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覃胜灵

作品数:15 被引量:92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闭锁
  • 5篇外科
  • 5篇腹腔
  • 5篇腹腔镜
  • 4篇食管
  • 4篇手术
  • 4篇外科手术
  • 3篇胆道
  • 3篇胆管
  • 3篇新生儿
  • 3篇食管闭锁
  • 3篇肿瘤
  • 3篇细胞
  • 3篇镜检
  • 3篇腹腔镜检
  • 3篇腹腔镜检查
  • 2篇胆道闭锁
  • 2篇胆管炎
  • 2篇胸腔
  • 2篇胸腔镜

机构

  • 12篇北京军区总医...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深圳市儿童医...

作者

  • 15篇覃胜灵
  • 11篇黄柳明
  • 10篇余梦楠
  • 10篇刘钢
  • 10篇张璟
  • 9篇王伟
  • 8篇段炼
  • 6篇邢国栋
  • 3篇张海龙
  • 3篇邱伟华
  • 2篇陈皓
  • 2篇杨卫平
  • 2篇申州
  • 2篇施敏敏
  • 2篇衣琳
  • 2篇谢华伟
  • 2篇罗春
  • 2篇林涛
  • 1篇刘丽
  • 1篇林大伟

传媒

  • 4篇中华小儿外科...
  • 3篇临床小儿外科...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中国新生儿科...
  • 1篇发育医学电子...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胆道闭锁术后反复发作性胆管炎的细菌谱分析及抗生素选择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道闭锁肝门空肠吻合术(Kasai术)后胆管炎患儿的细菌谱及抗生素选择。方法收集本院2002年至2009年Kasai术后反复发作胆管炎患儿,选取其中有血或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结果者88例,分析常见致病菌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结果88例胆管炎患儿致病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及肠球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对头孢吡肟的敏感率分别为62%、81%,对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分别为100%、96%;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81%。结论美罗培南可作为对头孢菌素耐药胆管炎患儿的经验首选用药。
余梦楠刘钢黄柳明王伟张海龙覃胜灵段炼张璟于飞
关键词:胆道闭锁胆管炎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婴幼儿胆道发育不良的胆道造影及病理特点和预后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胆道造影诊断的婴幼儿胆道发育不良病例的特点,总结其诊断标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年中通过腹腔镜胆道造影诊断的8例胆道发育不良患儿的病历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资料、病理特点及随访结果进行总结。结果术中见2例年长患儿肝脏增大,且有结节状改变;其余6例肝脏大小、质地均基本正常;7例胆囊发育偏小,充盈差。造影结果均示左右肝管、胆总管细小,肝内胆管无明显显影。胆囊造瘘术后引流出少量黄色稀薄胆汁,某些患儿口服熊去氧胆酸可以增加胆汁引流量。病理结果示所有肝组织标本均显示肝内胆汁淤积表现,所有标本汇管区及小叶间胆管减少或消失;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及肝细胞坏死;其中2例手术年龄较大者有假小叶形成趋势,即早期肝硬化表现。随访时间为术后6个月~4年。2例于6~8月龄死亡;存活至今的6例患儿,其黄疸缓慢加重或无明显变化,伴有生长发育不良、腹胀。其中1例再次行胆囊结肠吻合术,另1例术后2年行肝移植。结论婴幼儿胆道发育不良是一类在临床特点、影像学、病理学方面具有共性的疾病,其治疗方法及预后与其他婴幼儿梗阻性黄疸性疾病不同,对其进行早期确诊有重要临床意义。其诊断依据可能包括:①病史:出生后早期即出现梗阻性黄疸并持续加重;②胆道造影:肝外胆管纤细≤2mm,肠道有造影剂进人,肝内胆管可有细微显影但不清晰;③病理特点:肝内淤胆表现,伴有肝内小胆管减少或消失;④胆囊造瘘术后引流可有少量胆汁。
王伟黄柳明刘钢邢国栋余梦楠覃胜灵张璟段炼孟浩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胆管造影术
Toll样受体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9年
Toll样受体(TLR)是固有免疫应答中重要的细胞表面受体分子。最新研究表明,TLR在机体适应性免疫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已证实TLR与肿瘤的发病机制有关。另外,慢性炎症可通过TLR促进某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现讨论TLR与肿瘤的关系。
