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莫岚

作品数:15 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葡萄球菌
  • 4篇球菌
  • 3篇耐甲氧西林
  • 3篇甲氧西林
  • 2篇沙星
  • 2篇鼠肝
  • 2篇内酰胺
  • 2篇青霉
  • 2篇青霉素
  • 2篇青霉素结合蛋...
  • 2篇微粒
  • 2篇微粒体
  • 2篇细菌
  • 2篇酶链反应
  • 2篇金黄色葡萄球...
  • 2篇聚合酶
  • 2篇聚合酶链反应
  • 2篇菌素
  • 2篇抗菌
  • 2篇抗菌素

机构

  • 11篇重庆医科大学...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重庆市第二人...

作者

  • 15篇莫岚
  • 10篇王其南
  • 2篇钱元恕
  • 1篇兰雁飞
  • 1篇曹何
  • 1篇邱敦功
  • 1篇俞汝佳
  • 1篇何瑜
  • 1篇刘自贵
  • 1篇刘玉萍
  • 1篇吕晓菊
  • 1篇杜继昭
  • 1篇肖永红
  • 1篇张慧琳
  • 1篇许炜
  • 1篇王世伟

传媒

  • 5篇中国抗生素杂...
  • 2篇国外医学(流...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国外医药(抗...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新药与临床

年份

  • 1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3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炎支原体感染实验室诊断技术的进展
1994年
近年来,国外对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技术作了不少改进,以MP抗原核酸检测为基础,相继出现了抗原捕获酶免疫试验(Ag-EIA)、基因探针(GP)和聚合酶链反应(PCR)等诊断技术。本文对MP感染的新检测方法作一简要综述。
莫岚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感染
青霉素结合蛋白与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1996年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可专一性地与细菌细胞内膜上的靶位点结合,干扰细胞壁肽聚糖合成而导致细菌死亡.由于这些靶位点能与同位素标记的青霉素G共价结合.因此将这些靶位点称之为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s,PBPs).PBPs具有酶活性,在细菌生长繁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研究PBPs则对了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及耐药机制有重要意义.已知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①质粒介导或染色体突变使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破坏β-内酰胺环,使抗生素失活.②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外膜通透性降低.阻碍抗生素进入细菌内膜靶位,即改变细菌外膜蛋白,减少抗生素吸收.③对于不产生β-内酰胺酶且外膜通透性无障碍的细菌.获得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能力是通过改变抗生素的作用靶位点,其结果或是改变PBPs数量,或是降低药物与PBPs的亲和力,即染色体介导的改变PBPs而产生的耐药性,称为固有耐药性.
莫岚
关键词:细菌青霉素结合蛋白Β-内酰胺抗菌素抗药性
细菌耐β-内酰胺抗生素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3
1995年
近年来,有关细菌对β-内酰胺抗生素耐药机理的研究主要从β-内酰胺酶、青霉素结合蛋白和外膜通透性三个方面进行。β-内酰胺酶的水解作用是引起细菌耐药的重要原因;外膜上的微孔蛋白通道是影响药物渗透的关键因素;青霉素结合蛋白的改变是不含β-内酰胺酶耐药菌的普遍特点。水文就此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及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克服耐药性的方法等作一介绍。
莫岚
关键词:细菌内酰胺酶抗生素耐药性
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检出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目的快速检出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建立一种从葡萄球菌中快速提取DNA方法,用粗提物为模板,检测编码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青霉素结合蛋白的mecA基因,扩增产物为533bp大小。结果药敏法鉴定为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1株,100%mecA基因阳性,23株对甲氧西林敏感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有9株用PCR扩增出mecA基因片段。利用r-32P标记寡核苷酸作为探针,South-ern杂交结果与PCR检测结果完全一致,证实533bp片段为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ecA基因特异性片段。结论PCR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的优点,并能特异地检出临界(MIC=0.5~2mg/L)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株。
莫岚王其南
关键词: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聚合酶链反应
非放射性DNA探针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基因被引量:1
1998年
非放射性DNA探针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基因莫岚王其南作者单位:43004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用常规的药敏试验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MR-SA),耗时较长,且结果不够准确。由于只有MRSA才含有mecA基因,而甲氧西林敏感...
莫岚王其南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DNA探针MRSA
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对大鼠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的作用被引量:22
1994年
本文在肝微粒体水平上观察了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对大鼠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400mg/kg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灌胃,qd×7天后,环丙沙星组细胞色素b5、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乙基吗啡N-脱甲基酶、NADPH-细胞色素C还原酶,7-乙氧基香豆素O-脱乙基酶和苯并(a)芘羟化酶被抑制,而氧氟沙星、诺氟沙星仅抑制NADPH-细胞色素C还原酶和苯并(a)芘羟化酶活性。三种药物对肝重及肝微粒体蛋白含量、细胞色素P-450和戊巴比妥钠侧链羟化酶活性均无影响。该结果对指导临床合理联合用药,减少副反应,避免药物蓄积中毒有重要意义。
钱元恕莫岚兰雁飞王其南
关键词: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肝微粒体氧化酶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个例报道与讨论
1993年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Necrotlzinghgperplastic lymphadenopatlhy 简称NHL),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非肿瘤性淋巴结病。临床上以淋巴结肿大、发热和白细胞减少为三大主征。组织学以广泛性凝固性坏死伴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无中性粒细胞浸润为特点。由于本病临床表现复杂,极易误诊,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本文结合典型病例介绍,总结了NHL的病因、临床表现,
莫岚罗明仪王其南
关键词:淋巴结病坏死性
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被引量:12
1998年
目的建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检出方法。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快速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建立一种从葡萄球菌中快速提取DNA方法,以粗提DNA作为PCR模板,检测编码耐甲氧西林金葡菌青霉素结合蛋白2a(PBP2a)的mecA基因。结果184株金葡菌用PCR方法及药敏法比较,药敏法鉴定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58株,仅一株PCR扩增mecA基因阴性。126株甲氧西林敏感的金葡菌(MSSA)中有3株mecA基因阳性。用酶促生物素标记寡核苷酸探针进行Southernblot分析,杂交结果与PCR结果一致,证实533bp片段为MRSAmecA基因特异性片段。结论PCR方法能较准确检出MRSA,尤对临界浓度者(MIC为0.
莫岚王其南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金黄色葡萄球菌MECA基因
喹诺酮类药物对肝药物代谢酶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4
1995年
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年迅速发展的一类合成抗菌药物。20世纪60年代研制出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药物萘啶酸,以后又得到同系物如奥索利酸(oxolimic acid)、吡哌酸和西诺沙星(cinoxacoin)等。但由于其抗菌谱窄和细菌耐药性的迅速发展,使该类药物的应用受到限制。
莫岚
关键词:喹诺酮抗菌素药代动力学酶代谢
当前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某些特点
2000年
何瑜莫岚王世伟张润苍王其南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误诊率并发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