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圣开

作品数:16 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胆管
  • 5篇术后
  • 5篇切除
  • 5篇切除术
  • 4篇胰腺
  • 4篇胰腺炎
  • 4篇腺炎
  • 3篇静脉
  • 3篇ERCP
  • 3篇并发
  • 2篇胆道
  • 2篇胆管炎
  • 2篇胆管造影
  • 2篇胆囊
  • 2篇胆囊切除
  • 2篇胆囊切除术
  • 2篇胰胆管
  • 2篇胰胆管造影
  • 2篇预后
  • 2篇造影

机构

  • 15篇重庆市第三人...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陈圣开
  • 7篇黄书明
  • 4篇何世举
  • 4篇张涛
  • 3篇李剑波
  • 2篇郑明友
  • 2篇樊大明
  • 2篇吴晓春
  • 2篇范炜
  • 2篇薛强
  • 1篇张双菊
  • 1篇王济明
  • 1篇李映

传媒

  • 4篇重庆医学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内分泌外科杂...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年份

  • 2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和胆道镜及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胆道镜及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AOSC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与患者的意愿分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研究组采用腹腔镜和胆道镜及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及胆道探查术。观察两组的生化指标、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率、术后残石率。结果:研究组白细胞计数(WBC)、血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年残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和胆道镜及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AOSC患者具有创伤小、愈合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预后好等优点。
黄书明陈圣开樊大明张涛李剑波
关键词: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
诊断性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罕见并发症死亡1例报告
2011年
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分为诊断性ERCP和治疗性ER-CP。诊断性ERCP的并发症主要为急性胰腺炎(0.66%),其次为化脓性胆管炎(0.33%)[1]。治疗性ERCP并发症主要为出血、穿孔和化脓性胆管炎[1]。本例为诊断性ERCP,
陈圣开何世举
关键词:诊断性ERCP罕见并发症治疗性ERCP化脓性胆管炎
甘露聚糖肽注射液在术后感染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评价甘露聚糖肽注射液在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患者采用甘露聚糖肽注射液治疗的病案,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纳入98例术后患者为治疗组;抽取采用了相同手术患者98例,作为对照组。评价两组术后的感染情况,住院情况,伤口愈合情况,抗生素使用情况,并对血清免疫细胞水平评价。结果:免疫调节剂治疗组的总感染率、呼吸道感染率、切口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1.8%vs 33.6%、7.1%vs 16.3%、3.1%vs 15.3%。泌尿系统感染率无差异(2.0%vs 2.0%)。免疫调节剂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分别为6.5d vs 8.2d、4.1d vs 5.2d。另外免疫调剂组甲级愈合远高于空白组。免疫细胞检测显示,免疫调节组CD4+,NK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甘露聚糖肽可明确降低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缩短病程。其机制可能与其激活机体免疫有关。
黄书明陈圣开
关键词:免疫调节剂术后感染甘露聚糖肽注射液
医源性胆管损伤16例早期诊治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7月至2009年9月16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有关临床资料。胆管损伤按Bismuth分型:Ⅰ型5例,Ⅱ型9例,Ⅲ型0例,Ⅳ型2例,Ⅴ型0例。治疗措施:胆管空肠Roux-en Y吻合加胆管内支撑引流6例,胆管缝合未置T管内支撑引流2例,胆管缝合置T管内支撑引流3例,用脐静脉修补置T管内支撑引流1例,用胆囊管修补置T管内支撑引流2例,单纯腹腔引流2例。结果:随访3月~12年。效果优良11例,占68.8%(11/16);效果差5例,占31.2%(5/16)。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早期发现和适当治疗效果较好,延迟发现和治疗不当效果较差。胆管缝合修补置T管内支撑引流和胆肠Roux-en Y吻合加胆管内支撑引流是疗效较好的早期治疗方式。
陈圣开何世举
关键词:医源性胆管损伤
ERCP后胰腺炎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被引量:18
2008年
目的探讨ERCP后胰腺炎的多种可能危险因素,便于更好地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956例行ERCP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探讨术中静脉麻醉、胰管显影、胆管插管失败、EST、ERCP操作时间、胆管扩张、黄疸、胰腺炎病史、高血压、糖尿病、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胰管显影、胆管插管失败、EST、ERCP操作时间延长、无黄疸、胰腺炎病史、中青年龄均使ERCP后胰腺炎发生率升高(p〈0.01),而术中静脉麻醉、胆管扩张、高血压、糖尿病、性别均未明显影响行ERCP后胰腺炎发生率(p〉0.05)。结论行ERCP后胰腺炎危险因素众多。其中,胰管显影、胆管插管失败、EST、ERCP操作时间延长、无黄胆、胰腺炎病史、中青年龄等均为ERCP后胰腺炎的高危因素,而术中静脉麻醉、胆管扩张、高血压、糖尿病、性别等不是ERCP后胰腺炎的高危因素。通过各种预防措施,ERCP后胰腺炎发生率可以下降。
陈圣开王济明郑明友
关键词:ERCP胰腺炎
