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雪莹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资源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生物资源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荒漠
  • 4篇基因
  • 3篇低温胁迫
  • 3篇胁迫
  • 3篇几丁质
  • 3篇几丁质酶
  • 2篇转录组
  • 2篇免疫
  • 2篇昆虫
  • 2篇荒漠昆虫
  • 2篇甲虫
  • 1篇调节激酶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调节
  • 1篇信号调节激酶
  • 1篇信号通路
  • 1篇异基因
  • 1篇通路
  • 1篇转录
  • 1篇转录组测序

机构

  • 7篇新疆大学

作者

  • 7篇陆雪莹
  • 6篇马纪
  • 3篇李洁琼
  • 3篇刘小宁
  • 1篇孟闪闪
  • 1篇庄淑珍
  • 1篇库尔班·吐松

传媒

  • 3篇昆虫学报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四川动物
  • 1篇环境昆虫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荒漠甲虫小胸鳖甲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基因的克隆与低温表达谱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昆虫属变温生物,冷胁迫是其最常见的环境刺激。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与细胞应对外界刺激密切相关,为了解MAPK信号通路在荒漠甲虫小胸鳖甲耐寒机制中的作用,从小胸鳖甲4℃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出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基因的全长c DNA,命名为Mp ERK。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Mp ERK全长1125 bp,编码374个氨基酸。Mp ERK的理论分子量是43 k Da,含有ERK激酶所共有的磷酸化位点,属于MAPK超家族,与其它物种ERK的一致性达80%以上。实时定量PCR检测Mp ERK基因在低温下的表达谱发现,4℃处理1 h后,Mp ERK基因的表达上调为对照的7.5倍,5 h时达到高峰,为对照的15倍。-4℃处理1 h后,Mp ERK基因的表达上调为对照的8.4倍,5 h时达到高峰,为对照的13.75倍。研究结果表明Mp ERK基因是冷响应的,可能在小胸鳖甲应对低温时发挥信号转导作用。
孟闪闪李洁琼阮梦鸽陆雪莹马纪
关键词:MAPK通路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
荒漠昆虫小胸鳖甲抗菌肽Attacin基因的克隆及低温表达模式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昆虫在低温冷驯化过程中会发生很多基因表达的改变, 从转录组层面上开展广泛的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昆虫对冷响应的分子机制。为了对荒漠昆虫小胸鳖甲Microdera punctipennis的 4℃低温转录组数据中一个上调表达的Attacin基因(MpAttacin1)进行深入了解并分析其对低温诱导的响应情况, 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对该基因进行了鉴定, 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其在低温下的mRNA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 获得的MpAttacin1 cDNA长度为523 bp, 包含一个456 bp的开放阅读框和67 bp的5′端非翻译区。MpAttacin1编码含有151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 N端含有17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 其氨基酸序列与其他鳞翅目、 双翅目和鞘翅目昆虫的抗菌肽Attacin具有30%~40%的一致性。以邻接法(neighbor-joining, NJ)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表明, 小胸鳖甲Attacin1与其他鞘翅目昆虫的Attacin起源于共同的祖先, 属于Attacin_C超家族。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 在4℃与-4℃低温胁迫时, MpAttacin1基因的转录都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应激反应趋势, 但在对低温的响应时间和强度上有所不同。在4℃处理5 h和9 h后, MpAttacin1的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2.3和3.8倍, 而在-4℃处理7 h和9 h后, 分别为对照组的2.4和1.5倍。这些研究表明, 除已知的抗菌功能外, Attacin在昆虫的低温适应过程中可能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李洁琼陆雪莹刘小宁马纪
关键词:荒漠昆虫抗菌肽表达谱
荒漠昆虫小胸鳖甲几丁质酶抗血清的制备及抗体效价检测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几丁质酶是昆虫重要的防御物质,本研究采用DNA-蛋白质联合免疫策略制备荒漠昆虫小胸鳖甲几丁质酶(MpCHI786)的抗血清,用于检测小胸鳖甲在外界不良条件下几丁质酶的变化。方法从小胸鳖甲成虫中提取总RNA,反转录后RT-PCR扩增Mpchi786 cDNA,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0a-Mpchi786,在大肠杆菌BL21中用IPTG诱导表达获得融合蛋白His-MpCHI786。对融合蛋白切胶纯化后与弗氏佐剂混合作为抗原。另外,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0-Mpchi786,对小鼠尾静脉高压注射,8 h后RT-PCR检测其在肝脏的瞬时表达。以pcDNA3.0-Mpchi786肌肉注射免疫小鼠3次后,再用His-MpCHI786融合蛋白加强免疫2次,DNA免疫和免疫结束后收集免疫小鼠的血清,ELISA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抗血清效价和特异性。结果 RT-PCR结果显示尾静脉高压注射8 h后,pcDNA3.0-Mpchi786质粒在小鼠肝脏有特异性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表明,用His-MpCHI786融合蛋白作为抗原,pcDNA3.0-Mpchi786DNA质粒免疫3次的抗血清和His-MpCHI786融合蛋白加强免疫2次后的抗血清都显示了特异性反应条带。ELISA检测结果显示抗血清效价高达1∶204 800以上。结论利用DNA-蛋白质联合免疫法能够获得效价高、特异性的小胸鳖甲几丁质酶MpCHI786的抗血清。
