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霞
- 作品数:25 被引量:91H指数:6
- 供职机构: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乳腺癌组织中P-gp、GST-π与TopoⅡ耐药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蛋白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及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2例未经抗肿瘤治疗的原发乳腺癌中P-gp、GST-π及TopoⅡ的表达水平。结果52例乳腺癌组织中P-gp、GST-π和TopoⅡ表达率分别为57.7%、53.8%和76.9%,P-gp、GST-π和TopoⅡ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年龄无关(P>0.05),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性差异(P<0.05),P-gp和GST-π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P-gp和TopoⅡ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0.05),GST-π和TopoⅡ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化疗前检测P-gp、GST-π及TOPOⅡ耐药基因蛋白,对肿瘤的化疗药物选择及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 刘晓霞王岩张少华毕晓芳陈利平方虹贾支红柳春晖
- 关键词:乳腺癌P-糖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
- HPV感染和P16INK4A蛋白表达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
- 目的探讨 HPV 感染和 P16蛋白表达在人类宫颈鳞癌(SCC)及其癌前病变(CIN) 中的关系。方法利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80例慢性宫颈炎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和宫颈鳞癌组织中 HPV 感染以及 P16表达的情...
- 王岩张少华刘晓霞毕晓芳陈利平马秀萍贾支红柳春晖
- 关键词:宫颈鳞状细胞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人类乳头瘤病毒P16INK4A
- 文献传递
- 浅谈病理诊断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被引量:6
- 2007年
- 如何增强病理诊断的含金量,为临床提供可靠、准确的诊治依据,始终是病理科医师不懈追求的目标。刘彤华院士曾指出“一张质量上乘的HE切片是病理医师得出正确诊断的关键,许多所谓疑难病理案例大多是由于制片质量差所造成的”。因此,提高病理技术水平,保证病理诊断质量,建立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体系是目前病理医师面临的当务之急,做到这些说到底是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的问题。而从过去乃至现在,有些病理科存在的问题是不规范作业,如制片前:标本固定、取材不规范;制片中:制片不规范;
- 王岩刘晓霞
- 关键词:病理诊断病理科医师制片质量病理医师
- P-gp、GST-π与P53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P53与多药耐药的基因产物P-gp、GST-π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6例胃癌手术标本中癌细胞P-gp、GST-π与P53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胃癌中P53表达阳性25/46例(54.34%);P-gp表达阳性30/46例(65.21%);GST-π34/46例(73.91%)。胃癌临床分期与P-gp、GST-π和P53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P53阳性表达时,P-gp、GST-π均过表达,分别为78.26%,84.78%,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组织中P-gp、GST-π与P53的表达,对肿瘤的化疗药物选择和预后判断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 王岩刘晓霞张少华毕晓芳陈利平方虹贾支红柳春晖
- 关键词:胃癌P-糖蛋白谷胱甘肽转移酶P53
- 睾丸网腺癌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报告 1例睾丸网腺癌并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取我院收治的 1例睾丸网腺癌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并结合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行病理学研究并收集复习文献中报告的病例。结果 诊断睾丸网腺癌 ,系原发于睾丸纵隔的恶性肿瘤。结论 睾丸网腺癌是原发于睾丸网纵隔的恶性肿瘤 ,极为罕见 ,世界文献报道仅 6 0余例 ,预后差 ,5年生存率仅 13% ,平均发病年龄 5 4.