生长抑素对脾切除联合断流术术后患者肝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联合断流术术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并食道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26例(处理组)行脾切除联合断流术术后使用生长抑素2mg/8h,连续使用72h;另22例(对照组)术后未使用生长抑素,术后观察记录治疗前后血清清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丙草转氨酶(AS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总胆红素(TBIL)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处理组Alb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ALT、AST分别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PTA及TBIL亦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术后联合应用生长抑素不仅能降低门静脉压力,控制出血,亦能明显减轻患者肝损害,促进肝功能恢复。
范炜吴晓春陈圣开薛强
关键词:生长抑素脾切除术门静脉肝硬化肝功能
ERCP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高危因素分析和预防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对经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PEP)的高危因素及相关预防措施进行分析讨论。方法 220例接受ERCP的患者,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ERCP术后并发PEP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Pearson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RCP术后并发PEP与多次胰管插管、胆总管直径大小、Oddi括约肌运动功能障碍(SOD)、既往有糖皮质激素治疗史以及胰腺炎病史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乳头括约肌预切开、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球囊扩张无相关性(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胰管插管>3次、胆总管直径<10mm、有SOD、既往有糖皮质激素治疗史以及胰腺炎病史是ERCP术后并发PEP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患者胰管插管>3次、胆总管直径<10mm、有SOD、既往有糖皮质激素治疗史以及胰腺炎病史是ERCP术后并发PEP的高危因素,对这些高危因素进行干扰能够有效避免ERCP术后并发PEP的风险。
黄书明陈圣开
关键词: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胰腺炎高危因素
CEA、CA50、CA19-9和CA125联合检测在肿瘤性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CEA、CA50、CA19-9和CA125联合检测在肿瘤性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析我科2004年1月-2011年1月151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资料分为肿瘤组(74例)和良性疾病组(77例)。结果:CEA和CA125检测值在肿瘤组明显高于良性疾病组(P<0.05)。CEA、CA50、CA19-9和CA125在肿瘤组的敏感性分别为:27.40%、62.86%、59.46%和21.43%,与良性疾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A大于参考值上限2倍的敏感性在肿瘤组明显高于良性疾病组,分别为13.70%和2.60%(P<0.05)。CEA、CA50、CA19-9 3项联合检测同时2项以上异常的敏感性在肿瘤组明显高于良性疾病组,分别为57.97%和40.54%(P<0.05),特异性59.46%,准确性58.74%,阳性预测值57.14%,阳性似然比1.43。CEA、CA50、CA19-9和CA125 4项联合检测同时3项以上异常的敏感性在肿瘤组明显高于良性疾病组,分别为34.14%和5.88%(P<0.05),特异性94.12%,准确性61.33%,阳性预测值87.5%,阳性似然比5.81。CEA、CA50、CA19-9和CA125的ROC曲线A值分别为:0.597、0.575、0.573和0.646。结论:CEA、CA50、CA19-9和CA125对肿瘤性梗阻性黄疸诊断价值较低。CEA大于参考值上限2倍以上或CEA、CA50和CA19-9 3项联合检测出现2项以上异常或CEA、CA50、CA19-9和CA125 4项联合检测出现3项以上异常提示肿瘤可能性大。且在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阳性似然比方面,以上"4项"联合检测出现3项以上异常优于以上"3项"联合检测出现2项以上异常。
陈圣开何世举
关键词:CEACA50CA19-9梗阻性黄疸
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对ERCP后胰腺炎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胰腺炎的影响。方法将2003年8月至2009年3月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366例接受ERCP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组(183例)和对照组(183例)。静脉麻醉组在ERCP操作过程中予咪达唑仑、丙泊酚和芬太尼进行复合静脉麻醉,对照组未予静脉麻醉。结果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组ERCP后胰腺炎发生率为16.9%,对照组ERCP后胰腺炎发生率为9.3%,P<0.05,有统计学差异;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组重症胰腺炎发生率1.6%,对照组重症胰腺炎发生率0.5%,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发生ERCP后胰腺炎的危险。
陈圣开张双菊
关键词:芬太尼静脉麻醉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胰腺炎
胆囊切除术后肝外胆管残余结石55例报道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肝外胆管残余结石的原因与防治方法。方法对该院1997年6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术前无肝内胆管结石而胆囊切除术后肝外胆管残余结石的55例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方式:急诊19例(34.5%),择期手术36例(65.5%);OC 20例(36.4%),OC加作胆道探查30例(54.5%),LC 5例(9.1%);术中造影14例(25.5%),术中未造影41例(74.5%)。结果残余结石在急诊与平诊的各种胆囊切除方式中均可发生,有术前术中缺乏高质量影像学检查或检查有缺陷、局部解剖不清、手术操作困难、术者经验不足或盲目自信以及多因素重叠等原因,但绝大多数可预防。55例残余结石分别经B超、T管造影、ERCP或MRCP检查确诊,并分别经EST拉网取石、胆道镜取石、再次开腹手术治愈。结论针对残余结石的原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可将残余结石发生率降到低位,且根据残余结石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治疗方式,均能获得良好结果。
陈圣开何世举李映
关键词:胆囊切除残余结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