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月婷

作品数:36 被引量:164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耐药
  • 9篇单胞菌
  • 9篇铜绿
  • 9篇铜绿假单胞
  • 9篇铜绿假单胞菌
  • 9篇假单胞菌
  • 6篇临床微生物
  • 6篇基因
  • 5篇耐药性
  • 5篇教学
  • 4篇微生物学
  • 4篇临床微生物学
  • 3篇血清
  • 3篇抑菌浓度
  • 3篇生物检验
  • 3篇最低抑菌浓度
  • 3篇喹诺酮
  • 3篇喹诺酮类
  • 3篇微生物检验
  • 3篇多重耐药

机构

  • 18篇广州医科大学
  • 12篇广州医学院第...
  • 8篇广州医学院
  • 3篇中山大学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佛山市妇幼保...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广州金域医学...
  • 1篇粤北人民医院

作者

  • 35篇蒋月婷
  • 15篇吴爱武
  • 8篇陈定强
  • 5篇高俊
  • 5篇林勇平
  • 4篇易建云
  • 4篇刘忠民
  • 4篇肖洪广
  • 4篇郑君德
  • 2篇苏丹虹
  • 2篇刘向辉
  • 2篇黄松音
  • 2篇李红玉
  • 2篇刘汉欣
  • 2篇陈涛
  • 2篇梁颖
  • 2篇陈源
  • 2篇卢启君
  • 1篇陈茶
  • 1篇刘向辉

