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学群

作品数:3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马尾松
  • 2篇造林
  • 2篇造林密度
  • 1篇原料林
  • 1篇造纸
  • 1篇造纸原料
  • 1篇造纸原料林
  • 1篇生物量
  • 1篇适宜密度
  • 1篇松林
  • 1篇物量
  • 1篇轮伐
  • 1篇轮伐期
  • 1篇马尾松林

机构

  • 3篇福建省林业科...

作者

  • 3篇陈学群
  • 2篇杨惠强
  • 2篇朱炜
  • 1篇洪蓉
  • 1篇朱配演
  • 1篇吴守蓉

传媒

  • 3篇福建林业科技

年份

  • 1篇1999
  • 2篇199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马尾松造林密度试验研究被引量:10
1997年
通过对马尾松4种造林密度的定位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造林密度对胸径、单株村积生长的影响达到显著性差异,对树高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密度林分径级分布差异明显,密度为2500株/hm2和1250株/hm2的林分,其胸径≤6cm径阶的株数占57.2%和45.9%,≥8cm径阶的株数占42.8%和54.1%;而密度为10000株/hm2和5000株/hm2的林分,其胸径≤6cm径阶的株数占89.6%和76%,≥8cm径阶的株数占10.4%和24%;不同径级林分的合理密度通过胸径与树冠面积的相关关系,用回归直线方程y=a+bx分别求得各胸径最低保留株数,作为间伐强度、间伐开始期和间伐重复期的参考依据。
坂上幸雄朱配演陈学群杨惠强朱炜张祖望杨李英邹高顺郑文铮
关键词:马尾松造林密度
马尾松林生物量及其结构的研究被引量:34
1999年
采用分层切割法对不同年龄马尾松人工林的生物量进行研究。根据各径级标准木生物量建立回归方程,估算不同年龄马尾松林分各器官生物量。同时还比较了不同年龄林分生物量结构和生产力。马尾松林的生物量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大。
吴守蓉杨惠强洪蓉朱炜陈学群
关键词:马尾松生物量
闽北马尾松造纸原料林适宜密度及轮伐期的探讨被引量:5
1997年
马尾松造纸原料林造林密度以3750株/hm^2较为合理,17年生时可保留2600—2700株/hm^2。轮伐期以26—30年为宜。
陈学群
关键词:马尾松造纸原料林造林密度轮伐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