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柳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合肥市科研计划项目合肥市科技计划项目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会议论文
  • 4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乳腺
  • 5篇乳腺癌
  • 5篇腺癌
  • 5篇硫利达嗪
  • 4篇乳腺癌细胞
  • 4篇杀伤
  • 4篇细胞
  • 4篇腺癌细胞
  • 4篇癌细胞
  • 3篇药物
  • 3篇乳腺癌细胞株
  • 3篇细胞株
  • 3篇精神类药物
  • 3篇类药
  • 3篇类药物
  • 3篇癌细胞株
  • 2篇凋亡
  • 2篇免疫
  • 1篇凋亡途径
  • 1篇毒性

机构

  • 9篇合肥市第一人...

作者

  • 9篇鲍扬漪
  • 9篇刘柳
  • 5篇鲍健
  • 4篇龚理
  • 3篇汪毅
  • 2篇孙峰
  • 1篇郭坤元
  • 1篇牛伶
  • 1篇李娟
  • 1篇刘合波
  • 1篇葛磊
  • 1篇孙媛媛
  • 1篇李玉芝
  • 1篇刘滋康
  • 1篇江蓓蕾
  • 1篇夏雷鸣

传媒

  • 2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安徽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癌痛对抑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分析癌痛与抑郁和免疫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科室从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3例晚期肿瘤患者,37例癌痛组,36例无癌痛组,进行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免疫功能等的调查分析比较。结果:癌痛与无癌痛的两组患者抑郁的发生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痛程度与抑郁程度有相关性(P<0.05);癌痛与无癌痛的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痛与无癌痛的两组患者CD3^+、CD4^+、CD8^+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的发生与癌痛相关,抑郁程度和癌痛程度也有极大关联。癌痛可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但对免疫功能影响不明显。
孙峰鲍扬漪葛磊刘柳鲍健李玉芝孙媛媛
关键词:癌痛抑郁免疫功能生活质量
抗精神类药物硫利达嗪对乳腺癌细胞株的杀伤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抗精神类药物硫利达嗪对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和MCF-7的细胞毒性作用与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和MCF-7及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MTT法检测硫利达嗪对细胞...
鲍健刘柳童斯浩龚理鲍扬漪
硫利达嗪对肺癌PC9细胞的杀伤效应及其机制被引量:2
2015年
背景与目的硫利达嗪作为一种吩噻嗪类抗精神疾病药物,近期研究显示其在体外可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但对肺癌的作用尚未见报道。本实验以PC9细胞株为研究对象,旨在观察硫利达嗪对其杀伤效应以及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硫利达嗪作用PC9细胞后,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 thiazolyltetrazolium,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8、Caspase-9、Bcl-2、Bax、Bcl-xl表达水平。结果硫利达嗪可显著抑制PC9细胞的增殖,其抑制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流式结果显示:随着硫利达嗪药物浓度的增高,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G0/G1期阻滞,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Cyclin D1、Bcl-2、Bcl-xl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Bax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活性显著增加(P<0.01)。结论硫利达嗪可显著抑制PC9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其激活Caspase内外源性凋亡途径,下调Cyclin D1、Bcl-2、Bcl-xl,上调Bax有关。
龚理汪毅童斯浩刘柳牛伶袁媛鲍扬漪
关键词:肺肿瘤硫利达嗪凋亡
1,25二羟维生素D_3联合塞来昔布抑制乳腺癌生长及VEGF表达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1,25二羟维生素[1,25(OH)2D3]联合塞来昔布对裸鼠人乳腺癌模型中肿瘤细胞增殖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 54只裸鼠人乳腺癌模型(HS578T)随机分成9组,A组:生理盐水组(0.2 ml/只);B组:阿霉素组(1.75 mg/kg,5 d);C组:塞莱昔布组(30 mg/kg);D组:低剂量1,25(OH)2D3组(0.4μg/kg);E组:中等剂量1,25(OH)2D3组(0.8μg/kg);F组:高剂量1,25(OH)2D3组(1.6μg/kg)。G组:塞莱昔布(30 mg/kg)联合低剂量1,25(OH)2D3(0.4μg/kg)组;H组:塞莱昔布(30 mg/kg)联合中等剂量1,25(OH)2D3(0.8μg/kg)组;I组:塞莱昔布(30 mg/kg)联合高剂量1,25(OH)2D3(1.6μg/kg)。观察肿瘤大小,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环氧化酶-2(COX-2)、维生素受体(VDR)。结果 1,25(OH)2D3、塞莱昔布均能抑制裸鼠乳腺癌转移瘤肿瘤生长,两者联合显著提高对裸鼠转移瘤的抑制率。A组、B组、C组、D组、E组、F组、G组、H组、I组肿瘤体积分别为:(1 756.52±254.80)、(563.63±100.65)、(1 000.10±180.07)、(1 175.47±91.27)、(1 107.63±209.18)、(980.74±163.22)、(927.27±172.54)、(881.81±127.22)和(636.36±109.42)mm3。