陆雪莹李洁琼庄淑珍刘小宁马纪
关键词:几丁质酶抗血清抗体效价
荒漠拟步甲科昆虫总RNA的有效提取及电泳图谱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获得高质量的总RNA是开展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一步,由于不同生物的机体组成成分有较大差异,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物种建立各自有效的RNA提取方法。鞘翅目昆虫富含几丁质的外壳,常规方法难以获得高质量的RNA。[方法]以鞘翅目拟步甲科昆虫小胸鳖甲(Microdera punctipennis)为例,采用TRIzol试剂提取分离总RNA,方法略有改进,并对总RNA的电泳谱带特征进行鉴定。[结果]利用该方法从小胸鳖甲成虫中所获得的总RNA纯度较高完整性好,进一步实验证明提取的总RNA可满足RT-PCR等多种后续实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表明,其总RNA电泳谱带主要以18S带为主,28S则很弱。[结论]该提取方法对其他荒漠拟步甲科昆虫,尤其是含几丁质外壳的甲虫总RNA提取具有指导作用,小胸鳖甲总RAN的电泳谱带与哺乳动物肿瘤细胞的不同。
陆雪莹马纪
关键词:RNA提取TRIZOL法
低温胁迫下小胸鳖甲的转录组分析及差异表达基因几丁质酶的初步研究
小胸鳖甲(Microdera punctipennis)隶属于鞘翅目拟步甲科,是分布于中国西北地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指示生物”之一。荒漠地区生境严酷,尤其是昼夜温差和季节温差极大。拟步甲科昆虫是分布于该区域的优势种群,...
陆雪莹
关键词:转录组测序低温胁迫几丁质酶抗血清制备
文献传递
荒漠甲虫小胸鳖甲低温响应几丁质酶基因Mpcht19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索荒漠昆虫小胸鳖甲Microdera punctipennis低温响应的分子机理并挖掘其耐寒基因。【方法】根据低温转录组数据筛选并克隆小胸鳖甲几丁质酶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该基因在成虫不同组织中和4℃低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结果】从小胸鳖甲成虫克隆获得一个几丁质酶基因Mpcht19(Gen Bank登录号:KY126382)。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Mp CHT19属于Ⅳ型昆虫几丁质酶,理论分子量约为27.18 k D,无信号肽,具亲水性。系统进化分析表明,Mp CHT19与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Ⅳ型几丁质酶Tc CHT19同源性最高,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34.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Mpcht19在成虫脂肪体和后肠中高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该基因的表达还受4℃低温诱导。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在4℃低温下Mp CHT19蛋白在脂肪体和后肠中表达。【结论】Mpcht19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并受低温诱导。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研究几丁质酶与小胸鳖甲耐寒性的关系。
蔡卿龄陆雪莹马纪
关键词:几丁质酶低温胁迫免疫组织化学
准噶尔小胸鳖甲短时低温胁迫响应的转录组分析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拟步甲科昆虫小胸鳖甲Microdera punctipennis是分布于中国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特有物种,具有很强的耐寒性,但其低温响应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丰富小胸鳖甲的已知基因信息,分析在短时低温胁迫下,上调表达基因的主要类群及参与的主要代谢通路。【方法】利用Trinity软件对分别在4℃低温和25℃(对照)下处理3 h的小胸鳖甲成虫RNA-Seq数据进行从头组装,利用Blast2go软件进行基因注释。通过DESeq和GFOLD软件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并对上调表达基因进行GO(Gene Ontology)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代谢途径富集分析。【结果】测序过滤后得到68 165 001个有效读序,51 712个平均长度为984 bp的非冗余基因,其中29 925个基因(约57.87%)有同源序列(E-value<10-5),与拟步甲科的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相应基因相似性最高(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72.75%)。低温响应上调表达基因有514个,富集到35个GO类群,18个KEGG途径。其中胁迫响应类群、生物调节类群和免疫系统过程类群都占有重要比例,嘌呤代谢、硫胺素代谢、糖酵解/糖异生等代谢通路显著富集。在胁迫响应类群中,热激蛋白Hsp90基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基因和钙联接蛋白Calnexin基因等8个非生物胁迫相关基因显著上调表达。【结论】荒漠昆虫小胸鳖甲低温转录组揭示,在4℃冷驯化过程中,代谢过程、胁迫响应、生物调节和免疫系统等生物学过程相关基因表达显著上调,其中几个非生物胁迫响应基因提示小胸鳖甲可能从分子伴侣、细胞周期阻滞、线粒体稳定性、抗氧化胁迫等多方面应对低温胁迫。KEGG富集分析所揭示的小胸鳖甲在低温下的转录组代谢通路与其他物种有较大差异。研究结果为后续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小胸鳖甲耐寒关键基因的发掘及耐寒机制的揭示提供了基础数据。
库尔班·吐松陆雪莹刘小宁马纪
关键词:低温胁迫冷驯化转录组差异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