覃胜灵陈皓邱伟华
关键词:TOLL样受体肿瘤适应性免疫TLR受体分子细胞表面
p53对肝癌细胞中GADD45β表达诱导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 观察p53对肝癌细胞GADD45β诱导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转染p53全序列建立Hep3B^+p53;比较S腺苷蛋氨酸对Hep3B^+p53的GADD45β表达诱导及其对近端启动子活性影响;比较DNA合成能力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及其对Caspase基因的影响.结果 Hep3B^+p53可以稳定表达p53蛋白;p53转染能使S腺苷蛋氨酸对Hep3B^+p53中GADD45β的表达诱导由0.0089增加至0.0192和0.0371,同时使启动子中3个核因子(NF)-κB活性分别增强1倍、50%和25%,Hep3B^+p53的DNA合成能力降至80.99%和42.53%,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抑制率为15.04%和90.42%;Hep3B^+p53的Caspase-8、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性无明显变化.结论 p53在肝癌细胞的GADD45β表达诱导中有重要作用,增强转录调节因子的表达水平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杨卫平覃胜灵姚永良衣琳施敏敏陈皓邱伟华
关键词:P53GADD45Β启动子
Triapine对肝癌细胞株HepG2中GADD45β表达影响及其可能机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GADD45β的特异性表达缺失与肝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本研究初步明确肝癌细胞中GADD45β近端启动子序列,探索3-氨基吡啶-2-甲醛硫代缩氨基脲(Triapine)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GADD45β表达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合成GADD45β近端启动子序列(-618至-314),构建荧光素表达质粒,转染HepG2,根据启动子活性强度结合数据库分析存在的转录调节因子结合位点;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比较Triapine作用前后HepG2细胞GADD45β表达;进一步比较Triapine对GADD45β启动子活性的调控作用,分析Triapine对HepG2的抑制效应;并通过Caspase-8、Caspase-9和Caspase-3的表达变化测定凋亡的发生和发展。结果:GADD45β近端启动子中含有3个NF-κB(-602/-593、-581/-572、-537/-528)和1个E2F-1(-470/-436)转录调节因子与启动子结合位点;2.5μmol/L和5μmol/L的Triapine作用后,GADD45β/GAPDH分别为0.029 3和0.073 9,呈现剂量-诱导效应正相关,同时NF-κB和E2F-1启动子活性分别增强了1.5和0.8倍;高剂量Triapine对HepG2的DNA合成能力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抑制率分别为75.25%和60.54%,呈现剂量-抑制效应正相关;Triapine作用后6 h即出现HepG2凋亡高峰。结论:Triapine能通过增强转录调节因子的活性,诱导肝癌细胞中特异性缺失的GADD45β基因表达;进而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并启动凋亡途径。
王佳玉杨卫平林大伟衣琳李军汪洋覃胜灵施敏敏沈柏用彭承宏邱伟华
关键词:肝癌GADD45Β启动子
胆道闭锁术后反复发作性胆管炎抗感染治疗的中长期随访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道闭锁肝门空肠吻合术(Kasai术)后反复发作胆管炎患儿经抗感染治疗后自体肝存活情况及行肝移植术的时机。方法对本院2002年至2011年Kasai术后反复发作胆管炎患儿18例进行抗感染治疗,并对这部分患儿进行中长期随访,了解其自体肝存活情况。结果2例分别在胆管炎病程4个月和5个月后行肝移植术,其余16例均坚持抗感染治疗。12例在抗感染治疗6—15个月后症状消失。随访5~12年10例仍自体肝存活,但均有肝硬化症状;其余2例因继发腹水或消化道出血予肝移植。另外4例治疗中出现肝内胆管扩张,行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PTBD)。引流后1例放弃治疗死亡;2例引流后仍无法控制感染行肝脏移植手术后感染消退;1例行肝门部再吻合后仍存在胆管炎反复发作,但经抗感染治疗15个月后症状缓解。自体肝生存至今6年。结论胆道闭锁术后反复发作性胆管炎患儿仍可自体肝长时间存活,合并肝内胆管扩张时提示预后不良,需考虑肝移植术。
张璟林涛黄柳明刘钢余梦楠谢华伟邢国栋覃胜灵
