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金忠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型糖尿病血脂成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血脂成份与并发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91例DM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2型DM患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其中动脉超声检查异常56例,冠状动脉造影异常29例。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C、TG、HDL-C、LDL-C、ApoB、ApoA1、ApoA1/ApoB比值与2型DM并发动脉粥样硬化显著相关(OR=0.99~4.55,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狭窄、外周动脉管壁增厚、ApoA1/ApoB比值与2型DM并发动脉粥样硬化显著相关(OR=3.42~4.32,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以ApoA1/ApoB比值0.86作为判断2型DM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临界值时,判断灵敏度71.40%、特异度60.00%。结论 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与血脂各成份异常密切相关,ApoA1/ApoB比值是预测和判定动脉粥样硬化的另一个可靠指标。
- 卢敏陈青骆合德冯金忠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血脂
- 右室流出道起源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消融治疗中LVPs出现的意义
- 2014年
- 目的探讨右室流出道起源室性心律失常(VAs)患者消融治疗过程中局部电压电位(LVPs)出现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47例右室流出道起源VAs患者行标测消融靶点时,局部电压电位出现率以及在窦性心律、室性心律失常时局部电压电位与V波的位置关系。结果 47例均消融成功,平均消融(8±6)次,有效消融58次,无效消融318次。有效消融靶点局部心室激动时间为(-28±8)ms,提前于无效消融靶点的(-24±7)ms,P<0.05。有效靶点腔内图发现LVPs 47次(81.0%),多于无效靶点腔内图的22次(6.9%),P<0.01。2例复发者在第一次消融时靶点部位腔内图均未见LVPs,再次消融时成功靶点均标测到LVPs。结论在右室流出道起源的VAs中,LVPs可能是成功消融靶点的特征之一,标测LVPs有利于提高右室流出道起源VAs导管消融的成功率。
- 俞峰冯金忠吴峰周巍孙俊波张帅邱一华骆合德
- 关键词:右室流出道标测导管消融术
- 单导管法射频消融顽固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只用1根大头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顽固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室早)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右室流出道顽固性室早患者105例,男46例,女59例,年龄22~65岁,平均(39.3±10.9)岁,病史3~14年,平均6.8年,其中3例合并有右室流出道室速,有1例为双源性右室流出道室早,均无器质性心脏病。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体表心电图确定为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采用1根大头电极以起搏标测法确定消融靶点。以室性早搏在放电后消失为消融成功。结果:消融即刻成功率为100%,随访半年无一例复发,亦无其他任何并发症。结论:单导管消融顽固性右室流出道早搏安全有效。
- 周巍骆合德冯金忠邱一华
- 关键词:单导管射频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