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述

作品数:8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电子电信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8篇激光
  • 4篇飞秒
  • 3篇双光子
  • 3篇金属
  • 3篇光子
  • 2篇移动台
  • 2篇涂敷
  • 2篇能级
  • 2篇能级寿命
  • 2篇离子
  • 2篇金属离子
  • 2篇激发态
  • 2篇激光光源
  • 2篇激光束
  • 2篇计算机控制
  • 2篇光程
  • 2篇光刻
  • 2篇光刻胶
  • 2篇光敏材料
  • 2篇光镊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重...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8篇陈述
  • 8篇段宣明
  • 8篇董贤子
  • 8篇赵震声
  • 4篇曹洪忠
  • 2篇张严波
  • 2篇杨富华
  • 2篇贾雁鹏
  • 2篇郑美玲
  • 2篇颜伟
  • 2篇韩伟华
  • 1篇金峰
  • 1篇张金龙

传媒

  • 1篇量子电子学报
  • 1篇影像科学与光...

年份

  • 5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种激光微纳加工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激光微纳加工系统及方法。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包括:激光光源,用于提供具有第一波长的第一激光束和具有第二波长的第二激光束,第一激光束和第二激光束的脉冲宽度分别为从纳秒到飞秒范围且第一波长不同于第二波长;光学延迟组...
段宣明陈述董贤子赵震声
文献传递
一种利用激光制作金属微纳结构的系统与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激光制作金属微纳结构的系统与方法。该系统包括提供第一激光束的脉冲激光光源,提供第二激光束的激光光源,用于将第一激光束和第二激光束聚焦到同一焦点的光学聚焦组件,和计算机控制的微移动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段宣明曹洪忠贾雁鹏陈述董贤子赵震声
文献传递
一种激光微纳加工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激光微纳加工系统及方法。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包括:激光光源,用于提供具有第一波长的第一激光束和具有第二波长的第二激光束,第一激光束和第二激光束的脉冲宽度分别为从纳秒到飞秒范围且第一波长不同于第二波长;光学延迟组...
段宣明陈述董贤子赵震声
一种利用激光制作金属微纳结构的系统与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激光制作金属微纳结构的系统与方法。该系统包括提供第一激光束的脉冲激光光源,提供第二激光束的激光光源,用于将第一激光束和第二激光束聚焦到同一焦点的光学聚焦组件,和计算机控制的微移动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段宣明曹洪忠贾雁鹏陈述董贤子赵震声
利用激光双光子直写技术制作微纳结构器件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激光双光子直写技术制作微纳结构器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衬底上涂敷光刻胶形成光刻胶层;用激光束照射所述光刻胶,通过激光双光子吸收效应对所述光刻胶的指定位置进行曝光;对所述光刻胶进行显影;将所得到...
段宣明陈述曹洪忠韩伟华颜伟张严波董贤子杨富华赵震声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辅助的金纳米棒/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双光子聚合
2014年
本文研究了金纳米棒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在双光子聚合过程中的作用,即当激发光与金纳米棒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波长相匹配时,会在金纳米棒表面产生很强的局域电磁场,从而引发双光子聚合。通过采用与金纳米棒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波长相同的飞秒激光,在低于光刻胶聚合阈值的功率下照射舍有金纳米棒的光刻胶,制备聚合物包覆金纳米棒的纳米复合材料。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当飞秒激光功率为0.6 W、光斑直径为1.6 cm、照射时间为0.3 s时,金纳米棒表面成功聚合上厚度为5 nm左右的聚合物。本研究在制备聚合物/金属纳米粒子方面提供了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有望在纳米光子学、纳米传感器等新兴领域得到应用。
张金龙郑美玲金峰董贤子陈述赵震声段宣明
关键词:金纳米棒飞秒激光
利用激光双光子直写技术制作微纳结构器件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激光双光子直写技术制作微纳结构器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衬底上涂敷光刻胶形成光刻胶层;用激光束照射所述光刻胶,通过激光双光子吸收效应对所述光刻胶的指定位置进行曝光;对所述光刻胶进行显影;将所得到...
段宣明陈述曹洪忠韩伟华颜伟张严波董贤子杨富华赵震声
文献传递
可见光波段飞秒激光双光子微纳加工被引量:3
2014年
基于矢量衍射理论,计算了多个可见光波段激光经紧聚焦后在焦点附近的双光子点扩散函数。计算结果表明,双光子吸收效应的作用区域随着波长的减小而减小。采用多个可见光波段飞秒激光光源进行了双光子光聚合加工,并对加工分辨率和加工阈值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每个激光波长条件下,降低光子流密度能够提高加工分辨率;随着加工波长的减小,双光子跃迁过程逐渐满足近共振跃迁条件,双光子吸收几率逐渐增大,双光子加工的阈值逐渐降低。
陈述郑美玲董贤子段宣明赵震声
关键词:激光技术分辨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