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飏
-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陕西省鸟类新纪录——褐灰雀被引量:2
- 2010年
- 2010年5月1日,笔者在陕西省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鸟类调查时于上竹保护站八匹山保护点(31°57.102(?),109°30.386(?),海拔1 390 m)观察到7只褐灰雀(Pyrrhula nipalensis)在次生落叶阔叶林中下层活动。同年8月5~11日分别在陕西省镇坪县牛头店镇红星村、上竹乡瞎马洞、八匹山和曾家镇红星村先后发现了数量4~13只不等的小群体,且以家族群觅食活动于海拔1 300~1 600 m间的落叶阔叶林带,
- 龙大学王卫东李飏于晓平
- 关键词:鸟类调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落叶阔叶林小群体海拔
- 陕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和生态分布被引量:6
- 2015年
-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样线法对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有鸟类16目50科224种,占陕西省鸟类种数(475种)的47.16%和全国(1371种)的16.34%。其中,雀形目鸟类32科156种,占69.64%;非雀形目鸟类18科68种,占30.36%。留鸟123种,夏候鸟67种,旅鸟25种,冬候鸟8种,迷鸟1种。在本区繁殖的190种鸟类中,东洋界种100种,古北界种67种,广布种23种。从繁殖鸟的区系成分看,东洋界种与古北界种分别为100种和67种,比例为1.5∶1,东洋界种占优势。从生境分析看,鸟类主要分布于森地和灌草丛。
- 陈庆王卫东龙大学郭俊峰李飏宋要强霍志萍于晓平
- 关键词:鸟类区系生态分布
- 陕西渭河流域红鹳科鸟类分布记录探讨被引量:2
- 2016年
- 自2005年以来,陕西省渭河流域出现的大红鹳(Phoenicopterus roseus)的野外记录备受鸟类学者关注。笔者考证了目前已报道的所有记录,以"羽色橘红,喙基至喙尖颜色为白-粉-黑,脚深红色"为据,认为2011年1月西安市的大红鹳记录是美洲大红鹳(Phoenicopterus ruber)逃逸个体的误判。2014年12月10日~2016年1月19日,西安市和宝鸡市的渭河流域共有4次大红鹳记录,共计6只幼鸟,1只成鸟。推测可能是中亚哈萨克斯坦等地种群南迁越冬个体游荡至渭河流域,居留型暂定为迷鸟。
- 李飏董荣曹强于晓平
- 关键词:大红鹳
- 陕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物种多样性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2010年4月~2011年5月,采用样线法及样点调查法对陕西化龙山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化龙山自然保护区共分布有鸟类16目50科224种.按居留型划分,有留鸟123种,夏候鸟67种,旅鸟25种,冬候鸟8种,迷鸟1种.在区系组成方面,190种繁殖鸟种中,有东洋种100种(52.63%),古北种67种(35.26%),广布种23种(12.11%).4种生境中的鸟类物种多样性以落叶阔叶林最为丰富(多样性指数H'为3.49),以针叶林和高寒草甸为最低(多样性指数H'为2.52),针阔混交林(多样性指数H'为3.26)与河谷农田(多样性指数H'为3.15)居中.鸟类物种的均匀度以针阔混交林为最高,且与落叶阔叶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 陈少林王卫东龙大学马小春李飏宋要强于晓平
- 关键词:鸟类区系物种多样性鸟类群落
- 云南开远市鸟类多样性被引量:14
- 2011年
- 2004年1月至2008年8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云南省开远市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开远市分布鸟类共计16目52科183种,其中留鸟95种,夏候鸟18种,冬候鸟56种,旅鸟11种,迷鸟3种。区系组成方面,东洋种84种(74·3%),古北种仅8种(7·1%),广布种21种(18·6%)。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17种。4种生境按多样性排序:稀树灌丛河谷>针阔混交林>湖泊湿地>农耕地。稀树灌丛河谷群落鸟类分布均匀度最高,且与农耕地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 李飏于晓平
- 关键词:鸟类区系多样性群落
- 河南省鸟类新纪录——靴隼雕被引量:4
- 2012年
- 2011年10月5日,作者在河南省洛阳市洛河凌波大桥至瀛洲大桥段南岸(34°36'N,112°23'E,海拔152m)观察到一只猛禽在空中盘旋,并拍摄到照片。根据现场观察和对照片的仔细辨认,鉴定该猛禽为靴隼雕Hieraaetus pennatus的深色型个体。
- 李飏于晓平
- 关键词:鸟类大桥猛禽照片海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