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宇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机械及工程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8篇柴油
  • 5篇燃烧
  • 5篇柴油机
  • 4篇HCCI
  • 3篇压燃
  • 3篇正时
  • 3篇乳化柴油
  • 3篇燃料
  • 3篇均质压燃
  • 3篇柴油燃料
  • 2篇气门
  • 2篇气门正时
  • 2篇燃烧影响
  • 2篇可变气门
  • 2篇可变气门正时
  • 2篇HCCI燃烧
  • 1篇新型生物
  • 1篇压力机
  • 1篇压燃发动机
  • 1篇碳排放

机构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9篇刘宇
  • 5篇崔毅
  • 5篇邓康耀
  • 5篇石磊
  • 3篇何方正
  • 3篇肖进
  • 1篇乔信起
  • 1篇于随然
  • 1篇陶璟

传媒

  • 2篇柴油机
  • 1篇燃烧科学与技...
  • 1篇内燃机工程
  • 1篇内燃机学报
  • 1篇机械制造与自...
  • 1篇山东交通学院...
  • 1篇内燃机与动力...
  • 1篇2004年内...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不同EGR方法对柴油燃料HCCI燃烧影响的探讨被引量:9
2005年
研究了内部EGR和外部EGR模式对柴油燃料HCCI燃烧的影响.随着内部EGR率的增大,HCCI燃烧的着火始点提前,在相对较小的负荷下,-40℃A气门重叠期的着火始点比-20℃A气门重叠期的着火始点提前5~7℃A,内部EGR的加热作用大于其对混合气的稀释作用;内部EGR增大有利于均质混合气的形成,使柴油燃料HCCI燃烧的烟度排放减小,但使低NOx排放的负荷范围减小;外部EGR起到了推迟着火始点的作用,是一种有效的扩展运行范围负荷上限的方法.
石磊邓康耀崔毅刘宇
关键词:柴油机HCCI燃烧特性EGR
生物乳化柴油对船用柴油机性能和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
2018年
在以餐厨废油为原料制成的生物柴油中掺混乳化剂、水、丁醇和柴油制成生物乳化柴油。在ISO 8178标准所规定的恒定转速试验(D2)模式下,分别对柴油机燃用3种不同配方的生物乳化柴油、柴油和生物柴油进行台架试验,测定其燃烧特性、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满负荷时,采用生物乳化柴油时放热率略高于柴油,但缸内压力与柴油区别不大;采用生物乳化柴油时动力性比柴油略低,采用E10经济性与柴油区别不大;随着水和丁醇质量分数的增加,NO_x和碳烟排放降低更显著;不同成分适量配比的生物乳化柴油能够有效降低NO_x和碳烟排放,同时保证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朱成玮余凯金志伟刘宇肖进
关键词:碳烟
生物乳化柴油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2018年
在1 400 r/min负荷特性下研究生物乳化柴油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满负荷时,生物乳化柴油的缸内燃烧压力和放热率略低于柴油,缸内燃烧温度有所降低;动力性方面,与柴油相比略微降低,E10和E15的经济性与柴油接近;当水和丁醇掺混比例增加时,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和氮氧化物(NOx)排放降低的越多。生物乳化柴油作为替代燃料能保证柴油机运行的稳定性,它可以同时降低柴油机的PM和NOx排放,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余凯刘宇金志伟朱成玮肖进
关键词:负荷特性PM
新型生物乳化柴油在柴油机上的ESC试验研究
2019年
在高压共轨电控柴油机上分别燃用柴油(D)、甲酯(B100)和生物乳化柴油(EB10、EB15和EB20),进行ESC十三工况稳态测试循环试验,研究了生物乳化柴油中水和丁醇含量对发动机燃烧、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油品中EB10的放热率峰值最大;随着生物乳化柴油中丁醇和水掺混比例的增大,其滞燃期延长,燃烧持续期缩短;EB10的有效热效率高于柴油,燃油消耗率低于柴油,EB15和EB20与之相反.NOx、PM排放及烟度随水和丁醇掺混比例增大而降低,HC和CO排放都有上升趋势但很微小;EB10、EB15和EB20的HC排放略高于柴油,CO排放低于柴油.
金志伟刘宇余凯肖进乔信起白雪梅
柴油均质压燃发动机的循环模拟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建立了一个柴油均质压燃发动机的零维循环计算模型,用基元反应机理和感应时间(EMIT)模型预测着火正时,用拟合的对数正态分布函数计算不同工况的放热率。与试验的对比表明,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不同工况柴油均质压燃发动机的工作性能。用建立的模型分析了配气定时对柴油均质压燃燃烧过程的影响,计算表明配气定时可以控制均质压燃燃烧的运行工况范围。
崔毅石磊刘宇邓康耀
关键词:内燃机柴油机燃烧均质压燃
气门正时对柴油燃料HCCI燃烧影响的初步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开发了变进排气正时控制机构,实现气门正时的调节.采用在进气上止点前进行柴油燃料的喷射,利用缸内残余高温废气余热加速燃油蒸发,实现了柴油燃料的HCC I燃烧.同时,研究了不同气门重叠期下HCC I燃烧的燃烧特性,不同负荷的工作稳定性和排放特性.结果表明,对于低温自燃性好的柴油燃料,排气门早关和进气门晚开引起的缸内温度升高比由此引起的残余废气增加对工质的稀释效果更大,使HCC I燃烧的着火始点提前,易引起大负荷工况HCC I燃烧的工作粗暴,但有利于小负荷工况HCC I燃烧的工作稳定性.
石磊邓康耀崔毅刘宇何方正
关键词:均质压燃柴油燃料可变气门正时
基于特征LCA方法的压力机制造阶段碳排放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低碳制造得到了广泛关注。针对传统生命周期评价(LCA)数据清单种类繁杂,不易收集的问题,在清单分析环节增加特征选择、提取、转换等步骤,完成基于特征的LCA方法框架,并阐述CAD、CAPP系统提供的特征信息向LCA评价指标的转换过程,并以双肘杆伺服压力机制造阶段的碳排放为例,说明本方法的具体应用。
刘宇陶璟于随然
关键词:LCA压力机碳排放CAD/CAPP
变配气正时对HCCI燃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试验研究了变进排气正时对缸内早喷柴油均质充量压燃燃烧(HCCI)的影响。柴油在排气上止点附近喷入缸内,研究改变进排气门负重叠期对HCCI燃烧放热率、排放及综合性能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气门负重叠期,有利于早喷燃油的快速蒸发和均质混合气的形成,有利于减少柴油湿壁,但是容易使燃烧相位提前,易于产生爆振。增加气门负重叠期,HCCI燃烧的运行范围向低工况扩展,但是中高负荷受到限制。在HCCI燃烧可运行范围内,有害排放产物和指示油耗均下降。
刘宇崔毅石磊邓康耀何方正
关键词:柴油
变气门正时对柴油燃料HCCI燃烧的影响
自动开发了可变进排气正时控制系统,采用在气门负重叠期内进行燃油喷射,利用缸内高温废气余热促进燃油蒸发,制备均质混合气实现了柴油燃料的HCCI燃烧.研究了不同气门重叠期下,HCCI燃烧的燃烧特性,工作稳定性和排放特性,分析...
石磊邓康耀崔毅刘宇何方正
关键词:HCCI可变气门正时燃烧控制柴油燃料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