关键词:胆道闭锁外科手术胆管炎
腹腔镜与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术后近期疗效比较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术后近期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对我院29例胃窦部及胃体下1/2的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比较腹腔镜与传统丌腹远端胃癌手术术后近期疗效。结果28例成功实行LADG术,1例行剖腹探查。LADG组手术时间(253.1±32.6)min,ODG组(179.4±39.5)min;LADG组术中出血量(268.5±101.4)ml,ODG组(415.9±176.1)ml;LADG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2.1±0.6)d,ODG组为(3.5±0.4)d;LADG组患者切口长度为(5.6±1.6)cm,ODG组为(11.4±1.8)cm;LADG患者总住院天数为(10.6±2.4)d,ODG组为(12.1±2.9)d;LADG组所检测出淋巴结数量为(34.5±5.2)枚,ODG组为(36.8±6.1)枚。结论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近期具有小切口、出血少、术后疼痛轻、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天数少等优点。
汪勇覃胜灵洪强王建军陈德兴吴益夫
关键词:腹腔镜胃肿瘤外科手术
肛门闭锁肠造瘘术后腹腔镜肛门成形术51例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肛门闭锁肠造瘘术后行腹腔镜肛门成形术的可行性,总结手术要点。方法收集因先天性肛门闭锁行肠造瘘于2010年3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实施腹腔镜肛门成形术的患儿51例,其中男48例,女3例;年龄4~24个月,中位年龄6个月;体重4.0~12.5 kg,中位体重6.9 kg。按造瘘口位置分为横结肠造瘘术后36例,乙状结肠造瘘术后14例,回肠造瘘1例。结果 51例患儿中41例同时行结肠造瘘还纳术,10例在3~6个月后行肠造瘘还纳术。手术时间120~230分钟。近期并发症:切口感染者10例,均为同期还纳造瘘者;直肠回缩并盆腔感染者1例;直肠黏膜脱垂者8例,再次手术切除后均治愈。术后随访时间5~68个月,1例因合并食管闭锁并气管食管瘘,死于呛咳后窒息;1例因合并先天性脊柱裂行脊髓拴系松解术,统计排便功能时将其排除;5例失访。44例患儿中,2例患儿由于合并智力发育异常无法判断是否为自主排便,其余患儿均有自主排便意识;10例患儿发生污粪,占23%(10/44);6例患儿出现便秘,均无需灌肠处理。结论 LAARP具有视野清晰、创伤小、伤口美观等优点,操作简单、安全、方便。需进一步探讨如何改进手术细节以减少黏膜脱垂等并发症。
刘钢覃胜灵余梦楠张璟邢国栋段炼王伟黄柳明申州谢华伟罗春
关键词:肛门闭锁腹腔镜检查肛门成形术
胸腔镜下儿童纵隔肿瘤切除术九例分析
2015年
目的:总结胸腔镜手术切除儿童纵隔肿瘤的技巧。方法对9例纵隔肿瘤患儿采用胸腔镜下肿瘤切除治疗。结果全部患儿均顺利在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200分钟,平均(133.3±58.3)分钟。术中出血量﹤10 ml。无因为出血以及创伤而中转开胸患儿。无围手术期死亡患儿。术后无因神经损伤导致隔神经麻痹以及 Horner 综合征等,无气管以及食管瘘的发生。随访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如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胸腔镜切除儿童纵隔肿瘤手术安全可行。
刘钢黄柳明王伟余梦楠段炼覃胜灵邢国栋张璟罗春申州李广林涛史平霞
关键词:胸腔镜外科手术纵隔肿瘤儿童
Ommaya囊埋植治疗早产儿脑室内出血后脑积水实施中的管理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脑室内出血后脑积水早产儿埋植Ommaya囊治疗期间相关并发症、预防措施及临床转归。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Ⅲ度以上脑室内出血合并脑积水、并行Ommaya囊埋植治疗的患儿,统计埋植后治疗期间相关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结果共入选18例患儿,Ommaya囊埋植后经储液囊抽液期间常见并发症为颅内出血(3例)、颅内感染(3例)、Ommaya囊漏液(1例)、引流管堵塞(1例)及头皮感染(1例)。随访期间3例患儿脑室形态稳定行Ommaya囊取出术,12例脑室进行性增大行脑室镜第三脑室造瘘或脑室腹腔分流术,3例因合并其他疾病家长放弃治疗。结论 Ommaya囊埋植是治疗早产儿脑室出血后脑积水的重要方法,经储液囊抽液时应加强对患儿家长宣教,多数家长可掌握抽液方法及无菌操作;大部分患儿最终需行永久性分流术或脑室造瘘术。
余梦楠黄柳明刘钢王伟张海龙段炼覃胜灵张璟
关键词:脑室内出血脑积水OMMAYA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