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肝癌组织MMP-2 mRNA和蛋白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2和CD147蛋白在Ⅲ~Ⅳ期与Ⅰ~Ⅱ期、转移与无转移的肝癌组织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织中MMP-2蛋白和CD147蛋白表达的吻合度较强(κ=0.689,P=0.000)。结论:MMP-2和CD147的表达与肝癌的TNM分期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肝癌侵袭性的指标。
刘繁荣钟清玲熊小亮俞薇薇朱静赵彤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2细胞黏附分子RT-PCR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