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琳
- 作品数:41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三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 海南古驿道活化利用——以大丰村为例被引量:1
- 2019年
- 基于"文化线路"的保护理论与模式,以大丰村古驿道为案例,结合保护现状,归纳并吸取文化线路保护的模式与相关经验。通过现状对比,找出大丰村现状保护的不足,思考如何以海南古驿道沿为主体,促进大丰村等沿线周边村落发展转型,为尚未发展成熟的海南古驿道保护提供参考案例和解决思路。
- 朱赛雪陈琳
- 关键词:古驿道
- 传统村落数字档案资源体系构建策略研究
- 2024年
- 传统村落档案资源的数字化是抢救性保护传统村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从内容构建、平台构建、应用服务三个层面,探讨传统村落数字档案资源体系的构建策略。在内容构建层面,针对档案文献、口述历史、实物环境等多元资源类型,提出系统化的数字化构建策略;在平台构建层面,围绕功能定位、技术架构、元数据标准、系统集成等,提出数字化管理的综合解决方案;在应用服务层面,从资源展示、智能检索、虚拟展览、社区参与等角度,探索数字档案资源的创新应用路径。
- 陈琳陈晓龙金奕
- 关键词:传统村落数字档案资源体系
- 体验式教学改革——空间建构基础教学新尝试
- 本文通过参考国内部分高校对于建筑设计的基础课程改革,对三亚学院环境设计一年级的空间建构课程进行体验式教学的初步改革,提出通过体验与实践培养学生建立基础的空间感知能力,尝试采用以1:1真实搭建的方式进行实践性的专业入门学习...
- 陈琳黄舒琪
- 关键词:教学改革体验式教学
- 洪水村实地调查法的物态操作——从《江村经济》出发
- 1导论实地调查法指经过专门训练的工作者亲自进入民族地区,通过直接观察、具体访问、住居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在《江村经济》中,费孝通先生创立了中国本土实地调查法,他克服了古典功能主义学说对历史方法的忽视,在对...
- 陈琳王胜男孟铭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古建筑木结构保护装置
- 一种用于古建筑木结构保护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古建筑保护技术领域;建筑本体的地基上插设有数组支撑座组,每组支撑座组均包含数个支撑底座、固定支柱、活动支柱、支撑架,数个支撑底座左右对称设置在立柱的两侧,每个支撑底座的底部均固...
- 陈琳
- 文献传递
- 三亚市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 三亚市登录不可移动文物数量为304处,文物本体现状面临众多威胁,古建筑年久失修,本体价值丢失、公众认知度低、众多文物分布零散导致管理困难、文物保护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日显严重。本文结合实地调研,分析三亚市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的使...
- 陈琳张浩宇
- 关键词:不可移动文物
- 一种用于古建筑的防雷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古建筑的防雷系统,包括避雷器,安装架和导电线;多个避雷器安装于古建筑的屋顶上,多个避雷器之间通过导电线连接,安装架安装于古建筑的屋顶上,安装架上穿过有导电线,安装架包含支撑杆、挡板和电线支架,支撑杆顶...
- 陈琳
- 海南地区传统建筑装饰的本土文化符号解读被引量:1
- 2019年
- 传统建筑装饰作为地区的艺术文化载体,挖掘和保护其文化变得迫在眉睫。文章从海南地区的本土建筑装饰入手,对海南地区传统建筑装饰中的“那”文化、石狗文化以及草龙文化的形成与运用进行了探讨,提炼和丰富了海南地区的建筑装饰文化,使海南的本土文化重新融入建筑装饰中。
- 金奕陈琳
- 关键词:传统建筑装饰本土文化
- 几种沙生灌木生物量及其在不同器官分配与土壤理化特征相关性被引量:4
- 2017年
- 灌木群落的生物量及其在不同器官分配与土壤理化特征之间关系复杂。以毛乌素沙地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油蒿(Artemisia ordosica)、杨柴(Hedysarum fruticosum)灌木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灌木的生物量分配与土壤理化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供试的3种灌木整株生物量与各器官生物量均为:柠条锦鸡儿>油蒿>杨柴,且达到了显著性差异(P<0.05)。3种灌木各器官生物量及分配比例为:茎>根>叶。其中,柠条锦鸡儿的生物量在茎、根、叶的分配比例分别为62%、25%、13%;油蒿的分配比例分别为53%、30%、17%;杨柴分别是55%、35%、10%。3种灌木群落土壤有机质含量均表现为随土层加深而递减的垂直变化特征。相关性分析表明,3种灌木整株生物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性(r=0.920**,P<0.01),与土壤全氮、速效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762*(P<0.05)和r=0.789*(P<0.05),而与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的关系不显著。3种灌木整株生物量及其在不同器官分配特征与荒漠生境有关,它们与干旱、半干旱环境长期相互作用产生了不同的生存策略,茎的木质化程度、叶构型、根系分布情况会影响各器官的异速生长,进而影响了生物量的分配特征。在荒漠生态系统中,灌木林生产力受群落类型和土壤养分的共同制约。
- 王宏信王伟峰陈博陈琳李向林
- 关键词:灌木群落生物量分配土壤理化特征
- 一种古建筑木材修复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古建筑木材修复装置,属于古建筑木材修复技术领域,其包括装置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操作手柄,装置本体上设置有安装板,并由安装板分为打磨仓与吸尘仓,打磨仓为封闭结构,吸尘仓远离操作手柄的一侧为开口结构;打磨机构设置...
- 陈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