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1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惠强
作品数:
4
被引量:51
H指数:3
供职机构: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合作作者
朱炜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陈学群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吴守蓉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洪蓉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朱配演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4篇
农业科学
主题
2篇
杉木
2篇
马尾松
1篇
地力维持
1篇
幼林
1篇
幼林生长
1篇
造林
1篇
造林密度
1篇
杉木幼林
1篇
生物量
1篇
试验初报
1篇
松林
1篇
人工复层林
1篇
物量
1篇
马尾松林
1篇
抚育
1篇
抚育方式
1篇
复层
1篇
复层林
机构
4篇
福建省林业科...
1篇
福建省来舟林...
作者
4篇
杨惠强
3篇
朱炜
2篇
陈学群
1篇
刘金英
1篇
郑文铮
1篇
洪蓉
1篇
朱配演
1篇
吴守蓉
1篇
邹高顺
1篇
李宝福
传媒
4篇
福建林业科技
年份
2篇
1999
1篇
1998
1篇
1997
共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不同抚育方式对杉木幼林生长与地力维持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998年
对杉木二代幼林采用3种抚育方式:①全面劈草;②全面劈草,局部松土除草;③全面松土除草。通过3年试验观测,结果表明:①和②方式比③方式植被覆盖度分别大24.3%~41.3%和22.8%~34.6%,表层土壤的侵蚀度下降50.1%和40.6%,A0层覆盖率分别提高57.1%和54.7%;3种抚育方式对杉木幼林的树高和冠幅生长无显著差异,但对胸径生长有极显著差异;抚育效果以②方式最佳。
杨惠强
关键词:
杉木幼林
抚育方式
地力维持
杉木
马尾松林生物量及其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34
1999年
采用分层切割法对不同年龄马尾松人工林的生物量进行研究。根据各径级标准木生物量建立回归方程,估算不同年龄马尾松林分各器官生物量。同时还比较了不同年龄林分生物量结构和生产力。马尾松林的生物量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大。
吴守蓉
杨惠强
洪蓉
朱炜
陈学群
关键词:
马尾松
生物量
马尾松造林密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997年
通过对马尾松4种造林密度的定位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造林密度对胸径、单株村积生长的影响达到显著性差异,对树高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密度林分径级分布差异明显,密度为2500株/hm2和1250株/hm2的林分,其胸径≤6cm径阶的株数占57.2%和45.9%,≥8cm径阶的株数占42.8%和54.1%;而密度为10000株/hm2和5000株/hm2的林分,其胸径≤6cm径阶的株数占89.6%和76%,≥8cm径阶的株数占10.4%和24%;不同径级林分的合理密度通过胸径与树冠面积的相关关系,用回归直线方程y=a+bx分别求得各胸径最低保留株数,作为间伐强度、间伐开始期和间伐重复期的参考依据。
坂上幸雄
朱配演
陈学群
杨惠强
朱炜
张祖望
杨李英
邹高顺
郑文铮
关键词:
马尾松
造林密度
杉木人工复层林试验初报
被引量:5
1999年
本研究探讨杉木人工复层林营造技术。通过对40年生杉木林不同程度的疏伐,采用1年生杉木实生苗在其林冠下营造复层林,3a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疏伐区内的下层木平均树高为对照区的42.4%~51.1%,平均地径为对照区的39.6%~49.6%,成活率为对照区的64.7%~98.1%;不同处理区间的栽植木生长具有极显著差异,在复层林中以B区的下层木成活与生长为最佳,初步认为维持杉木人工复层林的下层木正常生长,林内相对照度必须达到50%以上。
杨惠强
朱炜
李宝福
李宝福
郑文铮
刘金英
关键词:
杉木
复层林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