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维生素D,IL-6水平评价结直肠癌转移预后的应用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外周血VD、IL-6评价结直肠癌转移预后的应用。方法病理学证实结直肠癌患者91例,检测外周血VD、IL-6和CEA水平;采用logistic拟合分析其对结直肠癌转移预后评估。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转移组VD(6.63±3.90)低于非转移组(10.05±3.98),P〈0.001;转移组IL-6水平为16.13(10.15~43.80)高于非转移组为8.25(4.66~12.15),P〈0.001;转移组CEA为9.49(2.38~117.34)高于非转移组为2.31(1.42~5.91),P〈0.001。CEA与转移ROC曲线AUC=0.693,P=0.002,灵敏度为71.05,特异度为64.15;VD、IL-6及CEA拟合ROC曲线AUC=0.824,P〈0.001,灵敏度为73.68%,特异度为83.2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血清VD、IL-6水平与转移预后有关,结合肿瘤抗原检测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预后的新的、有效的生物学指标。 刘义华 李轲 曾莎 徐飞 陈双峰 丁洁关键词:维生素D 白介素-6 结直肠癌 血浆循环肿瘤DNA SEPT9基因甲基化与血清CEA及CA19-9在结直肠癌辅助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比较SEPT9基因甲基化(m SEPT9)与癌胚抗原(CEA)及糖类抗原19-9(CA19-9)在结直肠癌(CRC)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CRC 35例(CRC组)、结肠直肠腺瘤65例(腺瘤组)和健康对照人群104例(对照组)的外周血样本,通过Real-time PCR法检测血浆m SEPT9状态,通过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EA和CA19-9。结果 CRC组、腺瘤组、对照组血浆m SEPT9阳性率分别为74.29%(26/35)、12.31%(8/65)、1.92%(2/10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CRC组、腺瘤组、对照组血清CEA阳性率分别为34.29%(12/35)、3.18%(2/63)、1.92%(2/10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CRC组、腺瘤组、对照组血清CA19-9阳性率分别为17.14%(6/35)、0(0/62)、0.96%(1/10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在不同TNM分期的CRC患者中m SEPT9阳性率:Ⅰ期60.0%(3/5),Ⅱ期62.5%(5/8),Ⅲ期77.78%(7/9),Ⅳ期84.62%(11/13);CEA阳性率:Ⅰ期0(0/5),Ⅱ期25%(2/8),Ⅲ期22.2%(2/9),Ⅳ期61.54%(8/13);CA19-9阳性率:Ⅰ期0(0/5),Ⅱ期12.5%(1/8),Ⅲ期11.1%(1/9),Ⅳ期30.77%(4/13)。CRC中m SEPT9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29%和94.08%,高于CEA及CA19-9单独检测(分别为34.29%和17.14%)或二者联合检测(37.14%)的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m SEPT9在早期(Ⅰ~Ⅱ期)CRC中的阳性率达61.54%,高于CEA及CA19-9的阳性率(分别为15.38%和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RC中m SEPT9与CEA联合的灵敏度为80%,与CA19-9联合的灵敏度为77.14%,三者联合的灵敏度为80%,与m SEPT9单独应用相比均不能显著提高CRC辅助诊断的灵敏度(P均>0.05)。结论 m SEPT9与CEA和CA19-9相比,在CRC辅助诊断中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可作为独立的分子标志物,且可用于CRC早期诊断。 刘伟 付波 张安琪 刘义华 卢燕 张姗 唐文强 潘丽关键词:结直肠癌 糖类抗原19-9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内皮祖细胞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0年 目的 检测长期面液透析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EPCs)和功能的改变,并探讨其与微炎症、贫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各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慢性肾功能衰竭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组和健康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培养板,7天后取贴壁细胞进行Eli-LDL和FITC-UEA-I双染色,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CD34、CD133、KDR,以鉴定EPCs.采用改良Boyden小室、黏附功能检测评价其迁移和黏附能力,并与患者血红蛋白(Hb)、血清半胱氨酸(Hey)、C反应蛋白(CRP)含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EPCs 的数量和迁移、黏附功能都低于正常健康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CRP、Hcy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患者EPcs的数量和迁移、黏附功能分别呈负相关(P〈0.05);患者Hb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患者EPCs的数量和黏附功能分别呈正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血清CRP和Hcy是患者EPCs的数量和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EPCs数量和功能降低,存在血管新生和内皮修复的缺陷,增加了患冠心病的风险,其中血清CRP和Hey是患者EPCs的数量和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 张颖新 任晓燕 陈双峰 刘义华关键词:血液透析 干细胞 可溶性ST2与左心衰竭致肺高血压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 探讨左心衰竭致肺高血压(PH)患者血清可溶性ST2(sST2)水平与超声心动图估测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之间的关系.