传媒

  • 6篇热带医学杂志
  • 4篇国际检验医学...
  • 3篇中国微生态学...
  • 3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病毒学报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山西医学教育
  • 1篇检验医学教育
  • 1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 1篇医学信息(下...
  • 1篇中华临床实验...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8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的改革探索
2010年
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对实验课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新形势下教研室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并根据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这一学科的特点.针对实验课的课前、课中和课后做了一些改革探索。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高俊吴爱武蒋月婷刘向辉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学实验课
定量检测血清PCT对不同致病菌的感染和程度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与不同致病菌感染及感染程度的关系。方法:按照ACCP/SCCM(美国胸内科医师学会/危症监护医学学会)关于脓毒症的相关定义,将感染性疾病分为确诊脓毒症和非脓毒症,并经微生物培养确认感染微生物。采用免疫荧光定量检测法(ELFA)测定患者血清PCT含量,比较在不同致病菌所致感染之间差异,以及脓毒症组与非脓毒症组间差异。结果:以PCT≥0.05ng/ml为阳性域值,PCT阳性率为89%(34/38),而不同致病菌所致感染组间PCT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PCT≥2ng/ml为脓毒症阳性域值,脓毒症患者与非脓毒症患者血清PCT浓度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PCT对脓毒症的临床诊断灵敏度63.6%(14/22),特异性为100%(16/16)。结论:血清PCT是鉴别细菌感染引发脓毒血症快捷、敏感、准确的检测手段,优于血清CRP检测;但不能判断为何种细菌感染。目前脓毒症是重症监护中死亡的重要原因,应加强PCT和细菌培养、血常规的互利互补和动态跟踪,提高临床对感染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
肖洪广郑君德钱丽仪刘汉欣陈涛蒋月婷
关键词:致病菌感染脓毒血症
流感病毒H1N1感染后宿主细胞MTH1基因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H1N1型流感病毒诱导的MDCK细胞抗氧化相关修复基因MTH1表达量的变化。方法 MDCK细胞培养后,H1N1型流感病毒感染0、1、3、6、12、24、48h,在各时间点经RT-PCR反应检测细胞内MTH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后0、6、12h,MTH1基因的表达量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后1、3hMTH1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感染后24、48h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H1N1流感病毒感染细胞的MTH1基因表达的增加,可能增加细胞对DNA氧化损伤的修复能力,在流感发生和防御机制中起到作用。
马红梅郑君德肖洪广刘彦明蒋月婷李伟强罗嘉莉曹顺旺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病毒RT-PCR基因表达
不同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毒力效应检测与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比较不同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毒力特点,探讨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与其致病力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来自临床的110株鲍曼不动杆菌分成3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和相对敏感鲍曼不动杆菌(RDSAB)。采用PCR检测试验菌株携带的毒力基因(BasD、BauA、Omp33-36、traT);采用吸光度值法测定试验菌株的体外生长情况;采用蹭行运动实验检测试验菌株运动能力;采用明胶酶活性实验检测试验菌株产侵袭性酶类情况;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试验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采用微量法D-甘露糖抵抗红细胞凝集实验检测试验菌株对红细胞的凝集能力;采用小鼠感染试验对比不同耐药菌的致病能力差异。结果110株鲍曼不动杆菌中,除了2株RDSAB蹭行运动阳性外,其余菌株均为阴性,MDRAB和XDRAB均未观察到蹭行运动;110株鲍曼不动杆菌全部菌株明胶酶活性均为阴性;25株RDSAB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比42株MDRAB或43株XDRAB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5株RDSAB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以强阳性为主,而42株MDRAB和43株XDRAB以阳性为主;只有1株RDSAB在有或者无D-甘露糖存在的条件下,均能与AB型和O型红细胞发生凝集;毒力基因BasD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为59.1%(65/110),毒力基因BauA和Omp33-36检出率较低,分别为6.4%(7/110)和3.6%(4/110),未检出毒力基因traT;MDRAB的BasD毒力基因检出率比RDSAB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SAB的毒力基因Omp33-36检出率比MDRAB和XDRAB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RAB的BasD和BauA毒力基因检出率比XDRAB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在获得耐药性的同时其毒力并没有相应增加,RDSAB的环境生存和定植能力比MDRAB和XDRAB更强。
林雪霏蒋月婷赖斯华邓颖珊吴爱武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泛耐药
30例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实验室特征探讨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实验室特征。方法:对30例SARS病人的血液、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等标本分别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微生物学以及生化、免疫等各项指标检测,分析其变化特征,并与正常对照组20例比较。结果:SARS组多项指标与对照组有差别,其中血清酶AST、CK、CK-MB、LDH、LDH同工酶(LD1)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急性期高于恢复期(P<0.05),血常规WBC、LY%、GR%、RBC、Hb、Plt在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别(P<0.01)。常见微生物学检查结果显示血液及体液培养标本中条件致病菌检出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2/30)、嗜麦芽假单胞菌(2/30)、表皮葡萄球菌(MRSE)(1/30)、赛氏葡萄球菌(MRSCN)(1/30)。药敏结果显示头孢哌酮-舒巴坦、万古霉素对上述相应菌敏感率最高。结论:SARS的实验室特征显示出该病对心、肺、肾等多器官功能有损害,对进一步研究及诊治该病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蒋月婷肖庆忠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开放实验室的改革实践被引量:1
