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青
- 作品数:10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中药制剂,按照重量份数组成有:五味子5‑10,百合15‑25,丹参15‑25,酸枣仁9‑15,莲子肉10‑20,夜交藤20‑30,珍珠母20‑30,合欢花10‑15;本发明...
- 杨青葛立军
- 文献传递
- 一种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中医学认为膝骨关节炎属“骨痹”范畴,是肝肾气虚,外伤,经脉失养以及长期劳损和风寒侵袭,凝滞血脉,痰湿蕴阻关节所致。本发明秉承中医“肝主筋,肾主骨,膝为筋会”的理论,...
- 葛立军杨青刘书渊万俊
- 文献传递
- 黄芪失笑散对介入术后AC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研究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了解黄芪失笑散对介入术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对内皮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杭州市中医院心内科住院的ACS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加用黄芪失笑散,1日1剂,分两次服用。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个月后,统计两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C 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ET-1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NO水平则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ET-1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s-CRP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失笑散可改善ACS患者介入术后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 魏丽萍方晓江刘昭杨青
- 关键词:黄芪失笑散内皮功能炎症因子HS-CRP
- 生物类专业《中医学概论》教学改革初探
- 2013年
- 中医现代化及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下,在中医药大学生物类专业设置《中医学概论》课程是必要的,因为这体现了生命科学专业的培养特色,更是生物类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但《中医学概论》现行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有待改革。首先教学内容上,应引入一些现代生物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应用的前沿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尝试双语教学、LBL-CBL-PBL三者结合的教学形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同时依托我院开放实验室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
- 杨青
- 关键词:生物专业教学改革
- 蝉花真菌发酵产物的药理作用研究
- 程东庆杨季国潘佩蕾陈宜涛丁志山周芳美危小莉林美爱杨青甘力
- 1、课题来源:《浙江省中医药科研基金计划中标项目《蝉花真菌发酵产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计划编号:2006C008)的研究成果。2、研究背景:中药蝉花,也称蝉菌、蝉蛹草,是真菌寄生于竹蝉若虫体内形成的菌和虫的复合体,产于江苏...
- 关键词:
- 关键词:蝉花寄生真菌药理
- 一种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中医学认为膝骨关节炎属“骨痹”范畴,是肝肾气虚,外伤,经脉失养以及长期劳损和风寒侵袭,凝滞血脉,痰湿蕴阻关节所致。本发明秉承中医“肝主筋,肾主骨,膝为筋会”的理论,...
- 葛立军杨青刘书渊万俊
- 文献传递
- 浅谈PBL教学法与医学检验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被引量:2
- 2013年
-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等新技术在医学检验领域的广泛应用,新理论、新知识短期内在成倍地增长。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代医学院校学生如何适应当前的知识爆炸和繁重的专业学习,教师如何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成了当前努力探索的热门课题。
- 杨青
- 关键词:PBL教学法教案
-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以浙江中医药大学为例被引量:1
- 2020年
- 十九大报告指出目前中医药战略地位已跃上新高度,中医药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在党和国家大力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大背景下,对中医药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促成研究生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强化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已成为高等中医药院校的紧迫任务。文章结合本校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专业学生的特点,从本硕衔接、引进优质生源;"精英小班化教学";研本1+1联动;构建导学共同体四个模式的实践角度对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架构进行探讨。
- 林伊利杨青
-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