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符敏

作品数:17 被引量:120H指数:6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珠区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糖尿
  • 8篇糖尿病
  • 7篇视网膜
  • 7篇网膜
  • 6篇糖尿病视网膜
  • 6篇细胞
  • 6篇病变
  • 5篇血管
  • 5篇视网膜病
  • 5篇视网膜病变
  • 5篇糖尿病视网膜...
  • 5篇糖尿病视网膜...
  • 5篇角膜
  • 4篇上皮
  • 2篇新生血管
  • 2篇血管并发症
  • 2篇血红蛋白
  • 2篇上皮细胞
  • 2篇糖化
  • 2篇糖化血红蛋

机构

  • 17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7篇符敏
  • 7篇陆晓和
  • 5篇吴伟
  • 3篇陈晓虹
  • 2篇朱丹
  • 2篇蔡德鸿
  • 2篇柯晓云
  • 2篇杨锐
  • 2篇彭湘杭
  • 2篇付月
  • 2篇张桦
  • 2篇艾雅琴
  • 2篇陈宏
  • 1篇王智崇
  • 1篇唐罗生
  • 1篇徐小平
  • 1篇闫丽梦
  • 1篇梁丽芳
  • 1篇李朝阳
  • 1篇张燕

传媒

  • 5篇眼科新进展
  • 3篇国际眼科杂志
  • 2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国际眼科纵览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糖尿病高风险人群中糖化血红蛋白与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彭湘杭蔡德鸿杨锐陆晓和符敏艾雅琴陈宏张桦
单细胞RNA测序在眼角膜和视网膜疾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背景:单细胞RNA测序作为新一代mRNA测序方法,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成熟并逐步应用于眼科研究。目的:综述近年来单细胞RNA测序的发展及其在眼科学领域的应用及进展。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相关文献,以“Single-cell RNA-seq,retina,cornea,gene marker”为英文检索词进行检索,检索时限为2006-01-01/2021-01-31,通过阅读和分析对文献进行初步筛选,以排除重复文献和低相关性文献,最终纳入80篇文献进行结果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单细胞RNA测序是在单细胞水平上,对基因组、转录组和表观基因组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的技术,与传统的测序方法相比,其可进一步应用于研究细胞之间的差异,解释细胞亚型和特定表达的基因,探索疾病发生、发展和耐药机制,为免疫治疗提供新的靶点。②目前单细胞RNA测序有很多分支,如STRT-seq,Smart-seq,CEL-seq,MARS-seq,Cyto-seq,Drop-seq,inDrop-seq及Seq-Well等,这些技术各有其优势和应用领域,例如STRT-seq仅在5'端且不具有链特异性,然而Samrt-seq转录覆盖区域为全长。③在眼科学领域中,单细胞RNA测序主要应用于角膜和视网膜的研究,在眼细胞新亚型的识别以及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潜在的免疫治疗中均有新的科学发现,少数应用于晶状体疾病和葡萄膜黑色素瘤的研究。④单细胞RNA测序技术在角膜领域的研究,主要是关于圆锥角膜疾病、角膜上皮细胞基因的相关表达。其中,Notch1和PLLP基因被证实与圆锥角膜的发病机制相关;角膜基底细胞中Krt15,Fzd7,Krt17基因表达增高,而基底上皮祖细胞中Sox9,Actn1,Anxa3表达为主。此外,视网膜组织是一种易于获取并观察的组织,单细胞RNA测序技术近年来多被应用于研究正常视网膜组织细胞亚型,以及视网膜相关疾病,如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及视网膜母细胞瘤等疾病的基因表达研究。⑤单细胞RNA测序�
黄畅应沛汐易果果符晟王燕郭茜张玉玺符敏
关键词:视网膜角膜基因标记上皮细胞
长链非编码RNA中INK4基因座中反义非编码RNA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研究现状被引量:2
2020年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机制复杂。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中INK4基因座中反义非编码RNA(ANRIL)与细胞增生、分化及个体发育过程密切相关,在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异常增生中起重要作用,是DR发病机制研究中的新领域。现有研究发现,ANRIL可能通过核因子-κB、ROS/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信号通路以及与p300、miR-200b、EZH2协同调节VEGF在DR中的表达和功能,发挥其在DR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特异性阻断ANRIL及其相关通路,可能成为未来DR临床治疗中的新靶点。
陈舒泽于正桐王梓鸿梁晓茜钟惠敏符敏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长链非编码RNA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台盼蓝囊膜染色对角膜内皮细胞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系统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台盼蓝囊膜染色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SinoMed、PubMed、SpringerLink、Clinicalkey、Medline、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OVID、Embase数据库中关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使用台盼蓝进行囊膜染色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04,采用Revman5.3、R 3.7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RCTs(378例)。结果显示0.02%、0.06%或0.1%浓度台盼蓝囊膜染色组(193例)与未染色或安慰剂染色组(185例)角膜内皮细胞丢失数均无差异[术后1mo内(WMD=-10.47,95%CI:-26.44~5.61,P=0.20);术后1mo后(WMD=-60.72,95%CI:-170.92~49.49,P=0.28)];两组术后1mo角膜内皮六角形细胞丢失比例无差异(WMD=0.50,95%CI:-2.09~3.09,P=0.71);中央角膜厚度(CCT)无差异(WMD=3.10,95%CI:-5.77~11.98,P=0.49);角膜变异系数(CV)无差异(WMD=-1.00,95%CI:-2.86~0.86,P=0.29)。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应用0.02%、0.06%或0.1%浓度台盼蓝囊膜染色对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及功能无明显影响。