- 杨重庆杨丽刘晓霞马正中
- 关键词:组织病理学
- 子宫体恶性黑色素瘤1例及文献复习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子宫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子宫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进行常规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因体检发现盆腔包块就诊,B超示:子宫形态欠规则,于左侧卵巢及宫颈前方可见一实性低回声团块,边界清,范围79mm×48mm×57mm,CDF1:团块内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并可测及低阻动脉频谱,R1为0.48。眼观:灰黑色肿物1个,9.5cm×6cm×4.5cm,包膜完整,切面实性,质软,呈一致性暗黑色。镜下:肿瘤细胞呈巢状弥漫分布,见多数淋巴管内瘤栓,瘤细胞体积大,形态多样,宽胞质,一类胞质红染颗粒状,组织细胞样细胞,另一类胞质透亮呈上皮样细胞,细胞内可见棕色颗粒,核大、核膜清晰,可见多核,核内假包涵体。免疫组化:HMB45(++),Melan-A(+),CKpan(灶性+),Ki-67增殖指数3%,SMA肿瘤周围组织(+)肿瘤细胞(-),S-100、Bcl-2、p53、vimentin、desmin均(-),。结论子宫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十分少见,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与原发或转移性未分化癌、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大细胞性淋巴瘤、横纹肌肉瘤、PEComa、无性细胞瘤等进行鉴别。
- 刘晓霞王岩方媛张少华贾支红
- 关键词:子宫肿瘤恶性黑色素瘤原发性
- 子宫颈病变中p16^(INK4A)蛋白表达及其与HPV16/18感染的关系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p16INK4A蛋白在子宫颈鳞癌(SCC)和子宫颈上皮内肿瘤(CIN)中的表达及其与HPV16/18感染的关系。方法用原位杂交法检测HPV16/18在25例子宫颈癌、45例CIN及10例慢性子宫颈炎中的表达,同时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p16INK4A蛋白的表达。结果(1)与慢性子宫颈炎相比,CINⅡ级、CINⅢ级、浸润癌HPV16/18杂交信号阳性率显著增高(P<0.01);(2)子宫颈鳞癌组织、CINⅠ级、CINⅡ级、Ⅲ级及慢性子宫颈炎标本中p16INK4A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00.0%、20.0%、46.7%、100.0%和10.0%;(3)在子宫颈鳞癌及CINHPV16/18感染的标本中p16INK4A蛋白表达均是阳性。结论子宫颈鳞癌的形成与HPV感染、p16INK4A蛋白过表达是呈正相关关系,p16INK4A蛋白可能作为子宫颈鳞癌及CIN的标志物,对子宫颈癌筛查和预防有重要意义。
- 王岩刘晓霞邓卉张少华毕晓芳陈利平马秀萍贾支红
-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人乳头状瘤病毒P16^INK4A蛋白
- E-cadherin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中E-cadheri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2例经病理学证实为基底细胞样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周围正常乳腺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E-cadherin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中表达明显低于癌旁及周围正常乳腺组织(P<0.05);E-cad-herin在不同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的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不同临床分期、年龄和肿瘤大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cadherin的表达可作为基底细胞样乳腺癌恶性程度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 张少华刘晓霞陈利萍李倩贾支红王岩
- 关键词:基底细胞样乳腺癌E-CADHERIN免疫组化
- CK7、CK20及CDX2在不同病理类型Barrett食管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分析CK7、CK20及CDX2在不同病理类型Barrett(BE)食管中的表达意义,探讨3种不同组织病理类型的BE食管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变化。方法选取病理诊断明确的胃底型BE组22例,贲门型BE组20例,特殊肠化型BE组18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类型BE食管黏膜组织中CK7、CK20及CDX2的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并以正常食管黏膜、正常贲门黏膜及反流性食管炎作为对照。结果 CK7在各型BE及正常贲门黏膜中均有较高的表达率,分别为肠化型BE 100%、胃底型BE 86.36%、贲门型BE 95.00%及正常贲门黏膜100%,4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正常食管黏膜及食管炎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K20在肠化型、胃底型及贲门型BE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00%、81.81%及5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DX2在肠化型、胃底型及贲门型BE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00%、59.09%及15.00%,3组BE组织中的CDX2的表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X2与CK20在各组BE中的表达有明显相关性,两者的表达强度均为肠化型BE>胃底型BE>贲门型BE(rs=0.819,P<0.01)。结论 CK7在各型BE中表达均有较高的敏感性,但缺乏特异性,而CDX2及CK20均可作为肠化型BE的敏感指标。胃底型和贲门型BE虽未在病理组织中见到杯状细胞,但具备了一定的肠化特征。
- 杨晓梅刘晓霞王再兴王岩赵婵娟沈皓
- 关键词:BARRETT食管病理CK7CK20CDX2
- 55例甲状腺疾病的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5例甲状腺肿物行FNAC检查,根据细胞形态学特征做出细胞学诊断。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2例,甲状腺腺瘤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1例,桥本甲状腺炎14例,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1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5例。结论甲状腺疾病细针穿刺活检细胞学检查,是确定甲状腺肿物性质的较为可靠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准确性较高等特点。
- 贾支红李仁达刘晓霞张少华
-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