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明庆
- 作品数:4 被引量:104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石化前瞻性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秦岭南缘大巴山褶皱-冲断推覆构造的特征被引量:100
- 2008年
- 秦岭造山带南缘的大巴山巨型逆冲推覆构造主要是在秦岭造山带板块俯冲碰撞造山与中、新生代以来陆内造山过程中长期复合作用形成的。详细的室内外构造研究表明,巴山逆冲推覆构造可以巴山弧形断裂带为界划分为北大巴山逆冲推覆构造和南大巴山逆冲推覆构造。北大巴山自北而南依次由安康-武当推覆体、紫阳-平利推覆体、高桥-镇坪推覆体和高滩推覆体逆冲叠置而成。南大巴山则以镇巴-阳日断裂为界,分为北部的前陆冲断褶皱带和南部的前陆褶皱带。北大巴山主要是印支期碰撞造山作用和燕山期陆内逆冲推覆作用叠加改造的结果,南大巴山则主要是燕山期递进变形过程中的产物。构造变形北强南弱,北以冲断褶皱变形为特征,南以皱褶作用为主;北部褶皱紧闭复杂,向南渐变为宽缓的薄皮构造。逆冲作用在时序上具有由北向南扩展传递的特点。
- 董云鹏查显峰付明庆张茜杨钊张燕
- 关键词:逆冲推覆构造南秦岭
- 大巴山地区构造地貌特征及演化
- 构造地貌学是一门介于地质学、地貌学、地球动力学之间的边缘学科,目前正处于热点研究阶段,随着DEM数据的应用及计算机开发平台的迅速发展,对构造地貌的区域特征信息提取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地质定量化研究中,用以揭示地表地貌与其深...
- 付明庆
- 关键词:构造地貌地貌形态地理信息系统(GIS)
- 文献传递
- 大巴山地区构造地貌特征及演化——基于DEM数据处理与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上扬子北缘的大巴山地区是秦岭造山带和扬子地块长期相互作用的地区,构造变形和地貌特征记录了印支期、燕山期,尤其是喜山期构造运动和地貌响应过程。本文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通过对数字高程数据(DEM)的处理,结合地质图、构造水系图等各种数据,对大巴山及其前缘盆地的构造地貌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以坡度、地形起伏度、高程图和剖面图的统计为主,分析其构造地貌特征。研究表明,大巴山自晚燕山—喜山期前陆褶皱冲断形成以来,经历了多次隆升过程,特别是自喜山期以来,大巴山共经历了至少三次大规模的隆升。
- 付明庆董云鹏张燕陈青
- 关键词:构造地貌前陆盆地GIS
- 大巴山地区构造地貌特征及演化——基于DEM数据的处理与应用
- 构造地貌学是一门介于地质学、地貌学、地球动力学之间的边缘学科,目前正处于热点研究阶段,随着DEM数据的应用及计算机开发平台的迅速发展,对构造地貌的区域特征信息提取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地质定量化研究中,用以揭示地表地貌与其深...
- 付明庆
- 关键词:构造地貌地貌形态地理信息系统(G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