方法 入选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聊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并确诊为左心衰竭伴或不伴PH患者.根据PASP水平将患者分为不合并PH组(PASP≤35 mmHg,1 mmHg=0.133 kPa)与合并PH组(PASP>35 mmHg),后者又分为轻度PH组(PASP 36~50 mmHg)和中重度PH组(PASP>50 mmHg).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价PASP与血清sST2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血清sST2对PH的预测价值.结果 本研究入选患者116例,合并PH患者90例.合并PH组血清sST2水平明显高于不合并PH组(P<0.01),中重度PH组血清sST2水平明显高于轻度PH组(P<0.01),两组患者血清sST2水平均明显高于不合并PH组(P均<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ST2与PASP存在显著线性相关性(r=0.629,P<0.01).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ST2是PASP的独立预测因素之一(P<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ST2是PH的独立预测因素之一(比值比1.048,95%可信区间1.015~1.082,P<0.01).结论 左心衰竭致PH患者血清sST2水平显著高于不合并PH患者.血清sST2与PASP之间存在显著线性相关性,是PH的独立预测因素. 刘三龙 黄广勇 薛玉增 刘义华 狄秀华 徐飞 单金姣 柴芙蓉 王英丽关键词:左心衰竭 高通量检测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变异的临床意义 2006年 目的探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6位点变异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1例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HBV 6位点的自然变异。结果91例乙型肝炎患者HBV变异率98.9%(90/91),其中BCP区1762位点变异率最高(61.5%)。重度肝炎和肝硬化中双位点变异显著高于轻中度肝炎(P<0.01)。29例进行过拉米呋啶抗病毒治疗的病例中P区552位点变异率为96.6%(28/29)。结论基因芯片技术检测HBV变异具有高通量、高灵敏等特点,对观察HBV基因突变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伟 陈双峰 王凤菊 刘义华关键词:基因芯片 乙型肝炎病毒 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维生素D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 检测特应性皮炎(AD)患者血清中维生素D(VitD)、总免疫球蛋白E(tIgE)、白细胞介素4(IL-4)、IL-6水平,评价VitD与A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在AD发病中炎症与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方法 采集37例AD组和30例对照组外周血,检测血清VitD、tIgE、IL-4、IL-6水平,通过SCORAD评分评估A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采用t检验或U检验分析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VitD缺乏、不足与充足患者比例,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进行各组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AD组血清VitD水平[(24.77 ± 9.29) μg/L]低于对照组[(28.98 ± 6.87) μg/L,t = 2.015,P = 0.048],tIgE水平[137.68(37.59 ~ 414.53) IU/ml]高于对照组[45.16(14.56 ~ 112.12) IU/ml,Z = -3.399,P = 0.001],IL-4水平[(8.86 ± 4.83) ng/L]高于对照组[(4.78 ± 3.07) ng/L,t = 4.147,P 〈 0.001],IL-6水平[6.53(3.99 ~ 15.30) ng/L]高于对照组[4.58(2.85 ~ 8.17) ng/L,Z = -2.173,P = 0.030 ]。AD组SCORAD评分与血清VitD水平负相关(r = -0.505,P = 0.001),与tIgE、IL-4水平正相关(r值分别为0.531、0.519,P值均为0.001),与IL-6无相关性(r = -0.139,P = 0.411)。AD组与对照组相比,VitD缺乏、不足与充足患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8.762,P = 0.013。VitD缺乏患者血清tIgE[2846.87(319.02 ~ 7300.00) IU/ml]与IL-4水平[(16.37 ± 2.05) ng/L]分别高于VitD不足[110.07(26.20 ~ 501.48) IU/ml,P = 0.045;(8.28 ± 4.48) ng/L,P = 0.011]和VitD充足患者[123.93(91.61 ~ 273.68) IU/ml,P = 0.024;(8.00 ± 4.63) ng/L,P = 0.041]。VitD缺乏患者IL-6水平[15.10(8.49 ~ 30.72) ng/L]高于充足[6.22(4.47 ~ 9.47)ng/L,P = 0.011]。结论 AD患者存在VitD缺乏或不足,VitD缺乏与高水平tIgE、IL-4、IL-6有关,且AD的严重程度与tIgE、IL-6升高及VitD降低关系密切。 栾红 丁洁 刘义华 陈双峰 张颖新关键词:维生素D 免疫球蛋白E 白细胞介素4 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血清闭合蛋白水平与急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风险和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血清闭合蛋白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风险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0月聊城市人民医院经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1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溶栓后36 h头颅CT或MRI结果分为出血组26例和未出血组160例。