各组瘤体抑瘤率分别为69.52%、44.80%、36.04%、39.71%、46.62%、49.51%、53.23%和65.32%,各剂量组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药联合组较两药各自单药组均明显提高抑瘤作用。1,25(OH)2D3对VEGF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对VDR的表达也有上调作用(P<0.05);塞莱昔布对VEGF、COX-2表达明显抑制(P<0.05);两药联合明显抑制VEGF、COX-2的表达(P<0.05),且抑制作用较单药得以增强,两药联合可以明显上调VDR的表达(P<0.05)。结论 1,25(OH)2D3可抑制裸鼠乳腺癌的生长,作用呈剂量依耐性,联合塞莱昔布可增强抑制作用,两药联合增加了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抑制作用,1,25(OH)2D3联合塞来昔布的协同作用可能意味着新的临床治疗策略。
鲍健刘合波鲍扬漪孙峰刘柳
关键词:乳腺癌1,25-二羟维生素D3环氧化酶-2抑制剂
硫利达嗪通过内质网应激介导DR5表达上调增敏TRAIL对肺癌PC9细胞的促凋亡效应被引量:2
2017年
背景与目的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ting ligand,TRAIL)可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然而相当数量的肿瘤细胞可耐受TRAIL诱导的凋亡而得以存活。本实验观察硫利达嗪(thioridazine,THZ)通过诱导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 stress)介导的死亡受体5(death receptor 5,DR5)表达上调,继而增敏TRAIL对肺腺癌细胞PC9的生长抑制及凋亡诱导效应,探讨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硫利达嗪及TRAIL单独或联合处理PC9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DR5表达及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8)、C/EBP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转录因子同源蛋白(C/EBP homologous protein,CHOP)、p-PERK(PKR-like ER kinase)、p-e IF2α(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2α,e IF2α)、ATF4(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ATF4)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9、Caspase-8、PARP、DR5表达变化。结果硫利达嗪对PC9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呈浓度依赖性(P<0.05),硫利达嗪可增加TRAIL对PC9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凋亡诱导作用且可上调PC9细胞表面DR5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TRAIL联合硫利达嗪组细胞凋亡率较单独TRAIL组显著增加(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TRAIL联合硫利达嗪组细胞Cleaved-caspase-8、Cleaved-PARP、DR5表达水平较单独TRAIL组明显上调。DR5表达上调及促凋亡效应是通过诱导内质网应激发生,并伴随着GRP78及CHOP表达上调发生的,且该效应可被4-苯基丁酸(4-phenylbutyric acid,4-PBA)可抑制(P<0.05)。结论硫利达嗪增敏TRAIL对PC9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显著,其机制可能与硫利达嗪内质网应激介导的DR5上调有关。
李娟汪毅刘柳袁媛鲍扬漪
关键词:硫利达嗪TRAIL死亡受体5
血管生成相关分子、肿瘤干细胞标记及免疫检查点分子联合检测对判断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价值
目的 本研究旨在阐明在结直肠癌中,血管生成标志物VEGF、EGFR,肿瘤干细胞标志物ALDH1、CD44v6、CD133、EpCAM 和免疫检查点标志物TIM3、PD-L1 和CTLA-4 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实验...
汪毅许阳刘柳夏雷鸣鲍扬漪
关键词:结直肠癌预后
选择性Bcl-2抑制剂ABT-199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放疗增敏作用
目的:研究ABT-199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放疗增敏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期生长的MDA-MB-231细胞分成对照组、药物组、照射组及药物-照射联合组(照射+ABT-199)。四甲基偶氮唑蓝...
钱振珏刘柳江蓓蕾刘滋康郭坤元鲍扬漪
关键词:MDA-MB-231放疗
文献传递
抗精神类药物硫利达嗪对乳腺癌细胞株的杀伤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抗精神类药物硫利达嗪对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和MCF-7的细胞毒性作用与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和MCF-7及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MTT法检测硫利达嗪对细胞...
鲍健刘柳童斯浩龚理鲍扬漪
文献传递
抗精神类药物硫利达嗪对乳腺癌细胞株的杀伤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抗精神类药物硫利达嗪对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和MCF-7的细胞毒性作用与机制. 方法:取对数生长期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和MCF-7及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MTT法检测硫...
鲍健刘柳童斯浩龚理鲍扬漪
关键词:乳腺癌硫利达嗪杀伤机制细胞毒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