苏扬符敏易果果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台盼蓝角膜内皮细胞META分析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8年
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血管成像是在OCT基础上优化并结合血管成像方法,将视网膜血管组织和神经组织进行对比显像而获取的高分辨率视网膜循环图像,可实现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分层成像。对于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通过观察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形态、视网膜血管密度变化以及视网膜微动脉瘤数量可对非增生型DR进行量化评估。对于晚期DR,通过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态变化和累及部位可对疾病进展和预后进行客观评价。了解不同病程DR特征性病变的OCT血管成像图像特征,可为DR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提供参考价值。
邬嘉蔚柯晓云符敏
关键词:局部血流光学相干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人角膜上皮细胞迁徙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比较bFGF与rhEGF对人角膜上皮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角膜上皮细胞,取同一代细胞进行实验,随机分为3组,bFGF组、rhEGF组和对照组,采用20μL枪头划痕进行细胞迁徙实验,分别在0、4、9h拍照观察,应用ImageJ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结果:4h和9h时,rhEGF组与bFGF组较对照组促进角膜上皮细胞未愈合面积百分比小(P<0.01);4h时,rhEGF组(18.78±0.116)%较bFGF组(26.19±0.232)%未愈合面积百分比小(P<0.01);9h时,rhEGF组(8.49±0.340)%较bFGF组(19.24±0.135)%未愈合面积百分比小(P<0.01)。结论:bFGF与rhEGF都能促进人角膜上皮细胞增殖和细胞迁徙,但rhEGF促进人角膜上皮细胞迁徙能力较bFGF强,更有利于眼表创伤愈合。
吴伟梁丽芳朱丹付月符敏闫丽梦陆晓和陈晓虹
关键词:上皮细胞创伤修复细胞迁徙
有无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眼表菌群组成对比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研究睑板腺功能障碍(MGD)与非MGD(NMGD)患者的眼表菌群的组成及差异。方法招募了57例MGD患者为MGD组,32名健康志愿者为NMGD组,对两组受试者结膜拭子进行16S rRNA基因V3-V4片段的高通量测序,对测序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研究MGD组患者和NMGD组受试者眼表菌群的组成及差异。结果MGD组患者和NMGD组受试者眼表菌群的16S rRNA的测序结果显示,眼表菌群多样性没有差异(均为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在门和属水平上两组受试者显示了相似的眼表菌群构成。MGD组患者中,I级、II级和III级患者Shannon指数(P=0.006)和Dominance指数(P=0.012)均存在显著差异。此外,使用未加权和加权的Unifrac方法构建的主坐标分析图也表明,I级、II级、III级MGD患者之间的样本区分明显(P=0.039)。结论有无MGD的患者眼表菌群没有显著差异。不同严重程度的MGD患者的眼表菌群存在显著差异。
曹宇辰张杰鑫黎颖莉易果果符敏
关键词:睑板腺功能障碍
睑板腺功能障碍发病机制及患病危险因素被引量:5
2017年
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是一种慢性、弥漫性睑板腺异常,以睑板腺终末导管阻塞和(或)睑板腺分泌物的质量和数量改变为特征,可引起泪膜异常、眼部刺激症状、炎性反应以及眼表疾病。MGD发病主要与睑板腺分泌异常以及睑板腺终末导管阻塞有关,炎症是发病的关键。此外泪液特殊前蛋白和细胞凋亡在发病过程中也起到一定作用。
黄镇钦董天慧詹展基周洁龙符敏
关键词:睑板腺睑板腺功能障碍
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基于SD-OCT的观察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观察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2型糖尿病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10月在我院检查确诊无DR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40眼,无DR组)和健康志愿者70名(70眼,正常对照组)纳入研究。采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spectral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以及自动化分层技术分别测量黄斑区视网膜全层(retina,R)、视网膜内层(inner retinal layer,IRL)和视网膜外层即感光细胞层(photoreceptor layer,PL)厚度,将黄斑区以中心凹为中心点,分别以直径为1 mm、3 mm和6 mm的3个同心圆进行分区(R总、R-1、R-3、R-6、IRL-1、IRL-3、IRL-6、PL-1、PL-3及PL-6),对比两组间视网膜厚度差异。结果无DR组患者PL-1、PL-3厚度分别为(71±4)μm、(66±2)μm,较正常对照组(73±3)μm、(67±2)μm明显变薄(均为P<0.05)。正常对照组中除IRL-6和PL-1外,其余测量区域不同性别间视网膜结构厚度差异显著(均为P<0.05)。无DR组男性患者PL-3、PL-6厚度分别为(67±2)μm、(65±2)μm,较正常对照组的(68±2)μm、(66±2)μm明显变薄(均为P<0.05)。无DR组女性患者PL-3、PL-6厚度分别为(65±2)μm、(63±2)μm,较正常对照组的(67±2)μm、(64±2)μm明显变薄(均为P<0.05)。其余测量区域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无DR组黄斑旁中心凹及中心凹周围视网膜PL厚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变薄,SD-OCT测量视网膜PL厚度有助于DR早期病变研究,并成为早期监测DR的重要生物学标志。
邬嘉蔚符敏柯晓云曾丽娜张燕陈晓虹海慧巧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一种针对目标群体的甲状腺癌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目标群体的甲状腺癌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方法,通过获取目标群体受试者的第一样本数据并对第一样本数据进行变量清洗,获得第一样本数据的步骤,将目标群体的高血压家族史的影响因素投入到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的过程中,有...
符敏易果果曹明哲陈泽钧王子晋吴凡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