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晓艳
- 作品数:22 被引量:122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肌电生物反馈在脑血管疾病后下肢功能早期康复中的应用
- 2002年
- 沈晓艳程安龙马燕红
- 关键词:肌电生物反馈生物反馈疗法下肢功能脑血管疾病
- 骨骼肌损伤肌肉疼痛的病因分析被引量:7
- 2004年
- 过度的骨骼和肌肉运动后能引起软组织损伤。其病因主要是由于超过习惯的肌肉工作引起工作后肌肉收缩蛋白的分解代谢强于合成代谢的降解优势导致延迟性肌肉收缩结构的改变或解体,在这样的结构改变背景条件下后续负荷过大,就可能引起肌肉的急性或慢性劳损。肌肉疼痛除常规治疗外,还需要设计康复治疗计划,包括:放松练习,水中运动,物理治疗,放松疗法等,争取达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 沈晓艳白跃宏
- 关键词:骨骼疼痛
- 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全膝关节置换后的步态差异被引量:3
- 2011年
-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方法,但是不同类型的全膝关节置换假体固定方式术后所产生的膝关节下肢生物力学差异至今仍不明确。目的:通过三维步态分析骨水泥固定和非骨水泥固定两种不同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膝关节生物力学差异。方法:分别选取骨水泥型全膝关节置换以及非骨水泥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各16例,通过测力台以及三维步态分析系统比较2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3个月的膝关节生物力学变化并进行对比。结果与结论:与手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步速及步长均明显增加,支撑相在整个步态周期中的百分比明显减小,膝关节屈在支撑相及摆动相中最大屈曲角度均明显增加,膝关节外翻角度增加。两种患者术后膝关节内翻角度以及膝关节内收力矩均明显减小。提示,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全膝关节置换术均能有效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步行能力以及下肢关节功能,两者间未见明显生物力学差异。
- 张旻江澜沈晓艳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步态骨水泥非骨水泥
- 肌电图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与腕管综合征患者病情的评估价值被引量:9
- 2004年
- 应用神经肌电图与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和腕管综合征进行鉴别诊断。结果表明神经肌电图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和腕管综合征。
- 江澜袁伟芳沈晓艳
- 关键词:肌电图神经根型颈椎病腕管综合征病情评估神经传导速度
- 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下腰痛的临床诊治
- <正>目的:探讨由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患者65例,男31例,女34例;年龄18-66岁;慢性腰痛时间2-42年,平均19年。诊断采用竖脊肌内压...
- 白跃宏沈晓艳曹曼林
- 文献传递
- 神经肌肉促通仪治疗老年期痴呆30例
- 2003年
- 对30例老年期痴呆患者应用神经肌肉促通仪治疗,经心理功能变化测试,效果优于口服药物治疗。
- 程安龙沈晓艳
- 关键词:老年期痴呆药物治疗物理疗法
- 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本体感觉促进训练对膝关节位置觉的影响被引量:24
- 2005年
- 目的:本体感觉是膝关节正常运动的必要条件,膝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功能恢复的水平与术后本体感觉恢复程度有关。为此探讨ACL重建术后强化本体感觉训练对膝关节位置觉的影响。方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2001-03/2003-12进行膝ACL韧带重建术后的患者60例,按病区将患者分本体感觉促进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术后应用一般康复训练方法。本体感觉促进组除了应用一般康复训练方法外还加以本体感觉强化训练。术后6个月进行患者位置觉测定。结果:本体感觉促进组在被动角度重现测试中患膝的总平均偏差为(4.25±1.06)°,健膝总平均偏差为(3.87±1.95)°(P>0.05)。对照组患膝的总平均偏差为(4.91±1.01)°,健膝总平均偏差为(3.83±1.22)°,患膝的总平均偏差显著大于健侧(P<0.01)。结论:ACL韧带重建术后强化本体感觉训练能改善患膝位置觉。
- 马燕红程安龙白跃宏江澜李韵袁伟芳沈晓艳蒋垚赵金忠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本体感觉康复
- 微波辐照减轻瘢痕形成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目的 探讨微波辐照对原代培养的人瘢痕疙瘩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进而分析微波辐照后成纤维细胞的胶原蛋白合成的变化及相关信号的激活情况.方法 人瘢痕成纤维细胞体外经不同强度微波直接辐射不同时间后,用MTT法测定成纤...
- 曹曼林李雁婷沈晓艳李韵
- 支具外固定及早期康复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体会
- 目的探讨一种操作简便、复位满意、固定可靠的髌骨骨折治疗方法。总结使用支具外固定及早期康复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经验,提高髌骨骨折的治疗水平。方法:自2008年1月~201 1年5月对60例髌骨新鲜骨折采用矫形支具外固定及早期...
- 沈晓艳江澜
- 关键词:髌骨骨折早期康复治疗
- 文献传递
-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并进行半年随访。方法选择4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病情稳定情况下,即开始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不给予上述治疗,任其自然恢复。两组治疗前后进行测评,运动功能评定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分法(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改良巴氏指数(Barthel)评定。结果治疗组在入选时、康复1,3,6个月后在FMA和改良巴氏指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FMA,FIM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相比,康复组运动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在病情平稳后给予以Bobath技术为主的康复功能训练,对于减轻脑痉挛,预防挛缩畸形及提高患者的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有促进作用。
- 沈晓艳江澜马燕红程安龙白跃宏
-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治疗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