2011年
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其实验教学是依据理论知识而设置的操作技术性很强的实验课,是培训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由于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缺陷,而开放实验室是教学大纲课时安排计划外的教学活动,对实验课是一个有益的补充,既能提高实验场地和设备的使用率,又能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和形式,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培养综合动手能力的的教学目的。
高俊吴爱武易建云蒋月婷刘向辉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学实验教学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基因与耐药的相关性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毒力基因exo U、exo S、exo T和exo Y的携带情况及耐药相关性。方法收集2家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株50株、非多重耐药株50株,回顾性分析两组菌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采用PCR法检测毒力基因exo U、exo S、exo T和exo Y的携带情况及基因型别,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 PCR结果显示多重耐药株中exo T基因阳性的占100%(50/50)、exo U基因阳性的占34%(17/50)、exo S基因阳性的占56%(28/50)、exo Y基因阳性的占90%(45/50);非多重耐药株中exo T、exo U、exo S、exo Y基因的阳性率分别是100%(50/50)、36%(18/50)、62%(31/50)和86%(43/50);铜绿假单胞菌中有57%(57/100)为exo U-/exo S+/exo T+/exo Y+型,有30%(30/100)为exo U+/exo S-/exo T+/exo Y+型,未检出exo U和exo S同时为阳性或阴性的菌株。结论 exo T和exo Y基因普遍存在于铜绿假单胞菌株中,多重耐药株和非多重耐药株的exo U、exo S、exo T及exo Y基因携带率无明显差异。
蒋月婷欧阳浩新吴爱武陈定强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菌毒力基因
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基因检测及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我院临床分离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特征及β-内酰胺酶基因的携带情况和基因型分布。方法收集经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鉴定的铜绿假单胞菌,筛选耐碳青霉烯菌99株,碳青霉烯敏感菌54株,分析其耐药特征;采用PCR法检测7种主要β-内酰胺酶基因(blaTEM、blaPER、blaVEB、blaSHV、blaOXA、blaVIM及blaIMP)携带情况,并分析其与耐药相关性。结果碳青霉烯耐药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阳性检出率为24.2%(24/99),单个基因携带率由高到低分别为IMP型13.1%(13/99),OXA-10型9.1%(9/99),TEM型8.1%(8/99),PER型6.1%(6/99),SHV型1.0%(1/99),VIM型1.0%(1/99);同时携带2种基因的菌株为4.0%(4/99),同时携带3种基因的菌株为3.0%(3/99),其中2株同时携带TEM、PER和OXA-10酶基因,另1株同时携带TEM、PER和VIM基因,这些菌中PER基因携带率最高为85.6%(6/7);而碳青霉烯敏感菌均未检出耐药基因;碳青霉烯耐药菌对11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除庆大霉素45.5%(45/99)和妥布霉素38.4%(38/99)外均大于66%,与碳青酶烯敏感菌的耐药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我院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主要产IMP型金属酶,产酶株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酶株。
蒋月婷麦嘉玲陈定强吴爱武
关键词: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基因
(1,3)-β-D-葡聚糖在侵袭性真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对侵袭性真菌病(IFD)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52例IFD患者(IFD组)、50例革兰阳性菌血症患者(G+菌组)、53例革兰阴性菌血症患者(G-菌组)的病历资料及41例体检健康者体检资料;检测各组血清(1,3)-β-D-葡聚糖水平,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1,3)-β-D-葡聚糖诊断IFD的最佳临界值。结果 (1,3)-β-D-葡聚糖水平在4组皆呈非正态分布,IFD组、G+菌组、G-菌组及对照组的葡聚糖含量分别为124.1(60.39,218.13)pg/mL、23.57(15.31,53.19)pg/mL、23.45(15.66,45.36)pg/mL和25.86(15.34,37.26)pg/mL;IFD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183、-4.337、-4.978,P〈0.001);G+菌组、G-菌组与健康人对照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1,3)-β-D-葡聚糖水平用于诊断IFD的最佳临界值是60.36 pg/mL,曲线下最大面积为0.759,95%可置信区间0.693~0.818,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9%、83.3%、62.5%和90.9%。结论 IFD组(1,3)-β-D-葡聚糖水平明显高于非IFD组,(1,3)-β-D-葡聚糖检测可为IFD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林勇平陈源蒋月婷缪丹云刘忠民
关键词:侵袭性真菌病
去甲斑蝥素抑制蛋白激酶C影响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抑制乳腺癌细胞侵袭与转移的机制。方法应用迁移实验、趋化实验、transwell转移模型分别检测NCTD对不同侵袭力乳腺癌细胞株MCF-7、SKBR3和MDA-MB231的粘附、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检测NCTD作用前后乳腺癌细胞PKCζ表达的变化。结果 SKBR3和MDA-MB231的趋化、侵袭能力明显高于MCF-7;用NCTD处理后,三种乳腺癌细胞体外迁移、粘附和侵袭均受到不同程度抑制(P<0.05);NCTD对SKBR3和MDA-MB 231细胞迁移、侵袭抑制作用明显高于MCF-7细胞株(P<0.05),SKBR3和MDA-MB231细胞之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PKCζ抑制剂myristolated pseudosubstrate(PSζ)可促进NCTD抑制SKBR3和MDA-MB231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经NCTD处理后,三种乳腺癌细胞PKCζ表达均降低。结论去甲斑蝥素可明显抑制人乳腺癌细胞株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PKCζ信号传导途径实现,与PKC抑制剂联用,可以增强治疗肿瘤的疗效。
黄松音姚燕丹陈丽莉蒋月婷袁广卿曹开源
关键词:乳腺癌去甲斑蝥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