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单细胞RNA测序作为新一代mRNA测序方法,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成熟并逐步应用于眼科研究。目的:综述近年来单细胞RNA测序的发展及其在眼科学领域的应用及进展。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相关文献,以“Single-cell RNA-seq,retina,cornea,gene marker”为英文检索词进行检索,检索时限为2006-01-01/2021-01-31,通过阅读和分析对文献进行初步筛选,以排除重复文献和低相关性文献,最终纳入80篇文献进行结果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单细胞RNA测序是在单细胞水平上,对基因组、转录组和表观基因组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的技术,与传统的测序方法相比,其可进一步应用于研究细胞之间的差异,解释细胞亚型和特定表达的基因,探索疾病发生、发展和耐药机制,为免疫治疗提供新的靶点。②目前单细胞RNA测序有很多分支,如STRT-seq,Smart-seq,CEL-seq,MARS-seq,Cyto-seq,Drop-seq,inDrop-seq及Seq-Well等,这些技术各有其优势和应用领域,例如STRT-seq仅在5'端且不具有链特异性,然而Samrt-seq转录覆盖区域为全长。③在眼科学领域中,单细胞RNA测序主要应用于角膜和视网膜的研究,在眼细胞新亚型的识别以及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潜在的免疫治疗中均有新的科学发现,少数应用于晶状体疾病和葡萄膜黑色素瘤的研究。④单细胞RNA测序技术在角膜领域的研究,主要是关于圆锥角膜疾病、角膜上皮细胞基因的相关表达。其中,Notch1和PLLP基因被证实与圆锥角膜的发病机制相关;角膜基底细胞中Krt15,Fzd7,Krt17基因表达增高,而基底上皮祖细胞中Sox9,Actn1,Anxa3表达为主。此外,视网膜组织是一种易于获取并观察的组织,单细胞RNA测序技术近年来多被应用于研究正常视网膜组织细胞亚型,以及视网膜相关疾病,如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及视网膜母细胞瘤等疾病的基因表达研究。⑤单细胞RNA测序�
目的:系统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台盼蓝囊膜染色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SinoMed、PubMed、SpringerLink、Clinicalkey、Medline、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OVID、Embase数据库中关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使用台盼蓝进行囊膜染色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04,采用Revman5.3、R 3.7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RCTs(378例)。结果显示0.02%、0.06%或0.1%浓度台盼蓝囊膜染色组(193例)与未染色或安慰剂染色组(185例)角膜内皮细胞丢失数均无差异[术后1mo内(WMD=-10.47,95%CI:-26.44~5.61,P=0.20);术后1mo后(WMD=-60.72,95%CI:-170.92~49.49,P=0.28)];两组术后1mo角膜内皮六角形细胞丢失比例无差异(WMD=0.50,95%CI:-2.09~3.09,P=0.71);中央角膜厚度(CCT)无差异(WMD=3.10,95%CI:-5.77~11.98,P=0.49);角膜变异系数(CV)无差异(WMD=-1.00,95%CI:-2.86~0.86,P=0.29)。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应用0.02%、0.06%或0.1%浓度台盼蓝囊膜染色对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及功能无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