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秋
-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4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VEGF_(165)对血管内皮细胞内Mg^(2+)浓度调节机制的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_(165)(VEGF_(165))对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内游离镁离子浓度([Mg^(2+)]_i)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荧光指示剂mag-fura-2及运用PTi阳离子测定系统动态检测HUVECs的[Mg^(2+)]_i。结果:经酪氨酸激酶阻断剂(tryrphostin A23和genistein),磷脂酰3激酶阻断剂(wortmannin和LY294002),磷脂酶Cγ阻断剂(U73122)预处理,均显著阻断VEGF_(165)诱导的[Mg^(2+)]_i增加。但经磷脂酶C阻断剂无活性的类似物(U73343)和增殖激活蛋白激酶阻断剂(SB202190和PD98059)预处理,不能阻断VEGF_(165)诱导的[Mg^(2+)]_i增加。结论:VEGF_(165)通过酪氨酸激酶/磷脂酰3激酶/磷脂酶Cγ信号转导途径使细胞内的Mg^(2+)库释和Mg^(2+),从而增加HUVECs的[Mg^(2+)]_i。
- 洪炳哲王丽萍李胜范朴海南高立建李婉秋曹平安
- 关键词: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
- 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7年
- 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与何侧心室或心房受累有密切关系,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是左心衰竭。该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传统治疗药物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药物治疗,有一定的成效,但是慢性心力衰竭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新药、中药也被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中。本文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规药物、新药以及中医药物的最新研究做以下综述。
- 李婉秋王勃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左心衰竭
- bFGF激活tyrosine kinase/PI3K/PLCγ增加血管内皮细胞[Mg^2+]i的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growth factor,bFGF)对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内游离镁离子浓度([Mg2+]i)的调节机制研究。方法我们采用荧光指示剂mag-fura-2,运用PTi阳离子测定系统动态测HUVECs的[Mg2+]i。结果经酪氨酸激酶阻断剂(tyrphostin A23和genistein)、3-磷脂酰肌醇激酶阻断剂(wortmannin和LY294002)、磷脂酶Cγ阻断剂(U73122)预处理,能阻断bF-GF诱导的[Mg2+]i增加。但经磷脂酶Cγ阻断剂无活性的类似物(U73343)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阻断剂(SB202190和PD98059)预处理,不能阻断bFGF诱导的[Mg2+]i增加。结论bFGF通过酪氨酸激酶/3-磷脂酰肌醇激酶/磷脂酶Cγ信号传递途径使细胞内的Mg2+库释放Mg2+,从而增加HUVECs的[Mg2+]i。
- 洪炳哲王丽萍高立建谢同杰朴海南李婉秋刘学田李胜范
-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
-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进展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高血压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属于一类慢性疾病,随着近些年来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导致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于老年高血压疾病的认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与药物治疗方案。
- 李婉秋
-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药物
- 辛伐他汀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协同降压作用
- 2010年
- 目的评价辛伐他汀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d,辛伐他汀20mg/d。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d。12周后观察2组血压,血脂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组比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24h、日间、夜间动态血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脂异常患者与对照组血脂异常患者治疗前后相比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辛伐他汀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用有明显的协同降压作用,尤其适用于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
- 李婉秋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辛伐他汀硝苯地平控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