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青波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干细胞
  • 5篇间质干细胞
  • 5篇骨髓
  • 4篇细胞
  • 4篇骨髓间质
  • 4篇骨髓间质干细...
  • 4篇分化
  • 3篇衰竭
  • 3篇细胞移植
  • 3篇肝细胞
  • 2篇细胞分化
  • 2篇分子
  • 2篇肝功
  • 2篇肝功能
  • 2篇肝衰
  • 2篇肝衰竭
  • 1篇代偿
  • 1篇代偿能力
  • 1篇定向分化
  • 1篇移植后

机构

  • 6篇中山大学
  • 4篇南华大学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7篇刘青波
  • 6篇赵国强
  • 5篇刘芳
  • 4篇唐芳
  • 4篇陈少红
  • 4篇范新娟
  • 3篇刘大伟
  • 2篇陈琼荣
  • 1篇薛玲
  • 1篇车丽洪
  • 1篇周峰
  • 1篇向锦
  • 1篇廖冰
  • 1篇陈少红

传媒

  • 1篇癌症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骨髓间质干细胞肝向诱导分化前后肝功能代偿能力的比较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分化状态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的肝功能重建的影响,并进行综合比较评估。方法以D-氨基半乳糖胺(D-gal)构建的雌性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后大鼠,随机分为4组:BMSCs移植组,幼稚肝细胞移植组,成熟肝细胞移植组和空白对照组,结合多项血生化指标对不同分化阶段BMSCs的肝功能代偿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并以sry基因为分子标志,采用PCR技术检测植入细胞在受体动物体内的存留状态及定位情况。结果各组肝衰模型动物经细胞移植后,所测各项血清生化指标均有显著变化。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的水平明显下降,白蛋白(ALB)的水平有所上升。各移植组之间相比,诱导至成熟肝细胞状态的细胞无论对肝功能的改善或是降低动物死亡率,效果均为最优。细胞移植后的第30天,仍能在受体动物肝脏内检查到sry基因信号。结论体外诱导分化至不同阶段的BMSCs均能在一定程度上代偿衰竭肝脏的功能,而诱导分化至成熟状态的细胞对肝功能的代偿能力最强,可作为代偿肝功能的重要细胞源之一。
刘芳陈少红刘青波范新娟唐芳刘大伟赵国强
关键词:骨髓间质干细胞定向分化肝衰竭细胞移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的肝功能重建被引量:9
2011年
背景:细胞移植是治疗肝功能衰竭的一种有效方法,而理想的细胞源和最佳的移植途径一直是各实验室不断研究的目标。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功能重建的影响和最佳移植途径。方法:以D-氨基半乳糖胺作为肝脏毒剂,构建雌性SD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以雄性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细胞源,通过腹股沟静脉和脾内移植两种途径植入肝衰竭大鼠,动态检测多项肝功能血生化指标。并以sry基因为分子标志,采用PCR技术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肝脏内的存活状态。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腹股沟静脉和脾内移植均可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提高白蛋白合成能力,改善肝功能,降低动物死亡率。经腹股沟静脉移植组死亡率低于经脾内移植组。移植后7~30d在受体大鼠肝脏内均能检测到sry基因阳性细胞的存在,而相应对照组未能检测到sry基因阳性细胞。结果表明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改善急性肝衰竭大鼠的肝功能。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受体肝脏内存活。③经腹股沟静脉移植操作简便易行,死亡率较低,是较好的细胞移植途径。
刘芳陈少红刘青波范新娟唐芳赵国强
关键词:肝衰竭细胞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脾内移植
骨髓间质干细胞向肝细胞诱导分化的形态和分子表达特征
本研究以肝损伤动物模型的肝组织萃取液为诱导物实现了由骨髓间质细胞向肝细胞的诱导分化,并运用相差显微镜术、免疫细胞化学、RT-PCR技术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和分析了骨髓间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过程中出现的形态和分子表达特征...
周峰刘青波陈琼荣刘芳陈少红赵国强
关键词:骨髓间质干细胞肝细胞标志分子细胞诱导分子表达
文献传递
骨髓间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形态和分子特征及实验体系稳定性研究
本文通过贴壁法分离纯化得到的正常大鼠BMSCs,以2-AAF/CCl4程序构建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取损伤后的肝脏萃取物作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组刺激物进行诱导培养,用RT-PCR技术检测细胞分子表面标志的变化。   ...
刘青波
关键词:肝损伤骨髓间质干细胞肝细胞骨髓细胞
文献传递
卵圆细胞在实验性肝癌发生过程中的演变特征被引量:9
2007年
背景与目的:卵圆细胞在肝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至今还不十分明了。本研究拟通过动态的方法观察卵圆细胞在肝癌发生过程中的演变规律,揭示卵圆细胞与肝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构建实验性肝癌的大鼠诱癌模型,运用常规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爱新蓝特殊染色等方法,动态观察卵圆细胞在肝癌发生过程中的演变规律。结果:HE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诱癌的第4周即可见散在的卵圆细胞在门管区附近出现,卵圆细胞OV-6免疫染色呈阳性。在诱癌的第8周和第14周,OV-6阳性细胞逐渐增多,并向肝小叶实质内深入,将肝组织分割成假小叶状。到诱癌的第17周和第24周,多个癌灶出现,同时OV-6阳性细胞的总体数量下降,癌灶内可观察到OV-6阳性细胞。爱新蓝特殊染色显示,诱发的肿瘤属混合性肝癌,其中胆管上皮细胞癌爱新蓝染色呈阳性,肝细胞癌染色呈阴性。结论:卵圆细胞在肝癌的发生过程中可能扮演重要的角色。
陈琼荣向锦廖冰刘青波车丽洪薛玲赵国强
关键词:实验性肝癌卵圆细胞
黄嘌呤核苷促进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快速扩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黄嘌呤核苷(Xs)对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增殖及分化状态的影响。方法:将Xs加入骨髓间质干细胞培养体系,观察它对骨髓间质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在Xs的影响下,传至第10代的细胞生长速率与第4代的细胞基本保持一致,无下降趋势。而对照组细胞(无Xs影响)传至第10代时,生长速率则有明显下降。经Xs促进增殖的骨髓间质干细胞仍能保持足够的肝向分化能力。结论:Xs作为非平衡细胞动力学分裂方式的抑制剂,既能实现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分裂方式由非平衡态向平衡态转变,又不影响其肝向分化的特性,有助于提高骨髓间质干细胞的体外增殖效率,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
刘芳陈少红刘青波范新娟唐芳刘大伟赵国强
关键词:骨髓间质干细胞快速扩增细胞分化
体外诱导的骨髓源肝细胞样细胞移植治疗肝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骨髓源肝细胞样细胞移植对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分化,以BST-1、清蛋白(ALB)为分子标志,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其分化状态。构建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骨髓源肝细胞样细胞移植)和对照组,结合多项血生化指标、病理形态学和生存状况综合评估骨髓源肝细胞对肝功能重建的影响。结果诱导20 d的BMSCs髓系来源标志BST-1表达消失,成熟肝细胞标志ALB的表达出现,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亦表明其高表达ALB;骨髓源肝细胞移植可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提高清蛋白合成能力,改善大鼠肝功能和生存状况。结论骨髓源肝细胞样细胞移植对肝功能恢复可以起到有效作用,可作为肝功能衰竭进行细胞移植的一个理想细胞源。
刘芳陈少红刘青波范新娟唐芳刘大伟赵国强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细胞移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