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伟

作品数:16 被引量:85H指数:6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角膜
  • 5篇血管
  • 5篇上皮
  • 4篇新生血管
  • 4篇人表皮
  • 4篇人表皮生长因...
  • 4篇重组人表皮生...
  • 4篇表皮
  • 4篇表皮生长因子
  • 3篇视网膜
  • 3篇视网膜病
  • 3篇网膜
  • 3篇细胞
  • 3篇碱性成纤维
  • 3篇角膜上皮
  • 2篇蛋白
  • 2篇上皮细胞
  • 2篇视网膜病变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机构

  • 16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解放军第42...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16篇吴伟
  • 12篇陆晓和
  • 5篇符敏
  • 3篇朱丹
  • 3篇梁丽芳
  • 3篇魏二霞
  • 3篇付月
  • 2篇徐小平
  • 2篇闫丽梦
  • 2篇陈晓虹
  • 2篇徐微
  • 2篇陈晓红
  • 2篇彭玲
  • 1篇刘子彬
  • 1篇张小平
  • 1篇麦新华
  • 1篇郭文奇
  • 1篇王智崇
  • 1篇申颖
  • 1篇唐罗生

传媒

  • 5篇眼科新进展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omega-3治疗大鼠干眼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探讨omega-3治疗苯扎氯铵诱导的大鼠干眼的疗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45只6~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生理盐水组用生理盐水灌胃,橄榄油组用橄榄油灌胃,omega-3组用omega-3灌胃,连续2个月。2个月后,3组分别接受15d的苯扎氯铵诱导干眼,干眼诱导期间大鼠灌胃同前。在干眼诱导当天、第5天、第10天、第15天观察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tearbreak-uptime,BU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干眼诱导第15天行大鼠角膜和结膜组织的HE染色。结果 干眼诱导第15天omega-3组泪液分泌量比橄榄油组和生理盐水组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3、0.027)。干眼诱导第10天、第15天omega-3组BUT较橄榄油组和生理盐水组明显变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干眼诱导第15天omega-3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比橄榄油组和生理盐水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15)。干眼诱导第15天omega-3组角膜、结膜组织与正常角膜、结膜组织相似。橄榄油组和生理盐水组角膜上皮细胞层次明显增加,表层细胞不规则缺失,基底细胞排列紊乱,基质层少许水肿;结膜上皮结构不完整,排列不规则,结膜上皮细胞增生,基底层细胞排列不整齐,可见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omega-3能有效抑制泪液分泌量,增强泪膜稳定性,保护角膜和结膜组织。
蔡伟浩彭玲陆晓和吴伟李妍李阳
关键词:干眼苯扎氯铵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促进人角膜上皮细胞的增殖被引量:25
2014年
背景: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的制剂临床上已经用于眼表创伤的修复,但是对于使用何种浓度的生长因子就能够最大程度的促进愈合以及两种生长因子促进创面愈合的效果比较一直存在争议。目的:初步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对培养的人角膜上皮细胞克隆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角膜上皮细胞,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分别在不同浓度的生长因子作用人角膜上皮细胞3,5,7 d后检测人角膜上皮细胞的增殖能力;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法观察细胞克隆形态及计算细胞克隆形成率。结果与结论:不同质量浓度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分别对人角膜上皮细胞干预5 d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在10μg/L质量浓度时MTT值最大;质量浓度10μg/L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促进人角膜上皮细胞克隆形成率高于质量浓度10μg/L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P=0.02)。结果证实,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均能促进人角膜上皮细胞增殖并增加其克隆形成能力。质量浓度10μg/L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干预5 d促进人角膜上皮细胞克隆形成效果最好。
彭艳阳吴伟曾丽娜陈晓红陆晓和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人角膜上皮细胞细胞克隆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人角膜上皮细胞迁徙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比较bFGF与rhEGF对人角膜上皮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角膜上皮细胞,取同一代细胞进行实验,随机分为3组,bFGF组、rhEGF组和对照组,采用20μL枪头划痕进行细胞迁徙实验,分别在0、4、9h拍照观察,应用ImageJ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结果:4h和9h时,rhEGF组与bFGF组较对照组促进角膜上皮细胞未愈合面积百分比小(P<0.01);4h时,rhEGF组(18.78±0.116)%较bFGF组(26.19±0.232)%未愈合面积百分比小(P<0.01);9h时,rhEGF组(8.49±0.340)%较bFGF组(19.24±0.135)%未愈合面积百分比小(P<0.01)。结论:bFGF与rhEGF都能促进人角膜上皮细胞增殖和细胞迁徙,但rhEGF促进人角膜上皮细胞迁徙能力较bFGF强,更有利于眼表创伤愈合。
吴伟梁丽芳朱丹付月符敏闫丽梦陆晓和陈晓虹
关键词:上皮细胞创伤修复细胞迁徙
MyD88依赖性NF-κB通路在大鼠角膜移植免疫排斥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角膜盲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视觉质量。角膜移植手术是治疗不可逆性角膜盲的最有效治疗方法。  研究发现,Toll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广泛表达于眼表和DC细胞中,参...
吴伟
关键词:角膜盲角膜移植手术核转录因子-ΚB
文献传递
