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远福
- 作品数:18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兵器工业第五八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摩托车减震器弧焊机器人焊接工作站
- 1999年
- 针对摩托车减震器贮液筒和前叉立管的弧焊机器人自动化焊接,就摩托车减震器弧焊机器人工作站的组成、整体化技术、中央控制器和变位器的研制、焊接工艺进行论述。该摩托车减震器弧焊机器人工作站稳定、可靠、实用、自动化程度高、具有柔性,能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的摩托车减震器部件的自动化焊接。
- 诸洪谢勇刘臣李格非骆远福
- 关键词:弧焊机器人机器人摩托车减震器减震器
- 江铃轻型车后桥壳机器人焊接线
- 针对江铃轻型车后桥壳机器人焊接线中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关键技术:机器人应用工程成套技术、汽车后桥壳机器人焊接线优化集成、焊接机器人工作站、系列焊接专机、焊接工艺优选、安全和防尘等进行研究、建立了一条自动化程度高、具有柔性和适...
- 骆远福刘桂林诸洪黄明康魏德刚刘臣揭钢谢勇陈先继
- 关键词:汽车后桥壳焊机
- 文献传递
- 摩托车减震器弧焊机器人焊接工作站
- 1999年
- 针对摩托车减震器贮滚筒和前叉立管的弧焊机器人自动化焊接,就摩托车减震器弧焊机器人工作站的组成、整体化技术、中央控制器和变位器的研制、焊接方法和焊接工艺进行论述.该工作站稳定、可靠、实用、自动化程度高、具有柔性,能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的摩托车部件的自动化焊接.
- 诸洪谢勇刘臣李格非骆远福
- 关键词:弧焊机器人机器人摩托车减震器
- 自适应控制技术在不规则颗粒精称量中的应用
- 2003年
- 针对不规则颗粒称量中存在的精度高、时间短的矛盾,提出了采用自适应控制方案实现不规则颗粒的精称量。每一次称量包括精称和粗称两部分,两者并行工作。粗称部分采用PID控制,系统参数由最小二乘法决定;精称部分采用神经网络控制。仿真结果令人满意。
- 陈强李磊民骆远福
- 关键词:自适应控制PID控制神经网络控制最小二乘法电子称
- TF—1型点焊机器人控制器被引量:1
- 1995年
- 本文针对PTP控制的点焊机器人,提出了以系统ⅡSTD总线为基础,加上自行研制的专用的中断扩展板、公用存贮器板、TBI/O板和AC信置控制CPU板组成主从式多CPU实时控制系统;并就在系统ⅡSTD总线的DOS系统基础上,对其和BIOS进行修改而开发的WROS点焊机器人,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进行了论述。实践证明该点焊机器人控制器是合理而实用的。
- 骆远福牛连生汪庭世李格菲韩国旺
- 关键词:机器人控制器STD总线点焊机器人
- 扭型曲面机器人数字控制自动搜寻淬火系统
- 王为民翟大庆李作武王建录孔淼钟杰骆远福
- 课题首次在国内实际生产中采用了叶片空间曲面自动搜寻→空间曲面拟合→变姿态淬火轨迹自动规划→自动淬火的机器人应用方法,推动了机器人工程应用技术的发展。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主持的成果鉴定意见为“成果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关键词:
- 关键词:机器人淬火系统等离子淬火光电检测汽轮机叶片
- TF-2型CO_2气体保护自动焊接专机控制器的研制
- 1997年
- 本文介绍了TF-2型CO_2气体保护自动焊接专机控制器的特点、抗干扰措施、焊接中断弧和焊丝粘等故障检测和处理、软件焊枪横摆、自动寻找机械原点、自动补焊、硬件和应用程序框图等内容。该控制器是一个性能良好、可靠性高的控制系统。
- 刘臣李格非诸洪骆远福
- 关键词:气体保护焊二氧化碳保护焊控制器
- 采用指数积的三自由度机器人运动学方程
- 2006年
- 在给定组成运动副相邻连杆相对位置的情况下,可确定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位姿。运用指数积公式将开链机构的运动方程表示成运动旋量的指数积,由此提供机器人运动学方程的完整几何表示方法,能简化机构分析。即求得运动旋量,得到运动学的几何描述,最后用指数集建立关节式三自由度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
- 陈志汪先兵王璕刘丽骆远福
- 关键词:旋量运动学方程
- 自适应控制技术在不规则颗粒精称量中的应用
- 2002年
- 针对不规则颗粒称量中存在的一对矛盾:精度高、时间短,提出了采用自适应控制方案。每一次称量包括精称和粗称两部分,两者并行工作。粗称部分采用PID控制。系统参数由最小二乘法决定;精称部分采用神经网络控制。经过仿真,成功解决了上述矛盾。
- 陈强李磊民骆远福
- 关键词:电子称自适应控制神经网络数学模型
- 神经网络在压合过程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2年
- 针对将圆锥体压入薄壁筒的控制技术中,对位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在线实时检测及执行机构气液增力缸的控制问题,在分析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为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收敛性,采用基于递推最小二乘法的多层前向神经网络算法,并对它的条件参数进行了一般性的推导。该神经网络为3层前向网络,其隐含层神经元数为10个,输出层神经元数1个。包括输出层与隐含层、输入层与隐含层间权的调整算法。用典型PID算法和神经网络的控制算法分别仿真结果可见,神经网络控制解决了压合过程纯滞后的非线性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技术要求。
- 陈强黄权彭旭骆远福周存昌
- 关键词:神经网络金属加工最小二乘法PID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