对比2组临床资料、血清闭合蛋白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评价血清闭合蛋白水平对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风险预测价值。随访观察90 d,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血清闭合蛋白水平与AIS溶栓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出血组心房颤动、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闭合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未出血组,发病至溶栓时间较未出血组长(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心房颤动(OR=5.475,95%CI:1.317~22.758)、发病至溶栓时间(OR=1.040,95%CI:1.016~1.065)、基线NIHSS评分(OR=1.482,95%CI:1.196~1.838)、血清闭合蛋白(OR=3.565,95%CI:1.959~6.488)为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P<0.05,P<0.01);ROC曲线显示,血清闭合蛋白水平预测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风险的曲线下面积为0.758(95%CI:0.689~0.817);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血清闭合蛋白高水平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高于低水平患者(logrankχ^(2)=6.159,P=0.013)。结论高血清闭合蛋白与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风险和预后相关。 郝瑜 王石雷 王桂芳 刘义华关键词:卒中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预后 长期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内皮祖细胞的变化及其与Framingham危险评分的关系 2008年 目的检测血液透析患者内皮祖细胞数量(EPCs)和功能的改变,并探讨其与Framingham危险评分的关系。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慢性肾功能衰竭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和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培养板,7 d后取贴壁细胞进行Di-LDL和FITC-UEA-I双染色.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CD34、CD133、KDR,以鉴定EPCs。采用改良的Boyden小室、黏附功能检测评价其迁移和黏附能力,并与10 a Framingham危险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长期血液透析患者EPCs的数量和迁移、黏附功能均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a Framingham危险评分与患者EPCs的数量和迁移、黏附功能分别呈负相关(r=-0.623,-0.658,-0.625,P<0.05)。结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EPCs数量和功能降低,存在血管新生和内皮修复的缺陷,增加了患冠心病的风险。 张颖新 陈双峰 王凤菊 刘义华关键词:内皮 祖细胞 肾透析 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患者内皮祖细胞的变化及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检测血液透析患者内皮祖细胞数量(EPCs)和功能的改变,并探讨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慢性肾功能衰竭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和健康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培养板,7d后取贴壁细胞进行Di-LDL和FITC-UEA-I双染色,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CD34、CD133、KDR,以鉴定EPCs。采用改良的Boy-den小室、黏附功能检测评价其迁移和黏附能力,并与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及高脂血症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和Framingham危险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长期血液透析患者EPCs的数量和迁移、黏附功能都低于正常健康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糖尿病的患者EPCs的数量和黏附、迁移功能明显降低(P<0.05),有高血压的患者EPCs的数量和迁移能力明显降低(P<0.05),而性别、血脂和吸烟对EPCS有一定的影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ramingham危险评分与患者EPCs的数量和迁移、黏附功能分别呈明显负相关(r=-0.623,-0.658,-0.625,P<0.05)。结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EPCs数量和功能降低,存在血管新生和内皮修复的缺陷,增加了患冠心病的风险。 张颖新 刘伟 刘义华关键词:内皮祖细胞 血液透析 慢性肾功能衰竭 静电纺丝和静电自组装技术在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中的应用 徐飞 陈宗刚 张磊 莫秀梅 刘义华 陈双峰 任晓燕 曾莎 李轲 该项目属于医学领域心血管外科学。血管损伤是临床常见严重创伤之一,常伴有受损肢体的血循环障碍,能否尽早建立血循环对于拯救肢体甚或生命非常重要。心血管疾病也是导致死亡和发病率很高的疾病之一。自体血管移植作为临床治疗“金标准”...关键词: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血管移植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