PEDF和Avastin对大鼠角膜碱烧伤新生血管作用的比较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比较局部应用PEDF与Avastin对大鼠碱烧伤角膜新生血管(CNV)的作用。方法:建立碱烧伤诱导大鼠CNV模型,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A组于烧伤当日开始给予10μg/mL PEDF点眼;B组于烧伤后第3d开始给予10μg/mL PEDF点眼;C组于烧伤当日开始给予5mg/mL Avastin点眼;D组于烧伤后第3d开始给予5mg/mL Avastin点眼;E组于烧伤当日开始使用生理盐水点眼,均每日4次,每次10μL。裂隙灯显微镜观察CNV情况并计算各组CNV的面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VEGF和CD31的表达。结果:第12d时,A组CNV面积小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组与D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5,0.058)。免疫组织化学检测VEGF及CD31示A组VEGF及CD31表达较弱,B,C,D组表达增多,E组表达显著增强。结论:局部应用Avastin及PEDF均能抑制大鼠角膜化学伤后的CNV。烧伤后早期使用PEDF效果优于Avastin。
朱丹陆晓和付月吴伟陈晓红
关键词:角膜新生血管PEDFAVASTIN角膜碱烧伤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T淋巴细胞亚群与Treg细胞的表达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itis,EAU)新西兰兔模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与疾病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40只作为动物模型,用20 g·L^(-1)牛血清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静脉注射和玻璃体内注射法建立EAU模型,并观察模型眼炎症反应及PBMC T淋巴细胞亚群特征。结果 CD4+T细胞在EAU兔的外周血中比例明显增加,且随时间的进展呈进行性增加,并与炎症反应呈正相关,相同的趋势可见于CD4+/CD8+T细胞比例。此外,Treg细胞趋势与CD4+T细胞及CD4+T/CD8+T细胞比例相反,与炎症反应呈负相关。结论 CD4+T细胞的优势性选择性克隆增殖及Treg细胞的降低有可能引发免疫功能紊乱并导致针对自身组织的免疫应答失去有效的负性调控,导致EAU的发生及进行性加重。
符敏吴伟陆晓和徐小平陈晓虹海慧巧
关键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调节性T细胞T细胞亚群自身免疫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促进兔角膜上皮损伤愈合和血管新生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rhEGF)对兔角膜上皮损伤修复及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建立兔角膜上皮损伤及新生血管模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只5眼):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组(速高捷组)、rhEGF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术后1 d开始分别滴速高捷、rhEGF和生理盐水,每天4次,观察角膜上皮损伤修复及新生血管面积变化。结果术后1 d,rhEGF组、速高捷组与NS组角膜上皮愈合率分别为(51.83±8.87)%、(39.35±6.92)%、(43.32±5.42)%,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75,P=0.012),rhEGF组角膜上皮愈合率高于速高捷组(P=0.004)和NS组(P=0.041)。术后2 d、3 d,三组间角膜上皮愈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8 d,速高捷组角膜新生血管面积(58.27±5.42)mm2小于rhEGF组(79.98±8.63)mm2和NS组(77.16±12.59)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0、0.008)。术后8 d、12 d、15 d和21 d,三组间角膜新生血管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rhEGF早期(2 d内)较速高捷促进兔角膜上皮损伤修复作用明显,rhEGF和速高捷促进角膜新生血管作用不明显。
吴伟李朝阳王智崇陆晓和符敏
关键词:角膜损伤愈合新生血管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与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促进角膜上皮损伤修复及血管新生
研究背景:   正常透明的角膜是由角膜上皮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和内皮层五部分组成,约占眼外层纤维膜的1/6,表面被泪膜覆盖,无新生血管和淋巴管。其中角膜上皮层是由4-6层非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紧密排列而成。角膜...
吴伟
关键词: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角膜上皮血管新生
文献传递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全视网膜光凝术后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的变化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时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全视网膜光凝术(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前后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状态的变化。方法将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132例217眼随机分为四组:单纯糖尿病组、轻中度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组、重度NPDR组和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组,另选取正常对照组26例52眼。采用裂隙灯显微镜加前置镜、B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观察各组患者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的状态,比较各组玻璃体后脱离(posterior vitreous 氉detachment,PVD)的发生率,观察NPDR组、PDR组患者行PRP前后PVD的变化。结果重度NPDR组(48.3%)和PDR组(51.7%)PVD发生率高于正常对照组(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NPDR组(38.3%)和PDR组(32.8%)PRP术后完全性PVD发生率(38.3%、32.8%)高于治疗前(16.7%、1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DR常合并异常玻璃体视网膜界面,PRP可以促进增生期DR患者形成完全性PVD,有利于延缓或者阻止DR病变进展,防止视网膜脱离,有利于提高手术疗效。
符敏吴伟唐罗生陆晓和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玻璃体后脱离全视网膜光凝
Omega-3治疗干眼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6年
干眼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可以引起一系列严重影响患者视功能的并发症。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干眼患病率逐年增加。由于干眼病因繁多,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临床上对干眼缺乏有效的治疗。近期学者们发现,口服omega-3甚至局部使用omega-3滴眼可以起到治疗干眼的作用。本文就omega-3治疗干眼的研究进展及其治疗干眼的机制作一综述,为干眼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蔡伟浩彭玲陆晓和吴伟
关键词:干眼多不饱和脂肪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