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荣

作品数:8 被引量:37H指数:2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World Wildlife Fund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鸟类
  • 3篇湿地
  • 3篇群落
  • 2篇水鸟
  • 2篇鸟类新纪录
  • 2篇群落结构
  • 2篇黄河湿地
  • 2篇黄河中游
  • 1篇冬季鸟类
  • 1篇水鸟群落
  • 1篇鸟类多样性
  • 1篇鸟类群落
  • 1篇栖息
  • 1篇栖息地
  • 1篇栖息地选择
  • 1篇朱鹮
  • 1篇紫色
  • 1篇鸻形目
  • 1篇扩散
  • 1篇类群

机构

  • 8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8篇董荣
  • 7篇于晓平
  • 2篇时良
  • 1篇李飏
  • 1篇申苗苗
  • 1篇曹强
  • 1篇陈建鹏
  • 1篇冯玲
  • 1篇王敏

传媒

  • 3篇动物学杂志
  • 3篇四川动物
  • 1篇野生动物学报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0
  • 2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陕西省黄河中游湿地冬季鸟类群落结构与栖息地选择的研究
本研究对陕西省黄河中游湿地鸟类群落特征及重要水鸟动态进行了观察研究,并以鸟类群落的主要测度指标对不同生境的环境质量和变化作出了综合评价。 1.陕西省黄河中游湿地鸟类群落组成 本次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24种,分属14目36科...
董荣
关键词:水鸟群落栖息地选择
文献传递
陕西省安康汉江发现黑腹滨鹬、角??和斑脸海番鸭被引量:2
2017年
2016年11和12月在汉江安康段进行水鸟调查时,记录到黑腹滨鹬(Calidris alpine)、角??(Podiceps auritus)和斑脸海番鸭(Melanitta fusca),均为陕西省鸟类新纪录。2016年11月24日在安康市汉滨区汉江四桥以西的沙滩处(32°42′37″N,109°02′05″E)发现一只滨鹬(图1)。拍照后用单筒望远镜(Zeiss 85T*FL 20-60X)观察,其主要特征为:嘴长而略弯,黑色,眉纹白色。
董荣曹强林俊礼于晓平
关键词:ALPINE鸻形目
陕西省鸟类新纪录——红胸秋沙鸭被引量:1
2017年
2016年10-12月,笔者在对陕西省水鸟进行调查时,分别在蓝田县灞河段和安康市汉江段记录到红胸秋沙鸭Mergus serrator,确认为陕西省鸟类新纪录.
陈建鹏董荣臧晓博林俊礼于晓平
关键词:鸟类水鸟
陕西省黄河中游湿地冬季鸭科鸟类群落结构被引量:7
2009年
2002~2007年冬季,对黄河中游湿地4种典型生境包括滩涂、人工渔塘、芦苇沼泽和莲池中的鸭科鸟类群落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鸭科鸟类7属20种,采用频率指数法确定的优势种为斑嘴鸭、绿翅鸭、赤膀鸭、绿头鸭、普通秋沙鸭,其数量之和占总数量的65.6%。对4种不同生境的物种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优势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芦苇沼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最高,莲池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最低。人类活动引起的隐蔽场所和食物资源的变化是造成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
董荣时良于晓平
关键词:黄河湿地
陕西渭河流域红鹳科鸟类分布记录探讨被引量:2
2016年
自2005年以来,陕西省渭河流域出现的大红鹳(Phoenicopterus roseus)的野外记录备受鸟类学者关注。笔者考证了目前已报道的所有记录,以"羽色橘红,喙基至喙尖颜色为白-粉-黑,脚深红色"为据,认为2011年1月西安市的大红鹳记录是美洲大红鹳(Phoenicopterus ruber)逃逸个体的误判。2014年12月10日~2016年1月19日,西安市和宝鸡市的渭河流域共有4次大红鹳记录,共计6只幼鸟,1只成鸟。推测可能是中亚哈萨克斯坦等地种群南迁越冬个体游荡至渭河流域,居留型暂定为迷鸟。
李飏董荣曹强于晓平
关键词:大红鹳
陕西省两种鸟类新纪录--疣鼻天鹅和青头潜鸭被引量:2
2016年
2015年12月28—30日,笔者在陕西省宝鸡市渭河段调查黑鹳Ciconia nigra越冬群体时,记录到疣鼻天鹅Cygnus olor和青头潜鸭Aythya baeri。经查阅文献(马敬能,2000;郑光美,2011)后,确认为陕西省鸟类新纪录。疣鼻天鹅:2015年12月29日在陕西省岐山县蔡家坡渭河段(34°18'19″N,107°39'49″E,海拔498 m)观察到6只天鹅群体,其中1只始终与其他5只保持一定距离。
申苗苗董荣于晓平
关键词:黑鹳基部
陕西省黄河湿地冬季鸟类群落初步研究被引量:27
2009年
1998~2008年,采用直接计数法对陕西省黄河湿地冬季鸟类群落组成、鸟类物种多样性及数量变化进行了调查。在预先设置的5条调查样带中共记录到鸟类14目33科117种。观察结果表明,该地区鸟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为4.497和0.654。栖息地可分为人工渔塘、芦苇沼泽、滩涂湿地、农田和人工林5种类型。这些生境中鸟类组成及物种多样性差异均较大,其鸟类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826、3.571、3.202、1.205、2.496,以芦苇沼泽中的鸟类多样性指数最高,滩涂湿地中鸟类数量最多,农田中鸟类优势度最高。通过对该地区鸟类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研究以及黄河湿地冬季鸟类栖息地现状评价,为湿地鸟类资源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时良董荣于晓平
关键词:鸟类群落鸟类多样性黄河湿地
陕西汉阴发现朱鹮新分布
2015年
中国朱鹮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取得的成果使朱鹮分布区的扩大成为可能。2013年6月3日,在陕西汉阴县龙垭镇凤柳村(32°58′N,108°31′E,海拔526 m)发现一对朱鹮(H12♀和B747♂)营巢繁殖,成功出飞3只幼鸟。2014年1月12日,我们又在该地的青泥河畔发现8只朱鹮的越冬觅食群体。其中包括上述繁殖配对及其3只后代、1只来自洋县野生种群的个体(J41)以及2只无法识别身份的个体。同年5月该繁殖配对成功出飞幼鸟4只。自2011年之后,宁陕朱鹮再引入种群的个体与洋县野生个体形成配对,说明两个种群之间存在基因交流。汉阴朱鹮新分布的发现表明,陕西宁陕朱鹮再引入项目的实施增加了朱鹮野生种群(源种群)向秦岭东部地区扩散的速度,还将有利于朱鹮再引入种群(卫星种群)的建立。
董荣冯玲王敏于晓平李夏吴大春
关键词:朱鹮扩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